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后选拔没有门第观念,为何只娶平民不娶高门贵女为皇后?

小灿聊历史 2023-12-08 17:14:47

明代后期由于朱元璋处理其大臣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其在后宫中的出身普遍低下。在朱元璋初期有不少人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朝中大臣,比如徐达之女徐氏。至于将来的皇后常氏便是常遇春的女儿,若是没有早早夭折恐怕也能算得上是一位身份极高的明妃了。

 

到了朱元璋晚年就有意限制大臣的权利,让他们不能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别人,只许嫁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王位能够继续传承。因此明代的皇后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明朝皇后地位标准的改变与朱元璋、朱棣等人的治国方略有很大关系,在朱元璋即位之初,他采取与宗室和亲、赏赐有功之士的办法以加强政权的稳固。

后来他又改了主意,封朱标的侧妃吕氏为正室,吕氏之父吕本不过是个小官,在朝中的官职并不高。朱棣就是这么做的,他的妃子都是平民出身后宫也没有什么高贵的女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来的皇后身份在选妃中已渐渐失去了作用。

 

这些变动反映了明代选妃的准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明朝皇室高门大族的嫔妃就变得稀少了,自朱瞻基起后宫中便无贵嫔。就算是在明朝后宫嫔妃们的身份也大都很低,多数都是些举人之女或是秀才之女。

这或许是因为宫中的生活,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小姐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资料表明明朝诸后中,父亲职业以锦衣卫或指挥使最多,其次是屡试不第的秀才。明朝皇后并非完全平民出身,家里多少还有一些地位但出身显赫的妃子和皇后越来越少。

 

这表明明代朝廷意识到那些出身高贵的女性并不能适应朝廷的生活。所以普通人家的女人更能适应朝廷的生活,尽管没有什么大背景但是在朝中的身份也不低。要知道想要当上一国之君、贵妃,还是要有一些修养的。明代的选妃大都是平民出生,与历代王朝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有三方面的理由,首先为避免后宫干政,朱元璋多挑选出身低微、家庭地位不高很难干涉朝政的女子。其次立后还可以避免外戚势力膨胀,汉朝、北周、唐朝等朝代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明朝严禁亲戚在朝中身居要职以防止外戚专权。

 

而且挑选一个普通的女人也可以让她少一些骄傲,让他更好的控制自己。所以明朝的皇后大多都是平民出生,这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女王选择的典范。在中国的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王朝,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和汉代的皇室成员一样他们可以影响朝政,而明朝的皇后却是一个很小的家庭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干涉国家的政事。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明朝无重臣。而且明代还没有一个能废除皇帝的干事长老,就连张居正等人,也不过是仗着年纪小又有太后撑腰,才能说上几句话而已。

资料表明在明朝,皇后出身一般较为低下既无势力也无背景介入朝政,再者明朝并没有能够影响朝政的旁支,也没有能够废除君主的大臣。

与之相比汉代的一些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臣们,就显得过于强势了。可以说在大明王朝,是没有任何权贵存在的,以上资料也为明代皇室权力的高度集中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中国古代明朝是一个很特别的王朝,皇权极度集中,没有一个能影响朝政的旁系也没有一个能废除君主的干事长老。以上资料表明明朝的政体是独一无二的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史。

2 阅读:155

小灿聊历史

简介:欢迎大家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