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报告》回应了市场最关注的货币政策走向、信贷增长情况、长期国债收益率等问题,对金融稳定法、房地产等热点问题也有提及。《金融时报》记者为您梳理本次《报告》重点。1. 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效支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防止市场形成单边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 如何看待当前的信贷增长情况?在本次《报告》中,人民银行重点分析了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分区域看,各地区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速也无必然联系,比如2023年某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为11.4%,GDP平均增速为5%,而另一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仅3.3%,但GDP平均增速也有4.8%。一些省份贷款增长较快,但未有效带动经济增长;一些省份以较低的信贷增长支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资金使用效率实际是提升的。目前,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二是当信贷存量规模比较大时,继续增加信贷投放的边际效果递减。三是直接融资的良性替代效应。3. 钱去哪,钱在哪?围绕“存贷款”结构,本次《报告》专门以专栏“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进行了解释。《报告》认为,货币有不同层次的统计。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析钱去哪了,先要看贷款的流向。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 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 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银行如果还在扩张资产、贷款仍在增加,钱不会从实体经济中减少,也不会消失,只是随着企业投资生产、居民消费、财政收支,存款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会有转移。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 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 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此外,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相互间的回报率会出现变化,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报告》指出,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贷款投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存款在各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更多受实体经济供需是否平衡、循环是否顺畅影响。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同时,随着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周转效率提升,资金沉淀的现象也在缓解。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反而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报告》提到,直接融资正在加快发展,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间接融资的作用会相应下降。从国际上看,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 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是近期的重点工作。本次《报告》介绍了相关工作进展。
具体来看,通过“完善政策框架,强化协同发力”“聚焦重点城市、重点机构”“紧盯重点任务,打通支付堵点”“强化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推动支付便利化工作,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移动支付便利性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入境人员移动支付交易3900多万笔、金额56亿元,同比增长近11倍。其中,3月笔数、金额较2月环比分别增长64%、67%。
二是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3月末,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较2月末提高20个百分点。
三是现金使用环境明显优化。工、农、中、建、交等重点银行全国范围ATM均支持使用境外银行卡取现,超6万家银行网点、近2300个外币兑换设施支持外币兑换,累计发放人民币现金 “零钱包”262万个。四是账户服务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为境外来华人员(含港澳台居民)开立银行账户2279万户,较年初增加81万户。5. 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长期国债收益率是作为金融市场定价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关注度一直较高。2024年一季度,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别下行27个和38个基点。
《报告》指出,从微观层面看,市场缺乏安全资产对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产生了影响。一季度,银行、保险等机构出于“早买早收益”的考虑,资产配置需求集中释放,投资者无风险资产需求也在上升,债券市场投资的需求相应增多。
4月下旬以来,长期国债利率有所回升。4月末,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回升至2.5%以上,债券市场供需关系边际改善。理论上,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券久期长,对利率波动比较敏感,市场投资者会更为关注长期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坚持审慎理性的投资理念,防范投资行为过于短期化可能带来的损失。
《报告》谈到,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反映市场预期和宏观经济方面总体是有效的。近年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较强,为债券市场平稳运行持续营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比较大,计划发行的政府债券规模也不小,发行节奏还会加快。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将更加匹配。6. 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报告》表示,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7.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题,央行在《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持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夯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研究拟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附加监管规定,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巩固金融体系稳定的根基平稳有序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处置和改革化险工作,稳妥有序做好存量风险处置项目收尾。继续做好硬约束早期纠正试点工作。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核心功能,扎实开展差别费率管理、风险监测预警、现场核查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工作。继续完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记者:马梅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