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葬礼仪式庄重而神圣,其中的出殡仪式更是充满仪式感与庄严。在这个仪式中,孝子贤孙们依照特定顺序排列,以保障仪式的顺利进行。
传统葬礼仪式上,儿子们走在棺材前方,女儿们则跟在后面。这是由于在中国文化里,儿子被视作家族的延续,而女儿则被认为是嫁出去的人。故而,当有人向外界展示自己拥有完整的家庭时,他们常常会自豪地说:“我既有走在棺材前面的人,也有走在棺材后面的人。”这话的意思是,走在棺材前面的是儿子,而走在棺材后面的是女儿。
出殡仪式中,主丧孝子手持引魂幡,处于队伍最前端,引领着棺材。引魂幡指引着棺材直至墓地,其后是负责捧持灵位的副主丧孝子,接着是已故老人的儿子们依次排列,其后是五服内的侄子们,然后是孙子、重孙等。在孙子、重孙之后,是外孙、外甥、表侄等亲属,紧接着是携带花篮的女婿,而棺材则紧跟在女婿之后。
在棺材之后,首位是肩负篮子的主丧儿媳,其后是手捧罐子的长女,随后是次媳和次女以及其他孝女们。篮中装有纸钱,罐中则装着食物,纸钱将在墓地前焚烧,食物则随葬于墓穴之中,以此象征着逝者将食物和鲜花带往另一个世界。
主丧孝子通常是长子,若长子缺席,则由长孙担任;若长子被过继,则次子接替成为主丧孝子。负责捧持灵位的是次子或次房孙,这是依照传统,长孙可以顶替一个儿子的位置。
在出殡仪式中,众孝子依次跪拜在棺材前。主丧孝子在起灵仪式开始前,拿起瓦盆用力摔向地面上的砖石,伴随着悲痛的哭声,他扛起引魂幡,转身迅速前行。众孝子随后跟随,棺材随后缓缓移动。倘若抬棺者感到疲惫需要休息,众孝子则转身面向棺材跪下,待棺材抬起后再继续前行引领。
孝女们边哭泣边跟在棺材后面,一旦离开村庄,她们便乘坐马车或牛车跟随。无论是男孝子还是女孝子,他们都在前往墓地的整个过程中不停地哭泣。
在全体出殡队伍中,最前方是负责燃放鞭炮的人员。紧随其后的是一些智力障碍者,他们高举着装饰有封条的金柜和银柜,象征着金山银山和摇钱树,以及纸制的马、驴等。随后是身着袈裟的乐队成员,他们演奏着丧葬音乐,队伍中有一位手持“西方接引”牌子的成员。乐队之后是携带装有剪开纸钱的斗的人,他们在行走过程中不断撒下纸钱。紧接着,便是扛着引魂幡的主丧孝子。
通常情况下,抬棺材的队伍由八根或十六根杠组成,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杠夫肩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为棺材的前端和底杠的较重部分都在前方。他们还需要在前面探路,遇到坑洼等地形要提醒后面的队伍。到达墓地后,前杠的杠夫肩膀往往会被磨破。在某些地区,抬祭祀用品的队伍和抬棺木的队伍会排在前面,而孝子和孝女则跟在后面,整个队伍由一根粗绳子牵引。由于孝子和孝孙们悲痛欲绝,行动不便,有些人甚至需要被人搀扶着走。为了赶在清晨下葬前完成仪式,抬棺木和祭祀用品的队伍会加快步伐,孝子们只能跟在后面。要是时间紧迫,前方的队伍会拉紧绳子,催促孝子孝女们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