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部队,人们总会想起那严谨的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酷暑严寒中的摸爬滚打,以及一幕幕刻骨铭心的回忆。然而在这其中,每天连队伙房里飘出的饭菜味道,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现在看来在普通不过的馒头、米饭、土豆、白菜,在那个年代却承载着军人们的情感纽带,表明了40多年前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那个各种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蔬菜生活必需物质,更是供应紧张。战士们每天仅有的0.62元伙食费,扣除0.28元用于购买粮食之外,用于菜金部分仅有0.34元。每天1.5斤的粮食,粗粮占1/3。全连每天只有三四十元的现金用来购买蔬菜,大多以萝卜、土豆、白菜、咸酱菜为主。我所在的部队,驻防在北方的华北平原。咸酱菜在当时是战士们常见的早餐配菜。制作咸菜很简单,通常只需将萝卜切成条状,然后加入大量食盐进行腌制。这种咸菜口味简单,但耐储存,能增加食欲,一块咸菜能够搭配一碗稀粥一个馒头,这就是战士们的一顿早餐。
午餐,一般有炒菜或者是炖菜,根据季节与时令,大多是以土豆、白菜、萝卜、茄子为主。通常是在炊事班那口径足有80公分的大炒锅里,放上少许食用油,然后加入切好的白菜帮和叶子,在添加半锅水直接炖。由于食材少而简单,炖白菜通常会放入大量的盐,出锅前再放上一勺子猪油使其更加咸香。炖熟后的白菜,一个班打上半盆,配上两个馒头,或是玉米面发糕,或是二米饭,一个班的战士们围在一起便狼吞虎咽起来。
晚餐,主食一般是发糕或者是金银卷(小麦粉与玉米粉的混合物),偶尔也可能会吃上一顿面条。炊事班在面条的时候,通常会放入一些面汤,这样吃起来更有饱腹感。晚饭吃的蔬菜基本上和午餐差不多,
要么煮,要么炖,但总感觉是清汤寡水的。
在那个年代,连队伙食虽然简单,但营养与美味的平衡却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总感觉比入伍当兵前在家里吃的要好的多。由于部队驻防的地域不同,炊事班的同志都会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主产的粮食及蔬菜种植品种,不断钻研主副食及菜品的做法,提高独特的烹饪技艺,做到粗粮细作,细粮精做,形成了独特的部队美食。而这些美食的制作,往往就地取材,充分展现了本土与地域特色的食材来源。
回首40多年前的连队伙房,那是一个充满情感与回忆的地方。那里有战友们拖着训练后疲惫的身体,共同品尝美食的欢声笑语。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了我们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心中永恒的记忆。
感恩那段难忘的经历,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当下的生活。部队伙房的味道,不仅是一种味蕾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它让我时刻铭记那段特殊的岁月。
那个时候在部队很大原因投的就是个能吃饱
特想念部队那松软的馒头、粉丝包子;讨厌白糖包[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