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周作人可以称得上文豪级的学者,可是他早年行大运,晚年却不幸福,连他自己都感叹长寿并非是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作家里,周作人算是长寿的,他享年82岁。
周作人是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1885年,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等。
著名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就是周作人的同胞兄长。周作人和鲁迅在文坛上卓有地位,著名作家张中行说:“散文,最上乘的是周氏兄弟,一刚劲,一冲淡,平分了天下。”
周作人不但在文坛上很出名,而且也是著名的教授,他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另外,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他还有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他还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周作人的主要著作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知堂文集》、《知堂回想录》等。
周作人十分聪明,不但散文写得好,而擅长翻译,他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周作人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路吉阿诺斯对话集》等。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事业上,周作人都是相当成功的。但是他在抗日战争中走错了一步,因家累太重没有南下,结果1939年元旦,他在家中遇刺后,日本兵以保护为名住入他的家,他被迫接受伪职,最后身败名裂,身陷囹圄。
1945年12月,周作人被逮捕,关押在老虎桥监狱,周作人的朋友和学生都奔走为他求情,俞平伯还给在美国办外交的胡适写了封长信,请求胡适为周作人说情。
1946年,周作人被判14年有期徒刑,1947年12月9日,他被改判10年有期徒刑。事实上,周作人只坐了3年牢。1949年,周作人被放出监狱,坐火车到上海,居住在他的学生尤炳圻的家。
胡适从上海要到美国前,曾托王古鲁劝周作人出国,可是周作人不但不走,反托王古鲁劝胡适不要出国。幸亏胡适没有听周作人的。周作人总是在大事上糊涂,不知道如何取舍,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其实周作人就是一个书呆子,看不清局势,不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不知道避险。
1949年8月14日,周作人从上海回到北平,又住在他的家八道湾大宅,此时他的家已经成为一个大杂院,住入了很多别人家。周作人不喜欢嘈杂,却在晚年陷于嘈杂的生活。
此时的周作人不再是受人尊敬的大作家,而是顶着汉奸帽子低头作人,他没有退休金,财产和房子也被没收了,他全家住在八道湾还要交房费。
幸亏人民出版社照顾他,给他一些写稿和翻译的任务,让他得以糊口,而当上官的许广平还看他不顺眼,找他麻烦,甚至在报纸上写文章骂他。他万万想不到,他和许广平的地位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能说命运是强大的,让人捉摸不着。
周作人的生活十分困顿,而他的前半生太顺畅,他吃惯了好的,享受惯了,过艰苦的生活太不舒服了。于是他就向海外的朋友求助。
看看周作人给朋友的信,原文如下:
“汇下港币400元,至为欣慰。副食品难得,须求黑市,鸡蛋90个63元,鸡2只34元,肉3斤21元,均人民币,虽暂得享用,则穷困如昔。”
“本月中能否有款寄到否?来信说有林君寄出油糖,迄未收到,此本是人家施惠之物,为此询问似乎可笑。”
“得书逾月,拙稿出版否?收到版税,乞并一总汇下,近有涸辙,不无小补也。”
“老实不客气的和你谈,能寄我若干钱,……国内现无文字外快可得,如无港汇,则及早举债也。”
“无日不盼港汇,真是望眼欲穿,不得已再催。”
“托购糯米,意在新年包粽子用,竹叶难得,内人卧病,请予撤销。另乞寄砂糖一二公斤。”
“承月寄猪油两次,深属过分。下月起,食油又将减少,亦或不给,糖亦将减少,得此补充,甚为丰富矣。”
“购寄食物,鲸鱼沙丁鱼都是好的。”
真没想到一代大作家居然这样低声下气地求朋友给他寄给食品,尊严低到尘埃,简直是为五斗米折腰了。
除了经济上的困顿外,周作人还面临着妻子的精神问题,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一向温柔体贴,和他相敬如宾,可是晚年困顿的生活令羽太信子的精神有了问题,竟然认为周作人有外遇,和周作人争吵。看看周作人写的这段文字:
“余与信子结婚五十余年,素无反目事。晚年卧病,心情不佳。以余兄弟皆多妻,遂多猜疑,以为甲戌东游时有外遇,冷嘲热骂几如狂易,日记中所记即指此也。及今思之皆成过去,特加说明并志感慨云耳。”
周作人的晚年真是苦啊,也许他早年把一生所有的福气都享受尽了,晚年只有苦难了。早年的周作人太幸福了,生于富裕的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从小聪明,出国留学,回国后又成为知名教授和著名作家,一帆风顺,没想到晚年不幸,受大罪了。
参考资料:《知堂回想录》
《周作人传》
活该
看到死狗会哭的应该也是狗,给汉奸洗地的肯定也是汉奸
没给吃花生米就不错了。
洗白?
他能活着都是托了他哥的福,没他哥估计二十年起步的[呲牙笑]
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