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位,部门多,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儿,在东北八线小城市,还有随礼的习惯。
随礼,可以说,本意是好的。
不管是喜事儿,白事儿,都需要一大笔钱。
普通人家,一下子拿出来很多钱,都不是太容易。
大家随个礼,积少成多,就能托起一个大事儿。
单位大,人多,难免有谁抽不出来时间亲自去随礼,不得不把现金交给别人,麻烦别人代写一下。
单位人多,部门多,基本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写单子的。
渐渐地,有了传闻。就是某个部门写单子的那个人,差不多总把人家随礼的钱数除以二。
就是如果你随二百元,他当你面写二百元。
如果随一百元,他也当你面随一百元。
然后等大家的礼金都写在单子上之后,他又偷偷重新写一份。
基本上把每个人礼金的数额都变少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
张三给李四随三百,等张三家有事情时,李四反而给张三随二百。
张三家有事情,王二麻子给张三家随三百,然而等王二麻子家有事情时,张三只随回去二百。
这种情况多了,而且都是在某个部门的那个人那里写的单子。
疖子总有出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开诚布公地把话唠开了。
造成的影响就是,为了避嫌,今后无论谁家有事情,都让每个人亲自在单子上写姓名和钱数。
那个原先代写单子的人,绝不替别人写一个字。
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礼单上的有多少个名字,就有多少种笔迹。
虽然看起来很乱,但看起来真实,可信度极高。
在一个圈子里,一但出现信任危机,人们就犹如惊弓之鸟。
无论谁替别人随礼,不但亲自写那个人的姓名和钱额,还要在写完之后,拿出手机拍下来,用微信转发过去。
手机,帮了大忙。
替别人写完礼金,拿出手机拍下来,才感觉到安心。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