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创新”)陆陆续续有多名新员工加入。新员工的到来,为中国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年轻人的创新思维以及工作热情,为公司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新气象。
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后都要经过专门的新员工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在岗培训,新员工才能完全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等等,新员工才能充分融入团队,让员工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中国创新对于员工培训,也包括针在岗员工的培训,有着自己的培训方法。
中国创新除了每周五下午都会安排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全体员工进行各种不同内容的培训外,在培训形式上也动足脑筋可谓花样繁多,以期帮助员工掌握所学的内容。
针对理论性的内容,如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司业务相关的理论和方案及规划、合规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等,中国创新通常会采取讲解、讨论,并辅之以考试的形式。通过员工理论学习和员工互动,帮助员工深入理解和加深记忆。最后通过线上考试,采取选择题、填空题等不同形式,以考试来加深员工的理解和记忆,并了解员工掌握情况。
针对工作技能、工作流程,如有关业务系统的执行和后台操作、钉钉或其他办公系统的使用、以及一些通用职业技能,则采取讲解演示、员工实际操作演练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这种现场演练,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那么针对理念性的内容,中国创新是如何进行培训的呢?
我们知道,新员工加入一家企业,除了要接受企业的规章制度,日常行为必须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外,还要接受、认同和践行企业文化。而每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理念。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和价值观,造就了不同企业的成功。新员工如果不能接受企业文化、或者不能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上践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就势必与企业格格不入,就不能融入团队,就必然会被企业所淘汰。
此外,每家企业还有自己特定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论,员工加入企业后,就必须按照企业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论开展工作。无论是新入职场的“菜鸟”,还是驰骋职场多年的“上班高手”,都必须遵守或执行公司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论,否则即使员工有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也可能因为与团队无法配合,而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甚至工作结果也可能存在问题。
比如中国创新有一个“著名”的工作方法论,即任何事情不能人云亦云,哪怕对方是权威部门或政府机构,也必须自己进行质疑和论证,否则就有可能犯严重的错误。
中国创新的某个机构股东(下文简称“A公司”)在香港有一间比较高档的物业,物业管理费很贵,而且物业管理口碑还不错。有一次楼下业主向物业管理部报告说卫生间顶部有水漏出。物业管理部的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后,判断是楼上A公司的物业卫生间管道漏水,要求A公司予以维修。通常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相信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结论,对管道进行更换或维修。然而,A公司的人员自行检查后,对物业管理维修人员的结论提出质疑。其后,经过交涉,物业管理部同意在某个干燥的晴天,通过较长时间大量放水的方式进行测试。最终事实证明A公司的管道并无渗漏,楼下渗水另有原因。显然,如果A公司的人员没有质疑精神,人云亦云、不加思考验证,轻易听信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维修要求,砸开墙壁更换管道,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根本无法解决楼下漏水的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这个工作方法论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是人都会犯错误,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准确无误。但实际工作中要让员工做到“不人云亦云”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新员工,或者是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新员工,往往没有这种意识,或者凭自己的经验或感觉认为没有问题,而疏于质疑和论证,从而经常发生人云亦云的现象。
针对这种理念性内容,中国创新在进行培训时,更多地侧重于通过案例来引导、启发和激发员工的思考,通过公司或者员工自己过往真实发生过的案例或者故事,来说明理念的重要性和经验教训。
上周五,中国创新在内训期间,再次就如何避免“人云亦云”的话题,开展了案例分享,不少同事举出了多个典型的案例。比如,有同事提到银行客户经理出错的案例、有提到律师出错的案例、有提到税务部门出错的案例、也有提到自己工作中出现人云亦云导致工作不顺利的案例……
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是自己工作中碰到的,如果员工自己缺乏质疑精神,没有按照公司的工作方法论进行论证,就势必给工作造成影响或者造成损失。
中国创新的案例学习法,让员工分享自己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看法和解决方法,从而加深对理念的理解和接受,鼓励员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帮助员工意识到自己原有观念的局限性,并思考如何接受新的理念或者改变现有观念,并且愿意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落实执行。
显然,案例学习法帮助中国创新有效地将理念培训转化为员工行为的改变,将理念和工作方法论转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