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不早点解决“王明路线”

历史客栈 2024-11-02 08:00:27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让党和红军走出了泥潭。

不过,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左”倾路线很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给党和红军造成了那么多的损失,为什么不早点解决,非要等到红军快走到绝境的时候才解决呢?

对这个问题,毛主席曾经作过解释。

在延安时,吴亮平曾经问过毛主席:“反王明路线的斗争能否不等到遵义会议,而在中央苏区后期就发动起来?”

确实,王明路线早在1931年就开始在党内大行其道,给我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因为抛弃了毛主席倡导的游击战术,主张与敌军打阵地战、对攻战,让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也越来越小,为什么这时候没有发动反对王明路线的斗争呢?

对此,毛主席回答说:“不能,也不好。因为王明路线的领导者打的是国际路线的旗帜,同时他们错误路线的危害性当时还暴露得不够显著,还是一些人盲目追随他们,那时虽然已有部分干部察觉到他们的错误,但大部分的干部和群众还不清楚,如果早在一二年前就发动反王明路线的斗争,那么他们还能欺骗和团结较大的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会造成党和军队的分裂局面。这对强大的敌人有利,是敌人所求之不得的。因此,我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早已经看清楚王明路线的严重危害,但为了大局,我也只能暂时忍耐,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毛主席的这段话,说的就是一个“时机”的问题,如果时机还不到就硬来,只会起反作用,只有时机到了,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该改变的时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正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对共产国际的命令深信不疑,而王明代表的就是共产国际,他说的话自然也被很多人奉为“圣旨”,如果冒然反对的话,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更坏的后果,就是党内分裂,这正是敌人最希望看到的。

因此,这个时候是不能公开反对的,只能等待。

等到什么时候呢?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王明路线是错误的时候,这时候再提出反对意见,就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了。

而遵义会议,就是这个最合适的时机。

对王明路线来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对它的第一次重创,湘江战役的失败,是第二次重创,经过这两次重创之后,大多数人已经对王明路线非常失望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开始说服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最终让大家同意了召开遵义会议,彻底解决王明路线的问题。

亲历过这段历史的刘伯承后来就说过:“广大干部眼看着五次反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四次反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到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这就是毛主席的斗争之道,懂得顺势而为,而不是迎头硬上。

毛主席的这个斗争之道,还表现在对待蒋介石上面。

蒋介石自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就在不停地屠杀进步人士,这当然是千夫所指的反动行为,但是在毛主席看来,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毛主席在建国后说过:“在国内来说,最好的教员是蒋介石。我们说不服的人,蒋介石一教,就说得服了。蒋介石用什么办法来教呢?他是用机关枪、大炮、飞机来教。……没有蒋介石,中国人民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团结起来,也不能武装起来。单是马克思主义是不能把中国人民教育过来的,所以我们除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教员以外,还请了另外一个教员,就是蒋介石。”

在毛主席看来,中国要想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光靠正面的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大多数人也没有很强烈的革命的欲望,这时候,就需要敌人从反面来“教育”了,敌人“教育”得越厉害,广大群众就会越向革命靠近,最终实现革命的目的。

这就是毛主席远超常人的地方,能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而为我所用,反败为胜!

(参考资料:《转折与抉择:参加遵义会议的人们》《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1 阅读:134

历史客栈

简介:《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