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两头婚”有可能对现有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的颠覆性冲击

去非 2024-02-01 12:54:54

“不嫁不娶”“两家拼拼”,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同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并且一家一个姓……

这种被称为“两头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几个城市流行,并悄然改变中国传承千百年的家庭社会关系。

去非梳理了一下,所谓的“两头婚”,其主要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男方不出彩礼,女方不陪嫁妆;只领证,不举行婚礼仪式;买房买车的车,男女双方各出一半;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亲姓,一个随母亲姓;各项生活开支,实行AA制;各自的父母,各自赡养;不与任何一方父母,同行同吃同住;逢年过节,各自回家探望各自父母……

应该来说,所谓的“两头婚”,自然有其好的一面,但其所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好处也好,弊端也罢,这里不展开说,因为不少人包括不少专家也发表了很多高见。

但有一点,去非认为几乎还没有人意识到,就是“两头婚”这种新型婚姻形式,有可能会对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架构,造成颠覆性的破坏。果真如此,那其对社会所造成的认知混乱将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人类社会活动,几乎都是建立在“父系社会”这个根基上的,所有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大厦的构建莫不如是。

譬如说,夫妻结婚,生了孩子,孩子随父起名,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家族,再由家族发展成各种社会关系,不管后续社会关系如何扩展演变,一切关系的源头,都是以父系血统延伸开来,并由此形成整个人类的亲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的图谱,整个人类的生产活动、思想交流、文化建设等等几乎一切的社会活动均由此而产生。

我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孩子叫爸爸的兄弟为叔叔伯伯,但是,在“两头婚”中,如果孩子生下后随母姓,那么孩子叫爸爸的兄弟又该叫什么?叫姑妈又该叫什么?叫堂弟、堂姐、堂妹等等又该叫什么?因为姓氏改变了一切,颠覆了一切。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在孩子们的口中,所谓的姑妈、叔叔、叔伯兄弟等等的称谓有可能会消失,或者即便没有消失,但和如今的称谓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之前的伦理体系、文化形态、亲情关系完全紊乱了?

去非不是社会学家,对社会学没有专门研究,所说并不专业,认识也比较肤浅。去非并非抱残守缺固守老传统,也不是否定“两头婚”这一新鲜事物,仅仅是对“两头婚”这一现象,从社会学角度提出自己这一点点肤浅的隐隐的担忧。

3 阅读:413
评论列表
  • 2024-02-01 16:48

    避免了割韭菜,结个婚,多费钱。

  • 2024-02-01 16:13

    作者这是吃饱撑了又憋不出一个屁的典型

  • 9527 4
    2024-02-01 19:28

    以你的意思,女性是不是还得裹脚啊?

  • 2024-02-02 02:09

    别的国家姑姑姨妈不分,叔伯舅舅不分,也没因此乱出什么问题吧?

    星耀神州 回复:
    果然很上海…[点赞][点赞]
  • 2024-02-02 05:11

    历史有时也是沉重的包袱。

  • 2024-02-02 06:43

    这是同行人不是同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