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能将李斯灭族,却动不了赵高。其实不是胡亥动不了赵高,而是胡亥没防备赵高。他甚至没意识到,赵高对他有威胁。
这还要从赵高和胡亥的关系说起。
赵高,本来是赵国宗室的远亲。赵高出生在秦宫,生下来就是奴仆身份。
不过赵高比较擅长学习,非常擅长刑法诉讼相关的知识。所以秦始皇发现了他的才能,让他当了中车府令,还让他去教胡亥刑法知识。
中车府令,负责皇帝出行的车马,这是一个离秦始皇很近的职位。
更何况,胡亥是秦始皇最宠爱的小儿子。给胡亥当老师,相当于有了一个一步登天的希望。
赵高起家,就是从皇帝亲信这个位置上开始的。所以难怪胡亥会那么相信赵高,因为赵高不仅是他的老师,而且赵高完全是秦始皇从底层提拔起来的,谁会怀疑这样的人不忠诚呢?
不过,秦始皇虽然宠爱小儿子,但却没有立扶苏为继承人的意思。他把大儿子扶苏派出去守长城,不仅是给大儿子一点苦头吃,也有历练扶苏,给扶苏兵权的意思。
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赵高巧言令色,胡亥又是秦始皇的爱子,所以这两个人是一直跟在秦始皇身边的。这样,就给了赵高可乘之机。
秦始皇死在了出游的时候,本来他身边不仅有赵高和胡亥,还有他的丞相李斯,和亲信蒙毅。赵高是很难做手脚的。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蒙毅奉命替秦始皇祭祀名山大川去了,不在秦始皇身边。现在秦始皇身边,只剩下赵高胡亥,以及丞相李斯。
这就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古人说无欲则刚,只要有欲望,就会被人操控。李斯特别重视自己的功名富贵,这样一个欲望明显的人,是可以控制的。
赵高去劝说李斯,李斯开始还挣扎了一下,但是赵高提醒李斯:“要是扶苏继位,必然重用蒙氏兄弟。蒙恬和扶苏一起在外驻守,情分更重。要是扶苏继位,您还能继续当丞相吗?”
就这样,赵高把李斯说服了。他们联手伪造遗诏,把胡亥扶上了皇位。
在胡亥眼中,赵高肯定是最值得信任的。首先,赵高是自己的老师,是自己人;其次,赵高是主动要帮自己登上皇位的,其他人是被赵高说服的。这说明赵高忠于自己,其他人只是权衡利弊。
但是,这些好感基础,对赵高来说,只是一个“先发优势”。赵高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利用胡亥的信任,给胡亥打造了一个信息茧房,彻底垄断了胡亥的信任。
帮胡亥上位后,赵高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害人。但是赵高这么干,不全是因为他道德低下或心理变态。
他这么干的最大目的,是给胡亥打造一个信息茧房,避免胡亥能从别人嘴里得到信息。
扶苏自杀后,蒙恬因为不相信旨意的真实性,所以拒绝自杀。胡亥见扶苏已死,自己没了威胁,就打算继续任用蒙氏兄弟。
赵高立刻进谗言,对胡亥说:“当年先帝本来是打算立您为太子的,当时蒙毅在附近,他进言迷惑了大王,大王才改变主意。可见此人是奸臣,不能任用。”
胡亥因此厌恶蒙氏兄弟,于是收回了自己的意思,让人囚禁了蒙毅,最终赐死了这兄弟二人。
赵高为何一定要置蒙氏兄弟于死地呢?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赵高犯法,蒙毅本来打算依法处置。后来秦始皇虽然饶恕了赵高,但赵高还是记恨上了蒙毅,所以要杀他。
另一方面,蒙氏兄弟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胡亥是傻,不是瞎。要是胡亥被蒙氏兄弟“迷惑”,走了正道,认认真真当皇帝,他赵高不是没法给皇帝筑造信息茧房了吗?
所以,为了让胡亥扭曲成长,不走正道,赵高一定要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蒙氏兄弟死后,赵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胡亥的信息茧房还不算牢固,还有几个不稳定因素。
第一,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不仅很有能力,而且是秦始皇一手提拔的人,胡亥对李斯也有几分信任。
不仅李斯有可能打破他的信息茧房,朝中的某些大臣也有这个可能。所以赵高想给胡亥打造一个坚固的信息茧房,就必须除掉李斯。
就是胡亥的那些兄弟姐妹,他们毕竟是公子公主,地位尊崇,想见胡亥相对容易一些。血缘关系会带领天然的信任,要是他们对胡亥乱说实话,自己可就难办了。
第三,是胡亥身边的那些侍从。都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要是这里面有好人,对胡亥说了什么实话,自己怎么办?
而且,皇帝身边伺候的人,是最容易受到皇帝信任的。他们要是想坑自己,总能找到机会。
想到这里,赵高放下的心又悬起来了。
所以,胡亥刚继位的时候,赵高做事还不算太明显,他只是迎合胡亥,鼓励胡亥享乐。
渐渐的,胡亥就感到不安了。他得到皇位的过程比较不光彩,他担心会有人推翻他。
要是正经大臣,这个时候就会趁机劝胡亥好好工作,皇帝的义务尽到了,反叛者自己就没了土壤。
但是赵高不是正经大臣,他不在乎胡亥的统治稳不稳固,只在乎自己的权力稳不稳固。
所以他趁机建议胡亥,当初沙丘的事,许多公子和大臣都很怀疑,他们虎视眈眈,对您不怀好意,还是追查一番,把可疑的大臣和公子都杀掉。比较安全。
就这样,秦始皇的许多儿女,都在赵高的安排下被杀害。
但是,这不是赵高的终点。他又开始劝胡亥:太子尊贵,就在于他神秘莫测啊!您要是出现在大家面前,那您把事情做对就罢了,要是把事情做错了,岂不是有损威信?
不如您整天就在深宫里待着,别轻易的让大家看到您。一切政事,自然有辅佐的大臣处理。这样大家不知道您的底细,就会对您保持敬畏。
然后,胡亥就听从了赵高的意见,自己砍断了自己和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胡亥自己不出面,许多事情都是赵高处理,赵高把持着外界和皇帝沟通的渠道,决定了皇帝听到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赵高就相当于窃取了皇帝的“势”。
宦官专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宦官其实是皇权的延伸。影子虽然大,但离不开本体。
除非是唐朝时那种掌兵权的宦官,不然,宦官是没法和皇帝抗衡的。
但此时是秦朝,胡亥和赵高彼此都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赵高不知道,他的权威其实都来自于胡亥;胡亥也不知道,只要掌握了兵权,宦官也有能力拿捏皇帝。
此时的赵高,已经垄断了皇帝的信息渠道,可以说,他几乎完全窃取了皇帝的权威。
但在赵高眼中,现在的朝廷还不是玩命的。因为,朝中还有一个李斯。只要有他在,自己永远只能当胡亥的一个影子,不能让朝廷知道自己的厉害。
所以,赵高瞄准了李斯。他故意装出忧愁的样子,对李斯说:“现在皇帝耽于享乐,我看着真是着急。只不过我身份低微,没资格劝告皇帝。您是丞相啊,您怎么不劝劝皇帝呢?”
这个时候,赵高还都是以胡亥爪牙的形态做事的,所以李斯还没防备上赵高。
听赵高这么说,李斯居然也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我怎么不想?只不过不知道皇帝的作息,怕惹到皇帝,不敢贸然进谏罢了。”
赵高赶紧说:“这个好办,我侍奉在皇帝身边,我可以给您报信。等皇帝闲着的时候,我就派人叫您,您直接来就行了。”
然后,赵高就故意挑胡亥玩的开心的时候,派人给李斯传信息。李斯每次来,胡亥都感到很扫兴。
时间一长,胡亥就烦了。怎么我闲着的时候,丞相不来。每次我玩的开心,他就来了?
胡亥发牢骚给赵高:丞相不会是故意的吧?每次都挑我玩的开心才来。
赵高听了这话,立刻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要真是这样,那可就危险了!”
胡亥问赵高,为什么这么说?
赵高就对胡亥说:“沙丘那件事,丞相可是深度参与的啊!可是事后,陛下您又没给他什么好处,恐怕丞相心怀不满,希望您能给他封个王。”
赵高看胡亥表情不满,又继续添油加醋:“还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敢说。”
胡亥不耐烦了:“不会还是丞相的事吧?你说就是了。”
赵高说:“最近造反的那个陈胜,路过三川郡的时候,很容易就过去了。三川郡的郡守是李斯的儿子,这么轻易放过反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同乡关系。”
听说李斯可能和陈胜他们的造反案有联想,胡亥彻底厌恶了李斯。
恰好第二天,李斯上奏,请求胡亥暂停一些过程,好缓和民怨,免得让造反的人数增多。
胡亥正在怀疑李斯和造反案有关呢!一听李斯这么说,更加相信李斯和陈胜等人有联系。这是想把造反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推啊。
所以,胡亥怒气冲冲的下令,把李斯下狱审问。
李斯入狱后,先是几次给胡亥上疏伸冤。但是赵高早就垄断了胡亥接收信息的渠道,李斯的信根本传不到胡亥面前。
李斯受不住严刑拷打,就承认了赵高给他安的罪名。李斯相信,自己还有机会向胡亥申辩,只要到时候翻供,自己就还有生机。
把李斯下狱后,胡亥冷静了几天,他确实开始怀疑李斯谋反的真实性。于是,胡亥又派人去询问李斯。
但是,赵高早有准备,他提前让人伪装成皇帝的人,去询问李斯是否有冤屈。
李斯每次伸冤,换来的都不是公平,而是一顿暴打。时间一长,李斯彻底不敢伸冤了。
等到胡亥真的派人来询问李斯的时候,李斯已经不敢给自己伸冤了。
胡亥好不容易智商占领一次高地,结果等到的结果,居然是李斯自己都承认谋反。
胡亥一方面深感赵高忠心又机智,居然发现了李斯的不臣之心。另一方面,胡亥难免觉得,自己可能真不如赵高聪明,李斯确实谋反了,自己为什么会觉得李斯有冤屈呢?
就这样,李斯被灭了三族,而赵高更加受胡亥信任了。
赵高对付李斯的手段,不仅可以看做一次“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实验,也可以看做是“指鹿为马”的一次预演。
我说李斯谋反,你怀疑李斯有冤。现在你亲自验证一下,又怎么样?
所以,在接下来的“指鹿为马”中,不仅有不少大臣害怕赵高,真的把鹿说出是马。
更重要的是,胡亥本人,居然也相信了,真的找人来占卜!
而且,指鹿为马这件事发生后,赵高把说真话的几个大臣全都处置了。
这下,彻底没人敢和胡亥说实话了。赵高为胡亥布置的信息茧房,彻底牢固了下来。
所以,当胡亥发现赵高的问题后,他质问一个没有抛弃他的侍从:“你为何不早告诉我这些?”
侍从无奈的说:“我就是不敢说,才活到了今天。我要是敢说,早就被杀了!”
所以,胡亥能灭李斯的三族,却动不了区区一个赵高。不是因为赵高有多强大,而是因为胡亥在赵高精心营造的信息茧房里,根本没意识到赵高的危险。
胡亥没有意识到赵高的危险,自然就不会想着除掉赵高。等他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被赵高的势力包围了。再想做什么,也来不及了。
可是胡亥死后,赵高真正的优势也就没了。他已经有了弑君的黑历史,不可能像忽悠胡亥那样忽悠子婴。
所以,子婴虽然只是一个根基未稳的新君,也可以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