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仲景脉诊学堂 纪东涛医师 原创
要搞懂病位这个学说, 我认为首先要学懂伤寒,再读温病,知道疾病的纵横传变,就可以找到病位,找到病位,我们就有目标的开方施针,如果找不到疾病的真正病位,那么方剂的效果就会变慢,或者无效,或者伤人,比如一个气血虚症,《伤寒论》就提出了有在表的气血不足,在里的气血不足。还有半表半里的气血不足。
在表的气血不足可以用新加汤,在里的气血不足,就可以用小建中汤,在半表半里的气血不足,《伤寒论》虽未明言,但是后世的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升阴汤均可补益腹腔内气血、升提腹腔内的气机。
教材的补气益血方剂比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之类,郝万山老师治疗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用补气血的方剂无效,后来刘渡舟老先生让其加重生姜的量,将气血带到在表这个部位,一个小小的调整,竟然能扭转乾坤,这就是因为刘老找到的疾病的位置,所以学习伤寒论的精髓之一就在于找疾病的病位,
谈到《伤寒论》,首先是人体感受寒邪,其次因为体质不同,所以寒邪在人体的变化也不同,就有了入里、在胸腹半表半里的区别,治疗寒邪致病,自然要运用姜附桂;但是如果内伤病,比如脉沉纳差、大便泄泻的太阴病,如果服用理中汤比较燥热,这个时候换成参苓白术散就更加合适。
比如气虚在半表半里导致的脏腑下垂,服用小柴胡汤,辛散太过,补益不足,那么运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阴汤结合枳壳、厚朴;肝肾不足,升无动力可加杜仲女贞子,效果就更好,胸腹之气,左升右降,流动不息。
需要补充一点,少阳病和厥阴病的区别。经常看到很多大夫给一些慢性病患者诊断为“厥阴病”,厥阴病在外感伤寒是疾病的转归阶段,少阴阳气能抵抗寒邪则病愈,否则病危;在内伤杂病却是病危阶段,多由少阴病转到厥阴病,是虚阳外越而发热动风,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渴欲冷饮,心口痛疼而发热,想吃而咽不下,大小便自遗;
这类病人一般都在住院部ICU才能看到。所以用大量乌梅收敛阳气,附子人参温阳补气,可以去了发越阳气的桂枝、细辛,余药不变加山茱萸肉30到150克敛肝息风。我们在门诊见的病人多是少阳病,可谓半实半虚,虽然阳虚但是还没有到阳气外越生风的阶段,所以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类属于少阳病的处方,这是医学争议多年的话题了。
通过上边对乌梅丸的改变,可以看出伤寒六经和杂病六经同中有异,处方也要灵活运用,否则就违背了仲景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证思维。
历代伤寒高手都在探讨表证,里证,半边半里证,却忽视了疾病的上中下传变,所以我在书里,加上三焦病位,这是我不成熟的理解,望读者朋友指正。
第三讲就结束了,我们明天接着讲。
伤寒脉跟后世医家的脉不一样。就拿伤寒数脉来说,伤寒数脉是说邪气往里传的意思,而后世的数脉代表热,简直是胡说八道。温病条辩不过是伤寒一个分支体系学而已。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