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城计,罗贯中老先生在演义里将其描写得十分精彩,使得即便到了现在,也有无数的网友为之津津乐道。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只凭借一把琴和两个书童,淡定地站在城楼上,就成功凭借气势吓退了司马懿大军。
这件事情光听起来就十分的离谱,后世有无数的人都在猜测司马懿为什么会撤退。
其中,大多数人认为诸葛亮的淡定表现是核心所在,事实上,城楼上的两个书童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也是一个大疑点。
一、关于空城计的故事关于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只是简单介绍一番就可以了。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话说在三国的后期,关羽、张飞、刘备、曹操等前期重要人物相继退场之后,诸葛亮已经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所在。
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的鼎立局势已经形成,其中蜀国的国力是最小的,魏国的国力是最大的。
如果长期僵持下去的话,未来同魏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对于蜀国来说,如果其想要实现统一天下,光复汉室的使命的话,就必须抓紧时间,趁着国力差距还没拉大的情况下,北伐曹魏。
这一点,身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自然十分清楚。
所以他在稳住国内居住,抚平南边蛮族,同吴国冰释前嫌,结成同盟,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厉兵秣马之后,便立即亲自统帅大军,进行了第一次北伐。
当时曹魏这边的国主曹丕刚刚去世,新君继位朝局不稳,关中、陇西等地军备松懈。
而相比之下,蜀国军队在经过了长期操练后,战斗力很强。
所以,这一次北伐初期进行得十分顺利,打得曹魏节节败退。先是成功收服了天水郡,并获得了蜀汉未来的栋梁之材姜维。
随后,又分兵收复了周边的其他的地区,很多地区的守军一见到蜀军来了,都是直接举旗投降,不做激烈反抗。
蜀军进行的相当顺利,很快就将陇右的半壁江山,收入囊中。
然而就在诸葛亮挥师继续北上,准备扩大战果的时候,一个错误的人事安排葬毁这一切。
当时,诸葛亮想要继续北伐的话,就必须先驻守住一个叫做街亭的地方。
需要从军中挑选一个有军事才华的人来肩负这一任务。
而马谡就是一个很有军事才华的人,他家学渊博,对于军事方面的知识了解颇深,还常常喜欢同别人一起议论军事。
在诸葛亮征伐南中的时候,其也给出了不少良策被采纳,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立下了一定的功劳,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
更为重要的时候,当时蜀国内部,被刘备从荆州带在身边的将领已经死的死,老的老。
而马谡在剩下的荆州将领中,是比较年轻的,比较有才华的,所以诸葛亮有意栽培,甚至将其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再加上马谡自己主动请缨,以及街亭总体防守任务不大,所以便同意让他领兵过去驻守。
只要他老老实实固守,就不会有事的。
然而事实上,立功心切的马谡并没有老老实实固守,在被魏军稍微挑衅一番之后,便贸然出兵,结果中了魏军的圈套,导致街亭失守。
这进而导致蜀军的后续补给线被切断,前线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诸葛亮认为继续进兵十分危险,便下令撤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蜀军损失惨重,前后有十多位良将,或战死沙场,或因指挥不当被斩首军前。
而且,五虎将的独苗赵云也在这一过程中病死。第一次北伐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蜀汉为之元气大伤。
要不是在撤退的时候,诸葛亮巧唱空城计的话,蜀国的损失将会更加的惨重。
在街亭失守后,司马懿乘势率领十多万大军汹汹而来,直奔诸葛亮所在的西城。
当时诸葛亮手中兵马非常少,两千多人而已。
这么悬殊的兵力差距,如果固守的话,肯定是固守不住的。所以,诸葛亮心思一动,只能冒险出奇招。
诸葛亮让人将城门打开,城门口前还派人乔装成老百姓,若无其事地在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则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墙上悠哉游哉地弹起了琴。
司马懿过来后看到这么一副场景,心中疑惑不已,害怕城中有埋伏,便直接下令退兵了。
二、两个书童是关键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司马懿之所以会选择退兵,是因为受到诸葛亮的欺骗。
诸葛亮在城中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营造出一种胸有成竹、毫无畏惧的假象,从而骗过了过于谨慎的司马懿,使其不敢贸然进攻。
很多人也都将空城计解读成一种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的心理战术,主要利用对手心理的相对弱势,因敌而使用,因难而见巧。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料定他不会轻易冒险进攻,因此才敢使用此计。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司马懿也不是一个小角色。
他聪明得很,看人很准的,是一个政治场上的老狐狸,其聪明才智比之于诸葛亮差不了多少。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地就被其给欺骗了呢?
针对此,很多人认为关键在于诸葛亮所带在城墙上的那两个书童。
相信第一次了解空城计的小伙伴,都难免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诸葛亮如果想要营造出一种胸有成竹,内藏玄机的假象的话,完全可以自个儿上城墙弹琴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要带两个书童呢?
其实这两个书童就是空城计,之所以能够骗过司马懿的关键所在。
如果城墙上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在那里淡定地弹琴的话,那么司马懿必定是不会中计的。
因为司马懿的眼中,对于诸葛亮这样的人,即便孤身面前百万大军,也是依旧拥有保持这样从容姿态的勇气和智慧的。
但是那两个书童却不一样,他们只是普通的孩子而已,面对大批敌军前来攻城,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一丝害怕和不安的情绪。
可是,当时司马懿远远观察这两个书童的神情,发现他们泰然自若。如同诸葛亮一般,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如此司马懿心里就起了疑问,难不成大开的城门中,却是暗藏有大量的伏兵在等着他。
出于这样的顾虑,司马懿不敢贸然进攻,所以便只好下令撤退了。
三、空城计或许只是一场双簧戏从阴谋论角度来看,有人认为空城计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在隔空唱双簧。
大家心中知道彼此所想的是什么,但都彼此不把对方揭穿出来,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形成了这么一个默契。
怎么说呢?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的利益十分明显,那就是保存蜀军的残余力量安然退军,方才摆下这么一个明晃晃的空城计。
而对于司马懿来说,他的利益诉求就比较隐晦了。
从表面上来看,司马懿只要在此地将诸葛亮生擒的话,回去就会被记大功,并好好地加官进爵一番。
但司马懿并不是这么肤浅和短视的人,他是政治场上的老狐狸,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
曹魏那边之所以会愿意重用自己这么一个外姓人物,是因为曹魏此时无人可用,无人可以对付诸葛亮。
其他人的聪明才智同诸葛亮差距太大,如果用他们去顶替司马懿的话,那么只会诸葛亮耍得团团转,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说不定就能够成功了。
司马懿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方才不能让诸葛亮在此时此刻被生擒。
所以司马懿即便看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会故意假装自己中计,来放诸葛亮的一条生路。
而诸葛亮也深知司马懿比起剿灭蜀军,更看重自己在曹魏内部的势力发展,势必不会在此时将其生擒。
这就是两大高手的对决,都是看破不说破。
四、真实历史中空城计空城计在演义里,在老罗描写得十分精彩,也至于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如同一个神人一般,料事如神。
什么人,什么事,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虽然也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但没有演义里的那么神。
他既没有巧设空城计,也没有草船借箭。
在《三国志》这本正经史书中,也没有任何关于空城计的记载。
但在历史上,有不少人都使用过类似空城计的计谋,来击败敌军。
这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战术,通过展示自己的虚弱或缺乏防备,来诱使敌人产生疑虑,从而放弃进攻或撤退。
举个例子,在春秋时期,弱小的郑国长期面临强大楚国的军事威胁。有一次,楚国派军前去攻打郑国。
郑国虽然已经第一时间向齐国求援,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齐国援军过来,自家国土估计都直接沦陷。
郑国必须要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救。
就在这时郑国上卿叔詹运用空城计,通过主动向楚军展示城中的空虚,让楚军将领误以为里面有诈,不敢贸然进攻,成功拖延到齐国的援军过来救援,进而逼迫楚军退兵。
结语关于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会中计选择撤军。历年来都有无数的讨论,并且形成了两种说法。
第一种主流一点,认为司马懿确实中计了,但司马懿并不是被诸葛亮的弹琴给吼住的。
而是觉察到诸葛亮身边的那两个书童,神情自若,便觉得里面真的有伏兵。为保守起见,便直接选择退兵了。
第二种则比较阴谋论一点,认为司马懿是故意中计的。
因为他害怕自己除掉诸葛亮之后,会反过来被曹魏给除掉,所以便故意放虎归山,养寇自重。
不过真实的史书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