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血液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 血小板无效输注(PTR)。
李阿姨今年56岁,因为白血病住院治疗。化疗后她的血小板计数很低,医生给她输注了好几次血小板,但血小板计数就是升不上去。李阿姨很着急:"医生,为什么输了这么多血小板还是不见效呢?"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研究显示,约5%-34%的血液病患者会遇到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血小板无效输注?
简单来说,就是患者连续2次或多次输注足量的、相合血型的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仍然没有明显上升。这会导致患者需要更多的血小板输注,增加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影响生存预后。
二、为什么会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
这里面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免疫因素(占80%-90%)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往一个漏水的水桶里不停地加水,水位始终上不去,这就类似于非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主要包括:发热感染出血血栓移植物抗宿主病某些药物脾功能亢进等2.免疫因素(占10%-20%) 这就像是我们的身体把输入的血小板当成"敌人"来对待。主要包括:
HLA抗体(最常见)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其他各类抗体张大爷今年65岁,因为多次输血产生了抗体。医生通过检测发现他体内有抗HLA抗体,于是改用了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效果明显改善。
三、如何诊断血小板无效输注?
医生们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判断:
输注后增量(PI)血小板恢复率(PPR)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CCI)其中最常用的标准是:连续两次输注后24小时内,CCI<4.5×109/L或PPR<20%。
四、如何预防和处理?
预防总比治疗容易,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高危患者使用去白细胞和辐照处理的血小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诱因如果已经发生了血小板无效输注:
非免疫因素导致的:控制感染治疗出血调整可疑药物处理其他并发症2.免疫因素导致的:
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选择配型相合的血小板必要时进行免疫治疗五、温馨提示
如果您正在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请密切关注输注效果。如果发现连续两次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仍不理想,要及时告诉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医学科技在不断进步,血小板无效输注虽然棘手,但通过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要慌张,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才是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如果您对这个话题还有任何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