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我目睹了一个女孩被羞辱的过程:爱孩子,请别这样做

兰妈谈育儿 2024-03-12 20:33:35

文/兰妈谈育儿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和理解,当众让孩子难堪,父母的脸上也不会好看

早上送女儿上学,因为孩子赖床多磨蹭一会,到校的时间就显得格外急促

我们一路狂奔,气喘吁吁地来到学校门口,总算赶在关校门前走进了学校

可正当我转身离开时却目睹了这样一幕

有一个读三年级的女孩,正在跟妈妈闹脾气,说什么都不愿意进学校

面对女孩的耍赖,妈妈也毫不留情面地对孩子破口大骂:

“你想干什么,不上学去吃土吗?”

“就没见过你这么糟糕的孩子,不想上学还装病,看我不打死你”

说罢,妈妈从路边随便拾起一个木棍对孩子狠狠地抽打一下

大庭广众下被打,女孩哭得崩溃,丢下书包就想逃离那个地方

但胳膊怎会扭得过大腿,妈妈一只手就把预想逃跑的女孩抓回来

大家都劝妈妈:“别打骂孩子呀,现在的孩子都要面子,当这么多人面被打骂,你让孩子怎么承受得了”

没想到,被劝的妈妈非但没意识到自身错误,反而怒怼别人多管闲事

好在老师及时出现在校门口,阻止了妈妈对女孩进一步羞辱,女孩也在老师的轻言细语开导下回到学校上课

说实话,亲眼目睹的那一幕,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也不知道这位妈妈事后想起自己的行为会不会感到后悔,但当众对孩子非打即骂,却是毁掉一个孩子最残忍的方式

特别是以下几种伤害行为,很容易让孩子留下童年阴影,我们爱孩子就一定不要这样去做

01

数落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哪怕有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最可怕的是父母不允许孩子有缺点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教育案例

有一个女孩,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妈妈的包里偷拿了1000块钱

当妈妈发现包里的钱丢了后,女孩还编排谎言说:“可能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忘记关窗户,小偷进来把钱偷走了”

妈妈看了看四周整整齐齐的样子,有些怀疑地说:“哦,那小偷可真是神机妙算呀,潜入家里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包包存放的位置,旁边首饰盒里还有更昂贵的金项链都不偷”

女孩又继续扯谎说:“那也可能是小偷需要现金”

听着一个又一个谎言,妈妈并没有急着拆穿,而是故作镇定地说:“没关系,不管是什么原因,妈妈这就报警,让警察叔叔采取指纹调查一下就知道事情真相了”

眼见事情可能越闹越大,女孩不得已才说出真相

本以为妈妈得知这件事情后,会给她贴上小偷的标签

没想到,妈妈非但没有批评,反而在当天晚上精心准备了一桌晚餐

当时,妈妈还举杯庆祝,她对女儿说:

“孩子,我们撒谎,犯了错,或者有缺点这都是小事,只要我们勇于承担、改变自己,那就没有什么是过不了的坎儿,你这次能主动承认事实真相,就是值得表扬的事情”

那次以后,女孩再也没有撒过谎,为了弥补自己犯错下的过错,她还特意勤学打工赚零花钱,直到把妈妈的那一千块钱还清

这就是真正懂教育的家长,孩子犯了错不是第一时间数落缺点,而是想着如何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正如孩子撒谎这件事,撒谎的本意是为了避免被批评、也是为了逃避责任

当我们避重就轻,告诉孩子:“主动承认错误是一种优点”时,卸下心理负担的孩子,自然就不会一而再地撒谎了

02

拿孩子缺点贬低

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父母把孩子定义成什么样的人,那孩子就会不自觉朝这个形象去靠拢,直到成为这样的人…

这就是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会特意拿他们的缺点去贬低

我认识一个妈妈

她告诉我:“想要孩子变得优秀,那就要让他们踩着缺点成长”

为了让她自己的女儿考出更好的成绩,平时说过最多的话也是:“你自己什么学习水平不知道吗?上次才考了那么点分”

即便女孩力争:“我比上上次还多考了几分”

可妈妈依旧继续贬低说:“才考了那么点分,还好意思拿出来说,真丢人”

于是,在一次期末考试里,女孩因为过度紧张做错了很多题

那一次,也是女孩历史以来考过的最低分

为了不让妈妈说出更难听的话贬低,女孩偷偷修改了卷面分数,并回家告诉妈妈考了一个好成绩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吧,女孩习惯撒谎,有一次考试作弊还当场被抓了

最严重的还是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对女孩的贬低……

后来的一次偶然碰面,我看到女孩说话极其小心,整个人都显得那么不自信

我不知道女孩未来会不会被治愈,但一个自卑的孩子,在漫漫人生中遇到挫折也最怕面对了

而他们除了逃避,似乎就别无他法

所以,孩子做错事、有缺点,父母要做的不是数落、贬低,而是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直到真正克服困难

用爱和鼓励成为给孩子托底的父母,这才是一流父母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

03

当众对孩子羞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成长自然也是一样

有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她小时候被羞辱的经历

上初中快到拍毕业照那会,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她央求母亲带她买条新裙子

没想到,母亲听后当时就拒绝了,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你自己是什么德行不知道吗?再漂亮的衣服穿在你身上,也丑得见不得人,还不如不浪费那个钱”

被母亲如此羞辱,她伤心极了

为了买一条新裙子,她开始在学校帮同学写作业、洗碗、打扫卫生来赚些零花钱,直到把心心念念的裙子买到手

可母亲看到新买的裙子后并没有表现得开心,反而继续羞辱说:“这么白的裙子,穿在你身上根本就是浪费”

她没有说话,穿着好不容易买来的裙子跑向学校拍毕业照

而那张毕业照,也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成为她自卑人生的一张证明

很多年之后,每次一说起和穿衣服有关的话题,母亲都会把那张毕业照拿出来当众羞辱

不是把当年买裙子的事情抖落出来,就是当众数落说:“瞅瞅,整个班里就数我家丫头长得最磕碜,我都没眼看”

母亲的话,就像是一把利剑一样直戳心窝,把身为女儿的尊严刮削得一点不剩

如果说毁掉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那当众羞辱孩子就是最残忍的一种

不想孩子的童年在悲观、绝望中承受磨难,那身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

04

让孩子绝对服从

教育孩子并不是控制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绝对服从,那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妈妈在不停地责骂她的儿子

只听到,男孩说:“我成绩好就行了,作业什么时候写,我自己有安排”

这句话刚说出口,瞬间就点燃了妈妈的怒火

她低吼着声说:“我说回家就写,你回家第一件事就必须是写作业”

男孩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妈妈没给机会,直接说了句:“闭嘴”

男孩不服气,背对着妈妈表达抗议,嘴里还嘟嚷着说:“有什么了不起的”

妈妈一气之下,把男孩的书包扔在地上,还骂骂咧咧地把男孩的外套给扒了,只剩下里衣的一件短袖

妈妈继续说:“我有什么了不起,你看看你身上所有的东西,哪一样不是我给你的,离开我,你什么也不是”

看着周围都是齐刷刷投来的目光,男孩瞬间不知所措

本来之前还有些抵抗,在妈妈的不断打击下慢慢变得沉默,直到到达目的地,还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妈妈推一步、走一步

不允许孩子顶嘴、希望孩子绝对服从,这种太强的控制欲可不是什么好事,而是把孩子推向深渊

一个连“不”都不敢说的孩子,在更多无法感知的爱里,他们在更多自我怀疑里只会陷入无尽痛苦

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更不知道如何爱别人

很明显,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想要避免陷入这种精神内耗,那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缺点

平时多对孩子说一句:“别怕,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这种鼓励和认可才是孩子战胜心魔的关键力量,也是父母爱孩子的最好的语言智慧

05

当众曝孩子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揭人隐私,如同不揭人伤疤一样,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尊重与道德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你尊重他的隐私,他敬重你的为人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女儿的学习成绩要求极高

为了快速提升效果,我还威胁她说:“如果下次成绩还是考不到85分以上,那你就跟奶奶在家,让奶奶照顾你吧”

女儿哭哭啼啼地说:“不要,不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女儿也有认真努力,一向不爱读书的她也开始了大声朗读

而不久之后,她也带回来一张88分的试卷,可仔细一看,试卷分数似乎有猫腻

原来,这是被女儿“加工”的分数,原本的分数应该是66分

意识到女儿改分数的欺骗行为后,当时也很生气,甚至想过要好好教训一顿、好以此为戒

好在理智终究是战胜了焦虑,我控制住情绪,把她拉进卧室然后轻轻关上房门

调整好情绪之后,我开始跟女儿道歉说:“很抱歉,妈妈不该给你那么大的压力,你一定是想考高分让我开心,所以才会想着改分数吧”

女儿听后先是惊愕一下,随即就委屈巴巴地承认说:“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从那以后,女儿确实比以前更加努力了,哪怕是没有考出高分成绩,也会回到家里如实相告,然后自告奋勇把试卷上所有的错题都研究明白

这就是尊重孩子隐私的影响力,孩子改分数、或者有其它什么不想被家长知道的事情,都是属于个人隐私

不当众戳破是维护孩子的体面、也是保护他们的隐私,而孩子也会因此认清自身价值,并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06

拿旧账不停挖苦

“翻旧账”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在不愉快的经历让亲子关系变得更疏远

有位朋友,在某中学连续带了三届毕业班

在她所教过的学生里,就有这样一个女生

她勤奋好学、不偏科、成绩也一直保持高分水平,各科老师的评价也是:“好好学,以后前途无量”

可不幸的是,女孩在中考那年遗憾落榜,考入了一所普通高中

几科老师知道后,虽感到遗憾,但也鼓励女孩:“只要不放弃,普通高中也能出状元”

原以为女孩不放弃也能赢得大好人生,可她的妈妈却觉得“丢脸了”

每逢见到人,就喜欢把这件事拿出来说给大家听,如果女孩当时也在跟前,那说出的挖苦话就更加难听了

为了让妈妈闭嘴,女孩也开始马不停蹄地学习,希望用高分来堵住喜欢挖苦的嘴巴

可事实却是,不管女孩如何努力,妈妈始终觉得不满意,一直在拿过去的旧账挖苦,还语言犀利地指责女孩“没有努力”

就这样,本来对学习抱以期望,也决心要苦学成才的女孩,最终在妈妈的打击下彻底摆烂、不学了

直到女孩以死相逼,说什么都不再读书了,妈妈才意识到自己挖苦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的孩子”,又如何努力让自已变得更好呢

所以,父母那翻不了篇的旧账,就是在一点一滴地支透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也是让亲子关系变得更糟糕的一颗毒药

不想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也不想亲子关系走入深渊,那拒绝翻旧账、管好嘴巴别挖苦孩子,就是父母改变自己的最重要一步

那么,关于羞辱孩子的一些伤害行为,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2 阅读:1839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