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中国多地都遭遇极端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大面积干旱;长江径流量下滑,很多湖泊干涸。比如鄱阳湖,曾经是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一个夏天下来,鄱阳湖就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哪有波光粼粼的样子。
旱季长江水位下降,不仅让湖泊干涸,也让很多沉没在江底的东西浮出水面;比如古代修建的桥,还有一些历史沉船。
干旱的季节,水位下降,给沉船打捞工作提供方便。2022年9月8日起,长江航道局调遣1000吨起重船“长天龙”、“救捞测301”、“航勘201”、“长救绞3”等船艇设备和专业潜水员进驻现场,正式启动沉船应急抢险打捞施工。
打捞的目标,是已经沉没了4年之久的“二航9566”。2018年,二航9566在牧鹅洲至白浮连线航道外水域沉没;这一次沉没是个意外,因为当时该水域为汛期可通航水域。
这艘船长约92米,重达2700余吨。由于体积比较大,加上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降雨比较多,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二航9566的打捞工作一直被耽搁。而今年的夏天,干旱情况非常严重,大家应该也知道了,就不过多赘述。持续不断的干旱,让长江水位下降,给历史沉船打捞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在多艘打捞船和潜水员的配合下,二航9566被分段切割。
最后在起重设备的牵引下,二航9566于10月25日成功离开水面,历史沉船打捞作业在中游牧鹅洲水道顺利完成。
从9月8日开始打捞工作,10月25日完成,耗时一个半月。这还是在枯水期,可见如果不是遇到夏秋连旱,这艘历史沉船估计还不能打捞出来。可能有朋友就疑惑了,都已经沉没了4年之久,为啥还要费劲巴拉地打捞起来呢?
这是因为沉船残骸会对长江水道的通航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前面提到过,二航9566长90多米,重2700多吨。这么大一个船,就沉没在水面下,对过往的船只有很大威胁。
举个例子,假如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如果一艘船从上面驶过,就有可能发生船体与沉船剐蹭的险情。要是再严重点的话,正常行驶的船直接撞上沉船有可能导致沉没。
至于污染环境方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船只一般都装有大量的货物和燃油。虽然燃油被封存在容器里,但长时间被水浸泡,装燃油的容器腐蚀损坏的话,就有造成燃油泄露。
而一艘大型轮船的燃油有多少,大家可想而知,少则十几吨多则几十吨。如此庞大数量的燃油一旦泄漏,对长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就要把沉船打捞上来。只不过往年由于打捞难度大,很多沉船只能暂时搁置,寻找时机。而今年刚好受到“汛期反枯”特殊水文年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提前进入枯水期。这给打捞沉船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导致沉船的碍航风险进一步凸显。所以,相关单位决定趁着长江枯水期,对沉没的二航9566进行打捞。最终彻底消除了它对当地生态环境、船只通航安全的隐患。
但根据资料,目前长江干线的历史沉船仍有70多艘,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安全和通航安全,还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其打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