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 资姐
编辑 | 管管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在CCTV-1黄金时间播出后,CSM全国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跨过鸭绿江》平均收视率1.19%,平均收视份额5.49%,单集最高收视份额7.54%!随着剧情发展,收视率还将持续看涨。赢得观众一片喝彩:“了不起!”“眼泪也会冻住的!”“感谢先辈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平安宁的生活!”。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的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以史为镜,让历史观照进现实,讴歌了无数可爱可敬的英雄,赞扬了无尽可歌可泣的崇高精神。剧中赵波将英雄伟岸傲骨重现,演绎抗美援朝时期万岁军的38军军长梁兴初,他用心诠释伟大的民族精神,用心揣摩令人讴歌的民族英雄,他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融入骨髓,揉进血脉,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的时代进程,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形势史诗!
▼
资姐:《跨过鸭绿江》正在热播,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剧中所饰演角色吧。关于这个角色你有怎样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呢?
赵波:这是建国以来首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电视剧,很荣幸能够在本剧当中出演38军军长梁兴初,38军不仅仅是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也是全世界所有军队历史上唯一的一支万岁军。在饰演梁兴初将军这个角色之前,我很幸运参与过同类题材的另外一部电视剧叫《三八线》,也是当时我看到了一部著名的记录片叫《断刀》,讲的是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就是以38军为主线开始讲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梁兴初将军,我知道了万岁军,我知道了113师一夜行军140多华里,我知道了飞虎山、松骨峰等等。我看《断刀》的时候是流着眼泪看完的,我是非常崇敬这些英雄的,我本人也有很深的英雄情结,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我说这辈子我有没有可能去塑造一个梁兴初将军这样的形象,如果我能演梁兴初将军,真是我莫大的荣幸。
关于这个角色的思考,首先梁兴初将军最显著的一个标签,也是大家最熟悉他的一面就是他是一员虎将,敢打敢拼、刚猛。所以我在想除了这个标签以外,还能不能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就是大多数观众所不了解的梁兴初的另一面。使这个人物,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让一位传说中的战神走到老百姓身边,让老百姓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很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我还是那句话我扮演的是我心中的战神。我会尽自己一切努力去塑造好他的每一个侧面,战神他肯定是打出来的,不是说一生下来就具备战神的特点,而是一战一战打出来的,成为别人眼中的战神。而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家里他就是父亲、丈夫,在军队他可能是首长,也可能是下级官员,那么有血有肉的人就应该有喜怒哀乐,那什么时候展现他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我要做的功课,这就是我想赋予角色的东西。
这个戏因为篇幅的问题,篇幅太大、人物太多,所以播出的时候很多柔情一面的戏被剪掉了,对我饰演的人物来说是一种很遗憾的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留下来了,看到观众说梁兴初可爱的,我觉得一切都值了,虎将好演,让一个虎将可爱起来才是我想做到的。
▼
资姐:梁兴初是一位拥有卓越功勋的民族英雄。在前期您做了哪些准备去贴近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所经历的哪件事令您最印象深刻呢?
赵波:首先,从外形上我是觉得梁兴初将军,应该是很硬朗的一个人,看过他很多照片,观众也很熟悉,他的表情经常是很严肃的。其次他有特别显著的特征,就是他的牙,绰号“梁大牙”,当时也在想这个牙怎么办?后来就是在家里琢磨来琢磨去,反复的照镜子,觉得自己的门牙稍稍也有点大,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可以通过把上嘴唇提高,使人中缩短,尤其说话的时候,笑的时候有意识地往上抬,没进组之前几乎都在刻意的练习,进组以后也是和导演、造型师沟通以后达成共识。因为贴牙以后一是怕丑化英雄,其次也会影响台词,后来造型师也给了一个建议把这四颗牙添点黄牙水,这样更突出,所以真的造型师真的也帮了很大的忙,在这里真的也特别感谢造型师张邦宠老师。
另外就是要研读大量的关于38军关于梁兴初将军本人的一些史料,因为我们扮演的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我们反映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军史,我们扮演的每一位都是英雄,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从他生活当中的点滴,包括他战友对他的评价,家人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评价,甚至包括军队的评价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去挖掘梁兴初将军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然后加到戏里面,这样点与点之间串连成一条线,这样能够使人物更加的顺畅,更加的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其实作为演员,每一个人的准备工作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没有规律可言,就只是我的一些经验,我这种方法可能就比较笨,比较耗费时间,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讲是很有效的,把前期的案头工作做扎实了,我才敢站在现场敢站在摄影机前面,要不然我心里是没底的。
印象深刻的点太多了,记得解放战争中,梁兴初曾问过范天恩的婚事问题,当时范天恩说革命不胜利,不考虑个人问题!梁兴初也就没多说什么,但49年一建国,梁兴初马上找到江拥辉等几个老战友,说小范还没成家呢,咱们得抓紧给介绍个对象啊……
这件事情其实能看得出来,平时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军长,其实是粗中有细的,其实是爱兵如子的!这些都是埋在他心底的东西,也是所有老部下敬他、爱他、服他的原因。38军战斗力之所在的关键就在于团结,而维系团结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爱。某种程度上说,军长在志司挨了骂,所有38军的指战员都替军长不平,替38军不平。这也是二次战役能够打出“万岁军”称呼的原因之一吧!
▼
资姐:《共产党人刘少奇》中的刘少奇以及《跨过鸭绿江》中的梁兴初都是令万千人民钦佩的民族英雄。在塑造这种类型的角色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赵波:最大的难点就是这两位人物都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人物。少奇同志是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第二任国家主席,梁将军是战功卓越的一代战神!所以首先要求演员要像,除了外形像,还要神似,才能让观众接受。这就等于给演员画了一个框,就是要求演员首先在这个框里头,如果你出框太多了,大家就觉得这不对,这不是刘少奇,这也不是梁兴初!所以,首先要让观众有一个基本认可,这是跳不过去的。
但如果所有的表演永远都在框里,大家就会觉得,你是单纯的在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个也不行,观众就会觉得很刻板, 觉得程式化。所以,什么时候在框里,什么时候要冲出这个框,给人物一抹亮色,这在开拍之前是需要做大量案头工作的。
其实是一种分寸感,就是既“是”这个人物,又不完全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这个人物。我觉得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对历史中的“这一个”人物的思考,这是在编剧之后,导演之后的另外一种解读,使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化,丰满化,个性化。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场次,比方说《共产党人刘少奇》中的少奇同志,当时我有1000多场戏,40多年的跨度,这对演员本人的这种体力上的要求非常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挑战。
但同时其实对演员也是一个帮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有1000多场戏,也就是说你每一场戏只表现一个侧面,哪怕是十场戏表现一个侧面那么1000多场戏,你也有几十或者上百个侧面,这样可以把人物的丰富性、丰满性更淋漓尽致地通过点点滴滴的东西来展现出来。
而且当时是跳着拍的,有的时候早晨是老年,到了中午是小伙子,然后等到了晚上拍夜戏的时候,就是少奇同志的中年状态,我当时给自己的一个要求是要把少奇同志所有的这种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点,他的处事方式,他的形体,包括他的语言节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准确地在之前排好,然后等到拍摄的时候就到哪一场,到哪个阶段,就把那张牌拿出来放到它应该有的位置上,这样呢,在观众后续连起来看戏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跳。而《跨过鸭绿江》梁兴初的戏份并不多,这样本身对演员的挑战会更大,我觉得就像放烟花,烟花它往往会有一颗主弹,主弹打出去是最明亮的,边儿上无数的小火花其实都是辅助,辅助好了才会更加的绚丽,所以在极少的戏份中,把握好分寸,让人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的展现人物的多个侧面,使人物更加的立体是很难的。
其实还是一句话,就是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要把人物细致化,细分哪些场次表现出哪些性格,哪句台词要表现出哪些意思,挖得更深,然后在表演的时候可能再稍微往回收一点,控制一点,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会更加真实。
刘少奇和梁兴初这两个角色本身就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两个角色,人物状态相差很多!能不能从“少奇”完全跳到“梁大牙”,这本身也是一种压力跟挑战,但我喜欢这种挑战,这也是演员这一职业的魅力之所在!
▼
资姐: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演完梁兴初这个角色以后您应该对此的感受会更强烈,能简单跟大家聊一下吗?
赵波: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真的有很多的感受时刻装在心里。在拍摄完《三八线》的时候,我跟三八线的演职人员一起,成立了一个【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半的时间了,现在全国多地都有我们的常驻志愿者,我们一共走访了2000多位老兵,可以说,对志愿军的这种感受是每天都会发生在我的生命当中的,因为我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人也是负责人之一,很多事情都比较了解,我们会集体商量,我们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有一个群,大家也会时不时的分享一些老兵的真实故事,几乎是无时无刻,不被他们当年的故事感动着,被他们现在的故事感动着,所以,我对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能够参与中国首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这样一部电视剧的拍摄,非常的荣幸!从主观上讲,就特别想把这个角色塑造好,把这个戏给演好,不光是我的一个角色,我希望我们38军整个这条线,哪怕是跟我没有对手戏的戏,我都希望能够尽量的展现好。我们会把一些动人的故事相互发送,一些细枝末节,我看到的书或者图片什么的,也会及时的跟战友们分享。
为什么我对他们这么崇敬呢?因为当年他们也是一群小伙子,一群热血青年,梁兴初将军入朝的时候是38岁的军长,那他的这些部下呢,就比他更年轻了,基本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一群20多岁的小孩儿在今天可能刚刚出校门,有的还在校园里,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热情洋溢、很阳光的无忧无虑的人吧,但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扛起了守护祖国和平的重任,所以我真是特别希望,通过今年各种影视剧、各种文献、各种资料、各种新闻的宣传之后,让更多的朋友们,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能够了解那段历史,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能够生活在这个国家,很骄傲!我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们,在了解了这群英雄之后,有一天,他们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很自信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所以我特别希望不光是看我演的电视剧,像这些记录片,包括文字上一些东西,我都希望大家去可以去翻一翻去了解了解,当你真正走进那群英雄的时候啊,你会有切身的感受,就像魏巍先生在《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中写了一句话说,“那是因为他还不了解我们的战士”。当大家真正了解那群人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也是最可歌可泣的人,他们真的是增强了这个民族的自强自信,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列强国家,拿着两门炮开着一艘船来,就让你签条约了,再也没有了,用彭总的话说“一去不复返了”!真的是守护了我们祖国70年的和平,现在呢,英雄迟暮,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们能够加入到关心关爱志愿军老兵的行列,让这些老英雄们在暮年能感受到来自晚辈们,来自年轻人的这种爱,这种致敬,这种问候。让他们知道他们在70年前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牺牲,所流过的血,都是值得的。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意义,而不是说简单的演一部戏。
▼
资姐:从艺多年,您塑造过许多形象各异的角色,《神探狄仁杰前传》中命途多舛的太子李贤,《三八线》中直爽坚毅的六班长武黑子,《于成龙》里清正廉明的章吉仁,真正做到了“千角千面”。当面对与自己性格差异较大的角色时,是怎样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的呢?
赵波:《三八线》中直爽坚毅的六班长武黑子,《于成龙》里清正廉明的章吉仁,真正做到了“千角千面”。当面对与自己性格差异较大的角色时,是怎样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的呢?
关于千角千面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表演状态,我不敢说现在就已经做到千角千面了,但是这是我一直努力的一个方向,我希望我的每一个角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观众最开始记住是这个角色。通过角色才说这是演员赵波,他演过这个角色,还演过那个角色。而不是说一上来就很明显的说,这就是赵波,他演来演去只是赵波。
如何做到千角千面,其实每一个人的表演的习惯,创作的方法都不一样,拿我来说呢,我首先从外部找,因为每一个人的职业年龄身份,包括时代都不一样,要把这些元素都装到这个人物身上,也就是说把这一个人物还原到他所在的那段历史,而不是说所有的人物都是一种表演状态,比如说60年代的年轻人和90年代的年轻人,其实是完全两个概念,清朝的年轻人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的状态。所以我首先是会从外部去找,从外部最显著的这个特征去找,然后呢,从外部逐渐的往里走。
关于往角色内心走,其实每一个人物毕竟都不一样。所以每次要准备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是我这个人的习惯是我会去寻找人物内心最“不容易”的一面,或者是说最心酸、最孤独的那一面。其实每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份高低,无论他的那种经济能力如何,每一个人都有不容易的一面,这种“不容易”,往往是人们最不愿意展示在人前,只在夜深人静,独处时才会拿出来。有的人甚至连独处时都会回避,会逃避,不敢面对自己的这一面。而这种东西,往往是一个人所有行为的原动力,是他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基础。比方说,一个人很努力,努力做好任何事,让所有人都能给他叫好,对其拍手称赞。而实际上,他的童年是充满了别人嫌弃的眼神,不屑的评论等等,所以他发誓,要通告自己的努力,证明给大家看,证明“我行”!大家往往看到的是一个上进、热情又阳光的人,而实际上,他却活得很累……
我想追求的就是让所有的人物都有一种“这一个”的独有的,可爱、可怜或者是可悲之处,使观众们对这个人物产生一种深层次的共鸣,或者为他喝彩,或者为他惋惜。这也是我创作的一个出发点。
▼
资姐:演员不是个轻松的职业,它需要随时情感充沛保持热情,饰演了这么多经典角色,你觉得是什么在支撑着你不断前进创作的呢?你认为成为一个怎样的演员才会达到你心里面的标准?
赵波:其实最开始就是兴趣使然,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在偶然的一个机会当中呢,接触到了表演。我是从98年开始接触表演,最开始就是很原始的一种兴趣,我觉得自己喜欢这个职业,喜欢这种在镜头前的感觉。然后呢就是有点儿年轻气盛,因为到了学校之后有的同学在入学之前他们就学习过一些表演的,所以在他们身上就会有那种所谓的表演的经验,就会看起来比这种没学过的人呢,要成熟,我当时觉得,你行,那我也行,怎么行呢?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那就是你排练一个小时,我排练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我经常去找老师去谈一谈,去找同学之间聊一聊,怎么缩短跟别人的距离甚至是有一天我要超过他们,这就是最开始的一个冲动。
再后来,选择了北漂生活,表演成为了职业。只有努力拍戏,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我是一个工薪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没什么门路。要想让自己和家里人生活的更好,就必须要努力拍戏。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之心!表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无数优秀的演员为之奋斗一生!演员,就是要通过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去征服观众,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师们之所以被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总是不断的给人以惊喜,无数的作品可以成为经典,载入史册。德行兼备!而不是仅仅靠炒一些绯闻,或者通过低级的营销博一下眼球!表演首先是我的兴趣,能够以兴趣为职业,来养活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所以完全没有理由不努力,去荒废!那样做,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
我希望自己可以不断进步,不因年龄增长而停止,不因偶尔收到一些好评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也不会因为某一个角色的失误,而否定自己,丧失信心。我希望成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演员,一个总能给大家带来新东西的演员。这就是我心里的标准,对自己的要求。
▼
资姐:《跨过鸭绿江》、《共产党人刘少奇》等皆是令人钦佩的英雄剧目。会有被“定型”的担忧吗?有没有想要挑战还没有挑战过的角色类型?
赵波:主观上的选择会多一些,大概是作为演员的一种冲动,一听到这样的题材,总觉得不想错过。拍摄这样题材,本身就是一个痛苦修行的过程。观众愿意看我演的并且对此产生了一些信任,这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不担心,我就是我。而且定型首先是一种认可。“为了挑战而挑战是没有意义的”。暂时对于我来说并不存在一个舒适区,表演于我更多还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所以我想尽可能多的演绎不同的类型,没有说哪种是特别想挑战,现阶段交给我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一种挑战,这也就要求我要不断的学习。
▼
资姐:你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如何要求自己的?
赵波:希望能做一个‘特别行’的演员”我有着很深的“军人情怀”和“军旅情结”,深知如今的生活是无数位先辈靠鲜血铸成的。而作为一名有机会塑造英雄人物的演员,“公众人物要有自己的使命跟担当,相比做‘特型演员’,更希望能做一个‘特别行’的演员”。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做永远都在进步的好演员。
电视剧《三八线》中,同老艺术家们的合作让我感触颇丰。张国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在自己将生活细节运用到表演中的同时,也与大家分享如何将生活与表演关联起来;在与演员张秋歌合作《孙中山》的一场戏里,即使张秋歌饰演的袁世凯没有镜头、没有台词依然坚持在恶劣的环境下两人共同配合完成表演……“首先得做一个好人,另外他们一直在思考,推敲细节,并全情投入到每一个角色、每场戏中,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为成为好演员有三大要素:一定要三观正派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职业要有敬畏之心、保持一颗童心。而他理想的拍戏状态则是不被外界纷扰,安安静静的活在人物里。
▼
资姐:你对未来的演艺生涯有哪些规划和期待?
赵波:我现在是演绎状态的黄金时期,经验、体力和生活阅历都达到一定高度,要充分利用起来,有一个饱满的状态,能把角色演得畅快淋漓。作为演员来讲我希望能够挑战更多角色,无论是小人物的奋斗史,还是帝王将相,或者是演现代的特种兵、刑警,无论是能满足自己的英雄情结,或者是能发挥东北人幽默的天性出演喜剧题材,都非常乐于尝试,解锁自己的无限可能。我不想当一个特别高产的演员,而是想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部戏都用心去演。这一部戏比上一部戏能进步一点,今年能比去年进步一点,就够了。
Q&A
Q: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
A : 阳光、幽默、孤独
Q:推荐一部电影?
A : 石挥《我这一辈子》
Q:如果可以,你想和谁合作?
A :想合作的太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最近吧特别希望可以和陈宝国老师合作。
Q:除了演员,最想尝试的职业?A : 目前没有,我很喜欢演员这个职业。
Q:2021刚至,立一个新年flag吧~
A :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国泰民安,也希望自己可以接到更多更好更具挑战性的角色
“穿上戏服,一喊开始,就不一样了!”这是赵波对自己同样也是对角色的严格要求。不满足于自己的舒适圈,他总是在不断尝试与突破。在成为好演员的路途上,他是《共产党人刘少奇》中立体深刻的刘少奇,是《绝密543》中坚定耿直的韩三庭,还是《于成龙》中机警睿智的章吉仁,更是《跨过鸭绿江》中正气凌然的梁兴初……众多角色的呈现向我们展示了赵波的可塑性与多面性。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去突破!正是拥有这样精神的赵波,塑造了不少叫人拍手叫好的角色。
表演就像是以天空为画布的底色,而演员则是画家,画出天空变化多端的云朵则是他们以人物为原型的缩影。赵波在属于他的那片天空中,看的通透,行的洒脱,俯身于生活,他以竭尽全力为立于天地的标尺,同时也期待他未来将带给我们更优秀的作品。
演的很好[点赞]
一个用心去演的演员。功课做的足,秒杀小鲜肉!
梁大牙演的最好
演的挺传神
演得好极了!
好演员[点赞]
最差的就是演周总理的那个,演成话剧了
演的好
绝密543和于成龙中的角色拿捏得自然/梁大牙做作/一般
最好的是群演,演出了红军的军魂,剧中他们就是战士,不是演员。貌似剧外,他们大部分也都是战士,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拍出红军的精神
《跨过鸭绿江》剧是好剧,但是剧中的主线有些偏离了,整部剧都是以西线战场为主线,东线长津湖战役只是一笔带过。 就演员来说,我就想问问董导演:这部电视剧里那个扮演侦察排长郑锐的演员应该是你的关系户吧。 一个小排长,挎着一支勃朗宁手枪,你连长与营长还是背着二十响驳壳枪呢。 在执行任务时,不仅不用战斗口语回答上级布置的任务,在执行炸桥任务时,居然以开玩笑的语气来安排连长的战斗位置。 整部电视剧看下来,这家伙说的大多数是无聊的台词。一个多余的人,多余的台词,多余的镜头,另外就是,这个演员的演技不是一点点的差! 还有就是那个扮演狙击手陆承风演员,应该是戏剧演员出身,每次看到他开枪的时候,总是先摆个姿势,亮个相,然后再开枪,太舞台化了! 另外一个事就是,在看完第36集后,想问一下: 陆承风,你小子不会是混进志愿军里的棒子兵吧,你暴露了,我告诉你一个军事密秘,在志愿军里有司令员,没有司令官,前线连队里有卫生员,没有医务兵!
绝密543!
最好的是群演,演出了红军的军魂,剧中他们就是战士,不是演员。貌似剧外,他们大部分也都是战士,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拍出红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