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渗透还是蓄谋已久?汉语中已掺杂大量英语,老百姓却毫无知觉

科技社学 2024-09-12 16:08:33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走进书店,各类出版物的封面上,英文词汇随处可见;打开报纸,新闻报道中,“中夹英”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作者似乎认为,适当穿插一些英文单词,能让文章显得更加高端大气,殊不知,这样做非但没有提升文章的品位,反而给读者带来了不小的阅读障碍。

除了出版物和新闻报道,许多行业也对英文缩写情有独钟。

IT、金融、医疗、教育等这些领域中,英文缩写的使用频率之高,让人不禁怀疑,是否真的有替代的中文表达。

久而久之,连业内人士都开始习惯使用这些缩写,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试想,当一个不懂英语的人面对一大堆英文字母时,他们的感受如何?

更令人担忧的是,“汉夹英”现象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日常交流,在公共场所,人们不经意间就会蹦出几个英文单词。

在网络上,网友们动辄使用英文缩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这些外来词汇便悄然融入了我们的语言体系。

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语法结构,都开始受到英语的影响,比如,受英语语序的影响,一些人开始习惯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放任,任由外来语言侵蚀我们的母语。

那么,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语言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对外来语缺乏应有的翻译和引入机制

汉语英语化现象的泛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首先,我们对外来语缺乏应有的翻译和引入机制,当一个新的概念或术语出现时,我们往往急于引入,却忽视了对其进行适当的汉化处理。

殊不知,一个恰当的汉语译名,不仅能准确传达原意,还能让人们更快地理解和接受新事物。

反观英语,他们在吸收外来语时,总是能巧妙地将其“英语化”,使之与英语的语言习惯相契合。

其次,一些盲目崇洋的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人眼中,英语代表着先进和高端,使用英语词汇能彰显自己的见多识广。

殊不知,真正的文化自信,是要敢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追捧外来语。

历史上,我们的先辈就曾经成功地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并将其“汉化”,最终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今天,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文化自信,用汉语去描绘我们自己的世界。

一些媒体和出版物,在使用外来语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导致“汉夹英”现象愈演愈烈。

同时,在一些重要场合,如新闻发布会、重大活动等,也缺乏对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给了英语泛滥以可乘之机。

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汉语英语化,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影响深远,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语言习惯,侵蚀着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英文词汇和语法结构。一些人认为,这是汉语与时俱进的表现,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

殊不知,这种不分场合、不加区分地滥用英语,只会让汉语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和精髓。

更令人担忧的是,汉语英语化还加大了语言理解和交流的难度,即便是一些熟悉英语的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那些生僻的缩写和术语。

久而久之,语言交流的障碍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汉语英语化还可能削弱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身份的象征。

当我们的母语不断被外来语言所侵蚀时,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会随之减弱,一些人开始盲目崇拜英语,认为它代表着“先进、时尚”,而忽视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久而久之,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失去了信心,反而开始追捧起西方文化来,汉语英语化还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而汉语英语化,却在悄悄地侵蚀着汉字的生存空间。

许多古老的汉字,由于使用频率的降低,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一些新的概念和事物,也不再用汉字来表达,而是直接套用英文词汇。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的文化传承就会出现断层,中华文明的延续也会受到影响。

中国古代汉语吸收外来语的历史经验

在应对外来语言的冲击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语言的经验。

以英语为例,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但却能够巧妙地将其“英语化”,使之与英语的语言习惯相契合。

除了语言本身的吸收能力,其他国家在保护民族语言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措施,例如,法国对本国语言有着严格的保护政策,对外来语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而冰岛则更为严格,几乎完全禁止外来语的使用,而是通过创造新词来表达新的概念,这些措施虽然有些过于严苛,但却体现了一种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和保护。

那么,面对汉语英语化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加强外来语的翻译引入和规范管理。

对于那些需要引入的外来语,需要进行适当的汉化处理,使之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不规范使用外来语的惩戒力度。

其次,我们要在教育领域加强母语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加强汉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媒体、出版等行业也需要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对于不必要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要坚决抵制,对于必须使用的外来语,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并附上相应的汉语解释。

同时,还要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弘扬民族语言的美学价值。

汉语英语化的问题,绝非一日之寒,但我们也无需过于悲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从多方面入手,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能吸收外来文化、又能维护民族语言的平衡之道。

毕竟,汉语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是无穷的,我们能否继续发扬光大这一灿烂的语言文化遗产,就看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了。

4 阅读:1863
评论列表
  • 2024-09-13 08:39

    语言也是文明交流的一种具化形式,相互吸纳对方词汇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的交流行为,有必要上纲上线吗?古代也有音译过来直接用词儿,比如我国民乐传统乐器“唢呐”,这个乐器是中亚传入我国,这个词就是波斯语“Surnā”的音译。把文明、文化之间的正常交流说成文化渗透,往小了说你是没文化,往大了说你才是阴谋论。如果一个文明不与外界交流,不能因此其它文明的好的成果,那么这个文明怎么可能发展壮大?怎么可能延续下来?

    用户38xxx54 回复: 白衣沽命
    华夏文明,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其璀璨之光,穿越历史长河,映照于遥远的欧陆。在这一文化交流的长卷中,元金清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将华夏的智慧之光,以一种近乎馈赠的形式,播撒至欧洲的学术土壤。这一过程,如同春风化雨,不仅滋养了欧洲的学术界,更催生了众多学府的兴起,它们对华夏的科技文献与智慧,展现出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遗憾的是,在知识的传播与接纳中,常伴随着误解与偏见。华夏的珍贵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被冠以“本土发现”的名号,甚至出现了对历史的歪曲与文物的伪造,导致华夏原典的光芒被尘封,甚至佚失,令人痛心疾首。 西方国家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持续借鉴华夏的科技智慧,将其以易于理解的形式融入西方文明的科技体系。华夏,亦可效仿此法,将西方现代科技文献,转化为符合本土语言习惯与思维模式的内容,使之更好地融入华夏文明的科技体系。如此一来,不仅能充分发挥华夏本土优势,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更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
    白衣沽命 回复:
    华夏是因为兼容并举才延续、发展。在华夏广泛传播的佛教是从古印度吸纳的。今天的高脚桌椅、床也是吸纳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华夏北方的主粮小麦也是从中亚传入。凡此种种,都说明华夏自古以来都在不断与其他文明交流,吸纳其他文明的优良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其他国家会吸纳华夏的优良成果。如果华夏的老祖宗们都是你这种“老子天下第一”“全都学我”的思维,华夏走不到今天。
  • 404 25
    2024-09-13 07:50

    你这文章为什么不用文言文?是不会写吗?

    梦幻 回复:
    你会写?
  • 2024-09-13 02:35

    当然是蓄谋已久啊!

  • 2024-09-13 16:53

    小编抽风了,鉴定完毕!

  • 云图 17
    2024-09-14 13:03

    小骗知道自己说的中文中有多少现代词来自日本吗?

    哈萨克 回复:
    你知道,中国书籍,传入日本。 变成了所谓的日本词汇吗? 比如护照,日本人用旅券。 那些精日分子说护照是日本词汇。
    云图 回复: 哈萨克
    是中文传入日本变成了日文。部分未弃用的不常用汉字只是因为日本常用而被某些人认定为日本字。还逼得厂家改字,却不知这样一来就生生弃用了一个汉字。
  • 2024-09-13 17:26

    融合是正常的,原始汉语你能听懂?

    风语 回复:
    一千多年前的汉字绝对看得懂,现在的英文你能看懂几行字?
    为什么没人回复我 回复: 风语
    看不懂不就对了,看得懂就是不爱国[得瑟]
  • 2024-09-13 12:41

    西方对于华夏用了一招顶级 阳谋。华夏在这200年里无法破解。如果采用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科技标准体系和英语教育来发展科学技术,那么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英语逐渐取代汉语。这一逻辑很简单:政府和民众为了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必须学习西方的标准和技术,以及英语。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的文化传承可能会逐渐淡化,最终被西方文化所取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这种“阳谋”——即公开且直接的战略——促使华夏国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接受这一过程。这种类型顶级阳谋对于华夏文明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具有毁灭性。 "当前,华夏国的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们似乎投入了大量无声无息的努力,致力于西方文明的研究、优化与提升,仿佛是在无偿地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少有人关心,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被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

  • 2024-09-14 10:56

    恢复繁体字文言文恢复中华

  • 2024-09-13 23:04

    自相矛盾,典型双标。

  • 2024-09-14 14:17

    小编,你用纯汉字写《高等数学》给大家学习学习。

  • 2024-09-14 17:15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点是“思维方式”,中国是“合”!西方是“分”!

  • 2024-09-14 06:59

    假洋鬼子习惯,装。

    为什么没人回复我 回复:
    你干脆辫子
    火焰山 回复: 为什么没人回复我
    戳到了你心窝了?
  • 2024-09-14 09:16

    vivo与oppo手机是哪国产品?还有渡诺班尼、卡帝乐、希路猎人及众多的保罗等

  • 2024-09-15 01:32

    多了去了 摩登 模特 摩托

  • 汉奸太多

  • 2024-09-14 13:30

    扯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不是诋毁本国文化的,能提高本国文化多样性,充斥本国文化内容的,都可以在社会上运用。如果我们不接受别的国家文化,那别的国家文化为什么要接受我们?我们的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怎样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力量?

  • 2024-09-14 12:27

    ETC可以改成电子吗?[呲牙笑]难道ETC更能表达那个意思?

  • 2024-09-14 13:29

    最恶心的握手礼尽快废除吧,又传染疾病又耍流氓,拱手礼又文明卫生又有文化范不是很好么?总不能把好的东西也丢了吧?

  • 2024-09-14 11:47

    老百姓干预得了吗?还不如取消英语作为主科,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就会消退

  • 2024-09-14 21:10

    这不本来就是国家想要的结果吗?要不怎么把英语当主科呢?

  • 2024-09-14 00:10

    汉字简化不竖写

  • 2024-09-14 08:25

    谁扫除清理呢

  • 2024-09-14 17:30

    傻瓜。汉语中也掺杂了很多大量日式的汉语。 日语中更是有很多大量的英语。 这很正常啊。 我们把copy说成拷贝,挺好的。

  • 2024-09-14 21:49

    文章说的是尽量翻译就翻译!而不是拿来就用!

  • 2024-09-14 21:30

    英语也有一系列中式英文

  • 2024-09-14 17:19

    所以说现在的教师是外国文化入侵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