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核潜艇闯入我国,毛主席只用一招,让其被困7天7夜

愚鉴过去 2024-03-17 20:48:37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就在中央为迎接尼克松而作准备的时候,毛主席突然收到一个消息:美国的一艘核潜艇,竟然闯入了我国的琼州海峡!

这一事件让大家都感到十分棘手,此时正值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时期,我国无论是强硬反击还是视而不见,似乎都不合适。但毛主席面对这一困局,只用一招,就让美国核潜艇被困了七天七夜,还没有影响到尼克松访华。那么,美国为何要在总统访问前搞这么一出呢?毛主席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美国的关系就不算好,美国曾试图让新中国承认民国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但毛主席坚决拒绝,并写下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此后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两国的关系随即陷入冰点。

不过,在60年代末,中美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美苏冷战中处于下风,迫切需要扭转战略形势,而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便以改善中美关系为目标。另一方面,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苏联百万大军陈兵中苏、中蒙边境,并挑起了珍宝岛之战和铁列克提冲突等一系列边境冲突,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这种环境下,中美两国有着改善关系的共同需要。从1970年开始,双方的民间交流愈发频繁,还举办了数场乒乓球交流赛,这就是著名的“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与我国商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要知道,这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领导人第一次访华,也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中央对于尼克松的这次访华相当重视,周总理甚至亲自安排尼克松访华时的住处、饮食和参观活动。

然而,尼克松访华前却出了岔子。1972年2月7日,海军部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送到中央:琼州海峡竟然出现了美国核潜艇的身影!这里是我国领海,美国核潜艇不请自来,毫无疑问是挑衅行为。但如何应对美国的挑衅,就成为了摆在中央面前的难题。

如果放在平时,美国核潜艇入侵我国领海,我国肯定要还击。但此时如果与之交火,无疑会使尼克松访华的行程受到影响,让两国此前长期的外交努力付诸东流。可如果不打,就任由美国核潜艇在我国领海耀武扬威,同样会影响我国的形象。

究竟是打,还是放呢?中央领导人们一时陷入两难。就在此时,毛主席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正是这一决策,把美国核潜艇困了七天七夜,还将一场外交危机扼杀在了萌芽之中。那么,毛主席是如何应对的呢?

1972年2月,一艘美国核潜艇突然闯入琼州海峡。这显然是一种挑衅行为,但此时正值尼克松访华前夕,我国若是应对不慎,便可能使之前的外交努力付诸东流。

但面对这艘不请自来的核潜艇,无论是打还是放,都可能引发意料之外的后果,中央一时难以决断。关键时刻,毛主席一锤定音,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既不打,也不放,而是将其困住!这一决策将这艘核潜艇困了七天七夜,也化解了一场隐形的危机。

那么,美国为何要在此时突然派核潜艇挑衅我国呢?毛主席又为何如此应对呢?

美国这种一方面改善关系,一方面挑衅我国的行为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是美国内部高度撕裂的体现。

美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派互相拆台的事情并不鲜见。而尼克松作为共和党党魁,自然成为了民主党的攻击目标。如果尼克松成功访华,那中美关系正常化就可以成为尼克松的政绩,增强共和党的影响力了,这自然是民主党所不乐意见到的。

并且,除了民主党人之外,美国内部的强硬派也对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的做法不满意。尤其是美国军方,其保守势力十分强大,许多人认为尼克松主动寻求对华接触的行为过于软弱,美国应该用霸权使中国屈服,而不是搞外交。有人甚至公开放话:“如果尼克松敢访问中国,那就是向中国投降,丢全体美国人的脸。”

因此,美国军方便策划了这么一出“入侵琼州海峡”的闹剧。他们派出一艘隐蔽性较强的核潜艇,趁着我国渔船返港时,悄悄跟在渔船后面,也进入了琼州海峡。

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自然是打探情报。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军就曾试图入侵我国沿海以配合国民党军。尽管美军后来并没有实行登陆行动,但他们还是一直在搜集我国沿海的情报。此时虽然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美国如果能获得更多情报,便能在两国谈判中占据优势。

第二是试探我国态度。由于中美两国联系中断多年,美国对我国也缺乏了解,因此便通过这种方式试探我国,看中国是否还是之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如果我国在此时软弱妥协,那美国显然就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的条件。

第三则是破坏中美谈判。尽管在尼克松的推动下,中美两国展开了文化交流,但美国部分人还是对中国抱有深深的敌意。他们坚信中国就是敌人,决不能谈判。因此如果中国发动反击,这些保守派也很乐意扩大冲突,这样一来尼克松恢复中美关系的努力就失败了。

总而言之,美国为了这次试探可以说是机关算尽,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如果核潜艇没有被我国发现,那美国便可以趁机大肆侦查,获取我国情报。

如果我国发现了核潜艇,美国也可以抛出“指令失误”的借口,声称军舰是误入了我国领海。如果我国选择妥协,那美国就会认为我国底气不足,在会谈时更加强硬。而如果我国坚决反击,美国又可以趁机扩大冲突,让尼克松访华落空,将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推到我国头上,并利用舆论优势孤立中国。

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虽然名义上有着最高决定权,但实际决策中却受到财团的制约。而美国军方的高级军官也是有背景的,尼克松很难直接对他们动手。而且就算这一挑衅行为失败了,导致中美两国关系未能正常化,受损失的也是尼克松,而不是这些挑衅者。

可以说,美国此举着实是给我国出了个难题,美国军方也自以为高明,等着看好戏。熟料毛主席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这才作出了“困住美国潜艇”的决定。

而毛主席之所以如此应对,正是因为他对敌人有着充分的了解。《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毛主席正是一位知己知彼的杰出战略家,他对美国政局也有着充分的了解,自然清楚美国军方这么干的目的。因此毛主席明白,无论是打还是放,都会落入他们的圈套,只有“围而不攻”才是最明智的。

那么,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我国海军具体会怎么做呢?此事又会如何收场呢?

1972年2月,美国作出了一个令人迷惑的举动:一方面,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美军又派出一艘核潜艇进入我国琼州海峡一带。

美国在改善关系的同时进行赤裸裸的挑衅,也是给我国中央出了个难题:究竟要不要反击呢?毛主席十分冷静,作出了决断:不打,但也不能把对方放走,而是将其困起来。就这样,美国核潜艇被我军困了七天七夜。毛主席为何会作出如此决策呢?我军又是怎么困住美军核潜艇的呢?

原来,尽管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就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目标,为改善中美关系而努力,但美国内部还是有很多人感到不满。尤其是美国军方,其中有许多人都是强硬派,对中国有着深深的敌意。他们认为尼克松访华是妥协投降行为,因此便蓄意制造事端,试图破坏中美关系正常化。

就这样,一艘美军核潜艇便在美国军方某些人的授意下潜入了琼州海峡。这既是为了侦查我国沿海情报,也是为了试探我国态度。如果我国对此视而不见,那他们便会认为我国没有底气,从而得寸进尺。如果我国强硬反击,那他们便可以趁机扩大冲突,从而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国军方确实是机关算尽,但洞悉美国政局的毛主席早已看穿了他们的阴谋。他第一时间作出决策:“围而不打”,也就是将美军潜艇围住,但不发起攻击,就是将其困住,从而迫使美国潜艇主动离开我国海域。这样既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也避免了冲突扩大化。

于是,南海舰队当即行动起来,派出四艘猎潜艇,从四个方向逼近美军核潜艇的位置,而整个琼州海峡也被海军封锁。等美军核潜艇发现自己陷入困境后为时已晚,虽然我国海军要找到美军潜艇并不容易,但美军潜艇要想在我军的重重围困下逃脱也绝非易事。

美军并不知道我方的打算,还以为我军是来抓捕他们的。为了避免被抓,他们索性关掉了所有的发动机,也关闭了通讯系统。这样一来我军是找不到他们了,但他们也被困在了原来的位置,动弹不得,双方就这样展开了一场“持久战”。

双方对峙了七天后,我军指挥官王宗森突然下令,让所有舰船撤离琼州海峡。美军潜艇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很疑惑,不明白为什么之前一直在搜寻他们的舰船突然离开了。不过潜艇全体官兵已经在水下被困了七天七夜,憋闷了太久,也快顶不住了。眼看我国舰船离开,美军潜艇便浮上水面,让官兵呼吸新鲜空气,并向国内汇报情况。

然而他们刚浮出水面,我军猎潜艇就随之而来。原来,这实际上是我国海军的“引蛇出洞”之计,我军并未完全撤离琼州海峡,只是通过这么一个假命令引诱美军。而美军果然上当,从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我军舰船随即动力全开,对美军潜艇进行追击。美军潜艇之前已经被困了七天七夜,全体人员都十分疲惫,眼看我军追来,以为我军是想截停他们,因此第一反应就是逃走,一路逃出了我国海域。但实际上我军只是为了将其驱离,并没有攻击该潜艇的计划。

但正是这种公开追逐美军核潜艇的行为,给全世界造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美军是因为惧怕我国海军的追赶,从而仓皇逃走的。美军本想试探挑衅我国,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全世界看到了美国的外强中干。

美国军方的试探行动碰了一鼻子灰,自然也不敢再挑衅,尼克松访华得以顺利进行。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受到了周总理的热烈欢迎。当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两人的会面震惊了世界。

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尼克松访华圆满结束。我国随即迎来了新一波建交高潮,与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的战略态势也大大改善,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0 阅读:0

愚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