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杀人放火的军事技术,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不会排斥,北美的印第安人使用过进口的洋枪,非洲哥们情愿卖自家邻居也要换火枪,阿富汗的部落地区也诞生了不少精品手工火枪。大清和民国也一样,因此中国近代产生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抗战前后,中国的兵工厂更是找了一大群海归管理,结果却很让人无语,因为这些的军工厂产能甚至还不如乾隆时期的火药作坊。
满清是地道的火药帝国,在康乾盛世时一点都不比西方列强差。在康熙31年(1692年)满清的火药储备时工部濯灵厂储存了演放火药(训练火药)20万斤,军需火药30万斤(清朝的一斤是近600克),加上各地的火药储存,康熙时代的黑色火药储备轻松超过了百万斤大关。这个数字的火药足以让同时期的沙俄止步,因为北方战争时期沙俄平均每年2。5万普特,也就是每年40。95公斤,和康熙朝的火药总量相当。
到了乾隆时期,满清的火药生产和储备也是超级大国水准。乾隆在1771年到1776的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中不停向前线运火药,好像美军轰炸越南一样挥洒火药,用掉了火药4271400斤,仅仅是四川就生产了近200万斤火药,也就是说满清六年的火药生产量至少在254万9256公斤以上(这只是运送到金川战场一地的火药,其他地方也要火药)。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时期进行的北美独立战争,北美独立战争中美国佬一共才烧掉了110磅火药,只是大小金川之战的四分之一。
满清康乾盛世时,火器技术落后,但火药那是绝对管够的。但到了清朝后期,中国国产硝石受到了印度硝石的冲击,产量大为降低,沿海省份都知道了买火药(或者原料)可以找老外,满清的火药自给能力下降。太平天国和捻军崛起后,满清的火药库存见底,中央和地方上的火药生产也因为原料产地被攻占难以为继。满清缺银子,也缺火药,江南大营明明围住了南京城,全军却只有三万斤火药,因此全军摸鱼咸丰也没办法。捻军进入直隶,北京城连五万斤火药都凑不齐。在乱世中曾国藩凭借各种关系网,李鸿章凭借和洋人的关帝,都弄到了数百万斤火药,因此成了著名军头。
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等人主政的兵工厂进口了大量机器,勇老旧的火药作坊成了清朝的火药供应商。它们的产能是从1961年到1901年五十年间,一共生产黑色火药871万公斤,平均每年17。42公斤,还不如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下属的火药作坊六年时间的平均年产量可是42万4876公斤。更要命的是李鸿章等人的兵工厂还大量海淘硝石,洋人一要调和,就能停止它们的硝石供应,火药生产就要停工。洋务运动还进口了栗色火药生产技术,但产量也十分坑,几十年也就生产了61万公斤,无烟火药也只生产了58万公斤,只能勉强供应新式枪支使用。
进入民国时期后,黑色火药并没有被淘汰,边区造的手榴弹等武器依旧大量使用它。但民国军工厂的产能依旧坑爹,在八年抗战中,留学生们把持的兵工厂一共生产了黑色火药84万公斤,平均每年只有10万公斤出头。时代变了不假,民国兵工厂的炸药和无烟火药生产也十分感人,它们的炸药总共才生产了84万公斤,也就是840吨,每年100吨出头,无烟火药生产了43万7100公斤。同时期的日本每年可以生产出六万多吨炸药(1942年62064吨,1944年年产69110吨),日本和年产炸药几十万吨的苏联、德国,年产炸药百万吨的美国比起来是穷鬼,但和中国比起来那就是橙装玩家。
中国人的祖先发明了火药,火药产量一度让西方人惊叹,但到了近代,有了现代机器加持,兵工厂的火药产量还不如乾隆朝,这到底是谁的错?
已举报
小编,好好审稿,错别字,标点符号都好好看看,“北美独立战争中美国佬一共才烧掉了110磅火药。”这里少了一个“万”字,意思就差很多。
胡说八道,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