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官至正国级,去世8年后骨灰却被移出八宝山

首席熵业智慧 2024-11-05 13:50:09

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引发震动。

原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的遗骨要从北京八宝山公墓文华园迁出,移葬在上海。

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市民奔走相告,充满了激动和高兴的心情。

什么原因要让已经去世8年的黄菊同志再次受到打扰呢?又为什么要从北京迁葬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呢?上海市民又为何会对此事反响强烈呢?

提起黄菊同志,我们外地人可能知之甚少,但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却印象深刻,现在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忘了这位黄菊同志。

上海这座城市从清朝末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这个曾经只是浙江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不论是人均收入,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等方面,已经成为国家一流城市,甚至在世界上,也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媲美。

期间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各个时期都处于中国城市的前列。改革开放后,上海更是一直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是国务院批复的国际金融,贸易,创新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

这一切除了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外,还要归功于在上海工作了四十余年,亲身经历,并创造了这一切的黄菊同志。

立志为国

1938年9月28日,黄菊出生在上海的一户普通居民家里,父亲是一名会计,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主妇,闲时接一些缝活儿。

此时日军已经占领上海,成立日伪政权。上海城虽然依旧繁华,但却时刻被笼罩着战争的阴云,黄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了。

父亲算是知识分子,又是工薪阶层,在上海生活虽不富裕,也能勉强度日,但日伪统治下的上海,黑帮林立,物资紧缺,商品价格涨了又涨,老百姓可以说苦不堪言。黄菊家里也常常是入不敷出。

但黄菊的父亲清醒的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所以即使在一家人顿顿吃咸菜的情况下,还是咬牙坚持送黄菊去读书。

对于父亲的苦心,黄菊也能够理解,但年少的他心中立下的志愿,可不像父亲期望的“过上好生活就可以”那么简单。

开始懂事黄菊看着国家战火连天,满目疮痍,年幼的心中早已树立起了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

黄菊小时候算不上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受父亲的影响,也能说会道,他坚定地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黄菊上学时就比其他人要刻苦,经常是早起晚睡,这让他的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直到后来参加工作时,他还一直笑着说自己做的好也是因为“笨鸟先飞”。

初中毕业后,黄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嘉兴一中,父亲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学校出了很多大文学家,我们所熟知的茅盾,郁达夫,金庸都出自这所学校。黄菊的文采也很好,父亲也一直想让黄菊发挥他的特长,将来成为一名文学家。

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国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需要工业建设方面的人才。黄菊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也开始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站起来了,但我们国家还是非常落后的,处处要向别人学习,受别人的限制。而要想摆脱这种现状,让国家快速地发展起来,就必须依靠自己发展重工业。

所以,高考结束后,黄菊考虑再三,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选择北大的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清华的电机工程专业,此时,年轻的黄菊充满了热血,他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果不其然,黄菊刚上大学,就传来了苏联撤回援助我们国家技术和专家的消息,中国的经济一下遭受了巨大损失。这对黄菊的刺激很大,激励他更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

1963年毕业后,他服从国家分配,到了上海人造板机器厂,一腔热血的黄菊怀着莫大的激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上来。他年轻体壮,干劲十足,再加上扎实专业的知识,20多岁就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

但黄菊从不骄傲,不因为自己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遇到一些实践上不懂的问题,他总是向厂里的老工人虚心请教,再结合自己的知识,不断对技术进行革新,使得厂里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个年轻人也得到了厂里领导和工人的认可。

当时我们国家钢材非常紧缺,而要想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钢产量是不行的,为此,黄菊和工友们日夜奋战,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和上百次的实验,终于自助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可控硅电炉自动配电装置,填补了这方面技术的空白,使得我国的钢材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黄菊的出众工作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再加上他踏实肯干,得到了领导的青睐,他的优秀品质让领导非常欣赏,很快黄菊得到了提拔,从一个一线的技术人员成为了厂长的秘书。

在这一年,黄菊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党员的黄菊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本来是工科专业的学生,精于技术,对管理不甚了解,所以黄菊在新岗位上从头学起,跟着厂长学习运营管理经验,这对他后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打磨后,黄菊被调任为上海冶金厂的党支部书记,这也正式成为他从政的开端。直到改革开放前,他已经在工业系统连续工作了20年,可以说对工业建设发展方面的事是了如指掌。他也从一个年轻小伙成长为国企的副总。

乘改革春风,铸发展利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国范围内开始大力搞经济建设。技术,人才,再次得到重视。黄菊此时也成为了通用机械制造公司的副总经理,40多岁正值壮年的他仍然像年轻人一样,满怀激情,干的热火朝天。

但这个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79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指出现在干部队伍中“身体老龄化”,“思想老龄化”的问题,要求要尽快培养年轻干部,给干部队伍中注入新鲜血液,新提拔上来的干部不仅要年轻力壮,还要有真才实学。

黄菊无疑是完全符合上面的这些要求的,在市委领导的一致讨论下,黄菊被审定调任为上海机电局副局长,1983年3月,又担任了分管工业的市委常委。

因为还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黄菊在工业书记的岗位上干的是得心应手,他的组织管理才能也进一步凸显,突出的成就让他再一次晋升,刚刚三年的时间,黄菊就当选为上海市委副书记,进入了上海市的核心领导层,此时黄菊刚满48岁。

黄菊这个新书记一上任,有支持的人,但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他这么年轻,行吗?”上海市民也普遍对这个“年轻”的书记不太信任。

但黄菊却用自己的能力再次证明了自己,上任后,黄菊不像以前那些岗位一样只管工业,身为上海的父母官,需要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做好统筹安排。

黄菊的记忆是非常好的,在任期间,能够迅速的了解各个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当时上海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还特意开通了市长热线,集思广益,征取上海市民对发展的看法,黄菊能够做到清楚地记住市民反映的问题,甚至很长时间再次提起,他仍然能够回答上来。

黄菊亲民,爱民,利民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上海市民心里,他也用自己的工作实力,给了上海市民一份满意的答复。

1991年,黄菊当选为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市长,成为了二把手。

大权在握的黄菊在市长任上大力开展城市基础建设,要想“引凤”就要先筑好巢。黄菊破天荒的提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的第三产业。”一句话好说,嘴唇一碰就行了,但做起来确实无比的艰难。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步就是拆旧盖新,这本身需要很多钱,还要补偿居民拆迁款。这让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是捉襟见肘。

这个时候,就看出了黄市长的英明果决了,他直接提出“土地批租”卖地挣钱。此话一出,在当时可以说是“平地一声雷”震的其他领导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并劝阻黄菊三思而行,不要犯错误,上海市民也对市长的做法表示怀疑,一度指责这是“败家子行为。”

尽管当时我们国家的《宪法修正案》已经规定: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但当时很多领导还心有顾忌,不敢放手去干。

“别人不敢干,我干”黄菊力排众议,坚持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这样,黄菊顶着同志们和上海市民的质疑压力,“卖”出了上海的第一块地,打浦桥斜三地块,两年后,这里竖起了4幢31层的高楼,“上海模式”取得了成功。

至此,上海就像一把利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短短20年,就实现了上海人现代化城市的梦想,这其中黄老功不可没。

累累功绩

“土地批租”获得成功后,黄菊也意识到,要想完成大上海的开发,仅靠“卖地”的钱远远不够。他开始在浦东成立股份公司,吸引外资,吸引金融,在黄菊的大力推动下,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上海,这让浦东新区从刚成立第一年60亿的生产总值,六年内翻了十倍,达到608亿元。

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还离不开另一个因素,就是上海的深水港建设,从2015年开始,上海港年吞吐量就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年前,它还排在世界20名以后。

GDP无疑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上海的GDP从1991年黄菊担任市长的893亿人民币,到2000年的4771亿人民币,又翻了几倍。

2003年,黄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离开了工作四十余年的上海。上海的繁华景象就是他离任前送给上海市民最好的礼物。

进入中央后,黄老需要处理的工作更多了,他的身体不断报警,在副总理职务上的最后一年基本都在医院治疗,但经年累月的操劳过度让他的身体机能近乎瘫痪,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

2007年6月2日,不过69岁的黄老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这位“改革先锋”把他一生的热血都撒在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激励着后辈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一位为国为民,不计名利的优秀干部,就这样离开了我们。黄老去世后,他的骨灰最开始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文华园,之后黄老在此长眠8年。

2015年,考虑到黄老世居上海,又在上海工作多年,一手创造了上海的发展,故去后也应该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在黄老家人的请求下,中央领导决定,把黄老迁回上海安葬,上海是黄老家乡,这里饱含了黄老的心血,能够让黄老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对黄老是一种尊重,也让上海市民得以缅怀这位人民的好市长。

飞机缓缓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许多上海市民自发组织赶来迎接,黄菊夫人面色凝重的走下旋梯,看着黄老的尸骨,有的人不禁哭出声来,黄老对上海的热爱和贡献,可能只有上海人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他带领上海走向繁荣,而从今天起,他将继续和上海人民一起见证上海更大的繁荣。

现在黄老安静地躺在青浦区福寿园公墓,看着上海一天天的变化,我想足以慰藉黄老。黄老走了,但他不畏艰难险阻的改革精神却激励着每一个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