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赤壁之战:魏军惨败死伤惨重,为何曹操没损失任何麾下名将?

文史有料见真章 2023-09-28 09:00:05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录了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一带对曹操发动了一次水战和火攻。除了史料上的记载,还掺杂着诗人骚客的吟咏、凭吊,以及后来罗贯中的精彩演义。因此,后人对赤壁大战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但史料上也有着少量截然相反的记载,认为赤壁大战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这些看似异端的文字,极有可能才是历史的真实。

三国故事可以说个个精彩,其中赤壁大战则是最精彩的一个。

整个事件过程是这样的:从曹操吞并荆州开始,随着曹军的节节胜利,战争形势将孙权从偏安一隅的江东,直接拉入到历史的中央舞台上。

整个事件的精彩之处在于,当曹操大兵压境,在军事压力和政治利诱的双重作用下,东吴集团内部围绕战与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讨论,这使得道义与利益之争,原则与现实的矛盾贯穿其中。

在联刘抗曹的大政策制定后,孙刘两家又为战役的具体形式煞费苦心,最后,孙刘联军终于在赤壁一地大败曹操。

赤壁大战不仅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基础,而且也成为战争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特别是《三国演义》通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诸葛亮借东风”“庞统献连环计”等一系列故事,将赤壁大战的情节和人物演义得栩栩如生。

但我通过对三国历史的研读,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百年来人们所传诵的赤壁大战其实并没有发生过。

让我们乘坐时间快车来重复一下公元208年前后的那一段历史吧。

首先,赤壁大战中各家将领零损失。正史和野史对于赤壁大战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当年赤壁大战空前惨烈。但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一个天大的悖论,那么一场大的战争,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竟然在战争中都没有损失一员上将,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次,赤壁之战后,孙权并未对周瑜、鲁肃等人进行封赏。

一般来说,战争结束后,胜利的一方都会对将军和其他作战有功人员进行大肆封赏。

孙权在吕蒙大败关羽后,封吕蒙为南郡太守,陵侯,并给吕蒙配备步骑鼓吹,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陆逊取得彝陵之战大捷后,孙权拜陆逊为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侯。唯独赤壁大战后,孙权对谁都没进行封赏,众将军原来干什么,战后还干什么,着实让人费解。

第三,东风的重要性值得怀疑。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浓墨重彩地提到了当时的重要气候条件——东风,都把东风当成了火烧赤壁的必要条件。

唐代大诗人杜牧还曾经就东风的问题写了一首叫作《赤壁》的千古名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事实上,火攻与东风没有一点关系。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与航运有关的问题。众所周知,长江自西向东流淌,身处江南的都督周瑜如果想抵近曹军,完全可以将部队布置在与曹军对峙的南岸上游,战船以左满舵的态势即可顺流直达江北。

如果周瑜将部队集结在曹操军营的正对岸,再猛烈的东风也不可能抵住长江的水流,将船只生生横着刮过对岸。

并且,即使没有东风,帆船也可以通过调整风帆与风向的角度,向西向北前行的。

差不多2000多年后的解放战争,在实践上也证明东风与渡江的非相关性。

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始于1949年4月下旬,正值东南季风影响华东、华中地区的时候,当时,人民解放军从北向南渡江,完全是逆风态势。而且人民解放军的渡江船只也是帆船和手划船。

按照三国史家的理解,渡江战役是万万不能在夏季发动,而需秋后西风起时,才可借助风势到达南岸。

至于没有东风是否会回烧自己的问题,则更是无稽之谈。

东风抵不住江流,自然也抵不住燃烧的战船。只要孙权和刘备的军营不是位于曹军对岸的下游。大火自然是不会回烧自己的。

第四,在火药还没有用于军事的后汉年代,将有人防护、长期浸水的船只烧着应该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第五,《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曾记载:“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这句话是说曹操南征,在巴丘部队遇到疾病,把船烧了。特别是“烧船”两字,用的是主动句式,说明是曹操主动烧毁了船只。

第六,曹操并不承认遭到火攻。《江表传》记载,曹操赤壁之战后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曹操告诉孙权,我是因为部队有病,才自己主动撤退的,在撤退之前为避免战船落入东吴手中,才自己主动烧毁的。

当时的双方当事人最清楚事实真相,一方对另一方扯谎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曹操不会因为战船被烧而去烧船人那里通过颠倒黑白的言辞来找回颜面。

结合上述几点,我们认为,曹军因疾病撤退,自烧战船的说法最为可信。震惊古今的赤壁大战其实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众多史料都记载孙刘火烧赤壁的事情呢?

这是由于战争参与者的宣传工作决定的。

在战争中,战争的各方参与者都会夸大自己的战绩,缩小自己的损失,来达到鼓舞自家士气和给对手造成心理打击的目的。这是战争中的基本规律。那么公元208年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

主要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曹操南下的主要目的是夺取荆州,由于刘表新亡,刘琮归降,曹军势如破竹地夺取了荆州。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不仅出乎世人的意料,也出乎曹操自己的预料。

既然自己已经饮马长江了,索性就吓唬一下孙权吧。

曹操在不具备渡江作战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准备的条件下,以大兵压境为手段,对孙权开始了政治诱降。但孙权继承了其父兄志当人杰的优秀基因,凭借长江天险,拒不降曹。相持中,曹军不幸瘟疫流行。曹操见孙权真的不降,也就没有了办法,便焚烧战船北撤。

孙权一见曹操撤兵,便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舆论上打击、羞辱曹操,宣传说曹军被周瑜用火攻击败。孙权的舆论战可谓一举多得,在打击了曹操气焰的同时,又鼓舞了部下的士气,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向刘备一方显示了东吴的强大军力和国力。

在东吴大肆宣传的同时,百姓的确看见赤壁一带起了一场大火,曹操战船损失殆尽,接着便是曹军大踏步北撤,这些事实都与孙权的战争宣传严丝合缝,因此没有人会怀疑孙权战报的真实性,这些人自然也包括我们的史家。

曹操战船全部损失,大军撤回北方,荆州的防卫也由面防改为点防,因此让出了一块地盘。在退却和失地的事实面前,曹操即便有一千张嘴也是难以解释的。他只能在写给孙权的书信中说上两句,聊以自慰!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什么疾病让曹军骤然失去战斗力了呢?

首先疾病肯定是传染病,不然不会使部队大规模减员。其次,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可能性不大,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样会传染到孙刘部队。

从战争结局来看,孙权和刘备迅速收复荆州部分地区,其战斗力并未受损,所以呼吸系统疾病不大可能发生。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消化系统疾病,即胃肠道疾病。

判断曹军患上胃肠道传染病的依据有这样几个:第一,胃肠道疾病具备大规模人群暴发的特点,在古代没有有效抗菌素的条件下,疫情很难控制;第二,气候原因,江南是胃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刘备彝陵之战后就是死于痢疾的;第三,北方河少,部队一般掘井取水,地下水相对卫生安全。北方军士到长江流域后,直接取地表水饮用,这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第四,不排除东吴使用原始生化武器袭击的可能性。

西汉时,霍去病远征漠北,大破匈奴,率军凯旋后不久即因病去世。

当时匈奴与汉军作战时,采取了坚壁清野、污染水源的办法,据说霍去病的死就与匈奴在水源处放置动物腐败尸体有很大关系,因为他饮用的水不洁净。

西汉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左右的光景,东吴有可能采取了当年匈奴人的做法,用原始的生化武器使曹军疫病蔓延。

赤壁之战其实根本没有打,曹操是败给了南方的传染病,这种说法可信度比较高。当然,我这种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谈,我们也不能回归到2000多年前去证实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0 阅读:46

文史有料见真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