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7章,理解《道德经》易如反掌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8 01:14:08

阅读提示:本文是基于认知论的《道德经》系统梳理,对《道德经》最难理解的7个章节进行全新的分析,对《道德经》中最基础的一些概念进行全新的认识,欢迎探讨、批评、指正。

《道德经》最难理解的章节有哪些?

如果搞一个问卷调查的话,估计第1章(道可道)、第4章(道冲)、第6章(谷神不死)、第14章(视之不见)、第21章(孔德之容)、第25章(有物混成)和第40章(反者道之动)这7章会高票当选。而对这7章的解读可谓是五花八门。我认为这7章其实是一个整体,但在撰写和流传的过程中被打散,给阅读理解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我觉得这7章有以下特点:

1.很显然,这7章是《道德经》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章节,对这些章节的解读必须是为理解其它章节打基础的。换言之,这7章就是其它章节的理论根基。2.既然是理论根基,那么这7章必然是一个整体,互为联系、互为印证、互为因果,解读出来的东西不能互相不搭或互为割裂。换言之,要解读出这7章之间的联系。3.最重要的一条,这7章必须和其它章节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比如有人解释第25章的“大逝远反”是“道运行的四个阶段”,解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这样的解释和《道德经》没有任何关系,肯定不是这样的!

要理解这7章,需要有一个视角,我选择的视角是“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盲人摸象”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知就是盲人摸象——这是人类逃不出的宿命。如果把“盲人摸象”当做一个故事来读的话,我们可以尽情地嘲笑那些有认知偏见的盲人;但如果你把“盲人摸象”当做真理来指导实践的话,我们就会自觉地避免跳进盲人的“思维陷阱”。而《道德经》正是教导人们避免思维陷阱和认知误区的教科书。老子说“不知知,病也”,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说“无为、不争”……这些论述就是让主观认知更加契合客观实际的行动指南。先生的总结“道是绝对真理,德是相对真理”,正是认知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接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如果你接受上述事实,还能坚持说《道德经》和“盲人摸象”的故事没有关系吗?

在我看来,“盲人摸象”的故事不但和《道德经》关系密切,而且《道德经》的文字结构和“盲人摸象”简直一模一样,不信的话,且听我娓娓道来。

“盲人摸象”的过程有四:一是感(用肢体感触到象的信息);二是思(对感触的信息在脑子里进行比对加工);三是名(根据比对结果得出“如……”结论);四是用(认知的结果运用于实践,对于摸象的盲人来说,“用”就是用来肯定自己、否定别人,这就是“不知知,病也”的表现,所以盲人遭到嘲笑是自得其果)。

在《道德经》中,“道”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名词来使用,即人类追求的绝对真理,也可以说是认知对象——宇宙自然;二是作为动词来使用,即对绝对真理、宇宙自然的认知和遵循。当做名词使用的时候,“道”就是“象”;当做动词使用的时候,“道”就是“摸”。因此“盲人摸象”就是“人类道道”。“人类道道”在《道德经》中的表述就是“道可道”。那么“道可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主观认知遵循客观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四个方面,即:感道、思道、名道、用道。

一、《道德经》第14章——“感道”:感触并获得道的信息。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盲人摸象”的故事是不同的盲人触摸象的不同部位,类比到“道可道”中,就是人类运用认知系统对“道”进行感知。不管是“象可摸”还是“道可道”,结果是一样的,盲人和人类对于认知的客观对象,都不可能得出“全息”的绝对结果。盲人摸到的象只能是“如……”,而人类“道”到的“道”的只能是一个混沌的概念“一”。(大家想一想:如果把“视、听、搏”这三个感触系统看做是三个盲人的话,这句话是不是活生生的“盲人摸象图”呢?)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因为认知的对象宇宙自然不可能是一事一物,而是万物众类,集合在一起就只能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不可名”和“无物”这两个“道”到的结果也非常重要,记住这两词,后面要用到。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尽管是“不可名”和“无物”虚无的概念,但又是绝对的客观存在。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客观自然这个“大象”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言范围之广。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认知对象自始至终、统御今古,言时间之阔。

读这一章,大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关键字:“不”(不见、不闻、不得、不皦、不昧、不可名)和“无”(无状、无物),“不”表达了认知对象“道”不能以感触获得的自然属性,而“无”揭示了“道”这个认知对象的存在于认知之外的状态: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来说,“道”在认知中是“无”的状态。而最后一句“执古之道,御今之有”又引出了一个“有”字,这个“有”字就意味着“道”进入到了“认知”系统,“有”字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无”到“有”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呢?答案就在21章。

二、《道德经》第21章——“思道”:对道的信息初步认知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14章的“执古之道御今之有”是承上启下,那么本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是承上启下。第14章描写的是“道”到的“道”的原始信息,信息进入到人类的认知系统,就是“德”。“道”转化为“德”后,就意味着“有”,“有”了什么呢?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一个有:道由“无物”转变为“道之为物”,由混沌转为具体。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个有:道由“不见、不闻、不得、不皦、不昧”转变为“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经主观认知,显现出可被认知的特有属性。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第三个有:由“不可名”而成为“其名不去”,“有”了被主观规定的物质基础。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一句相当于本章的一个注解,同时也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表述:从道而德,是一个无限迭加的过程。

同志们好好比对一下14章和21章的区别,为了节省文字,我列了一个表格,开动你的小脑瓜好好领会:

第14章

第21章

道之道

道之德

无、不

无物

有物

不可名

其名不去

认知之外

认知之内

客观自然

主观映像

我不再一一说明,读懂了上述对比,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明白该如何理解了:是“道”到“德”的演化而生发的,是客观到主观的认知而生发的。有人打死都不愿接受我所说的【“无”是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有”是认知之内的主观映像】这个论断,那么就好好地读一读、比一比14和21这两章的文字吧!

三、《道德经》第25章——“名道”:对“道”进行概念和定义

如果说第14章是站在认知之外的角度描述了“道”的“无”“无物”“无名”这些自然属性,那么21章就是站在认知之内的角度对“道”进行初步的认知判断,认为“道”也是可以作为“物”而“可道”的,“可道”的依据就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即可被认知的属性。那么第25章就是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对“道”的特有属性进行更加明确的主观规定。这三章连起来理解,层次非常清晰:无物、不可名(认知之外)→可道、可名(认知之内)→有物、有名(主观规定)。我们来看是如何有物、有名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在认知中是混成之物,“天”和“地”也是认知中的混成之物,但“道”的级别要高于“天”和“地”,这一句描述了道、天、地三者依次的包容关系,并且更加明确了“道”作为“有物”的重要认知。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对“道”作为“物”的属性之“有”进行主观认知。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对“道”进行“有名”的主观规定。

上半段这三句阐述了对“道”作为“物”的属性的认知,即:广泛性、绝对性、普遍性、本原性。正是因为“有(认知到)”这些属性,才名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阐明了对“道”主观认知的局限性,即使命名为“大”也是包含不了的。要想对“道”进行客观认知,必须使主观认知的属性“大”消“逝”,并且“反”回到认知之外的客观自然“无”的状态。有人认为这句话是道运行的四个阶段,简直莫名其妙,道就是认知的客观对象,哪有什么四个阶段?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再次阐明道、天、地、人这域中四“大”是认知的结果,“人居其一焉”强调没有人的认知,所有的关系和概念都不复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次深入阐明道、天、地、人与客观自然的依存之道。

后半段的这三句话是对“道”之“有名”这个主观规定的说明,至少包含以下四层意义:

“道”在原则上是不能被主观定义的,但为了认知又必须进行主观定义,所以主观定义以后,在认知中必须要将“大”和“道”这些名字去概念化(大曰逝、逝曰远),重新反回到自然属性的状态(远曰反)——“大逝远反”的表述为“反者道之动”埋下伏笔。不但“道”具有广泛性、绝对性、普遍性、本原性这些属性,天、地、人这些“物”也有。“四大”的同时存在,是相对于“四大”的“万物”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四大”的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埋下了伏笔。阐述了道天地人这些概念的层次关系以及“道法自然”的绝对性,从而更加明确“道”作为人类认知对象的自然属性和客观地位——“四法”为“弱者道之用”埋下了伏笔。后半段这三句话是后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铺垫,让我们明白道为什么叫大?但同时又要明白不能依赖于大,因为大就是纯粹的主观认知,最终要“道法自然”。同时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铺垫。

总之,这一章需要好好品味、思考、斟酌,要不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不理解就容易导致千奇百怪的解释。大家循着这个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对“道”进行“名”?“名”的原理和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执着于对“道”的这个“名”?怎样才能不执着?“遵道”的最终归宿又是什么?

四、《道德经》第4章和第6章——“用道”:“道”运用于生活实践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从认知之外进入到认知之内被人类利用,呈现的是“冲”的姿态。什么是“冲”呢?就是后文描述的“冲气以为和”,即“无”和“有”、“无物”和“有物”、“无名和有名”进行充分的调和、玄之又玄、有损有益的过程。套在“盲人摸象”的故事里,“冲”就是摸了又摸的意思,也就是后文中“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把人类的认知实践,描述得如同江河汇流、万象沸腾,恐怕只有老子才有这样的笔法吧!

【渊兮,似万物之宗】既然是利用,就是由“无物”到“有物”到“万物”的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源永远是“道法自然”。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结合“反者道之动”,认知实践就是不断地“玄之又玄”的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再次强调“道”的本原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第6章的内容,对这一章的解释我觉得基本上没有靠谱的。这一章是承接第4章的,但和第4章有明显不同:第4章重点是讲“冲”,是“道之用”;而第6章是讲“德之用”。在《道德经》中,“谷”一般指的是“德”,比喻思维和认知的品质,如“上德若谷”。这一段整体的意思类似现在说的“头脑风暴”的概念:人的认知能力和智慧如虚空的谷神,不但能“不盈”,而且能能动地消化、吸收、转化,将“道”来的“无物”“无名”转化成易辨识、可利用的“万物”“有名”,成为指导实践的“永动机”。有人将“用之不勤”理解“不用太辛苦”,正好理解反了。对照“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及“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些语句,理解本章就不会跑偏,就不会解读成“母牛生殖器官”之类的笑话。

解析了这5章,顺便说一说我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解:

很显然,“道生一”就是第14章说得“混而为一”,这个“一”尚在认知中的“无物”和“无名”阶段,因此可以认为“一”就是“道”的范畴;而“一生二,二生三”已经进入到第21和25道章所讲的“道之为物”的阶段,在认知中已经“有名”了,第25章说得再明白不过,域中有四大是“道、天、地、人”,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二是天地,三是天地人。只有有了“道天地人”这四“大”,才为“生”成“万物”创造了条件。这里的“生”是生发的意思,就是人类按照“道可道”的法则,将认知之外的自然属性加工提炼为事物的特有属性,并对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这里的“万物”是区别于“一”的有分别、可辨识、可利用的事物分类,之所以要“生万物”,是人类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制定的序列规则,目的是为更好地实践奠定认知上的基础。

可惜的是,有的读者不去认真分析前后文的脉络关系,看到后边有“负阴而抱阳”,就把“一、二、三”理解为无极、太极、阴阳二气,更有甚者解释成什么夫妻二人生了个小孩变成三个人然后子子孙孙无穷匮焉,还有人认为道就是气体。诸如此类的解释,离题万里,根本站不住脚。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把第14、21、25、4、6这五章画一个简单的关系图: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道、德”,“无、有”,“无名、有名”,“无物、万物”这些成对概念的关系,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冲”、“反”这些语句和词汇也有了初步的感知。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再来读第1章就易如反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作为万物之理及客观存在的属性,是可以被主观认知并遵行的,但“道”被认知和遵行,并没有恒定不变的途径。“道”被主观命名,正如人们对其它客观事物的命名一样,意味着对事物进行了主观的规定性,这种主观的规定性也并非是恒定不变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之始万物混沌“无名”;正是因为人类对万物进行了主观定义,事物才成为“有名”,“有名”的万物就像孩子有了自己的母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要以“无欲”即超越主观的心态,去观察自然世界的奇妙;同时也要以“有欲”即主观能动的思维,去辨识主观世界的概念边界。这两种思维方法互相依存,肯定再肯定,肯定又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才是认知世界的正确方法,只有按此方法,才能打开宇宙自然的众妙之门。

以上分析毫无疑义地告诉我们,《道德经》就是教我们如何认知的。认知的主要生理器官是头脑,这决定了认知的生理基础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必然受到知见、欲求和情绪这三大干扰,这就给“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认知实践带来了客观上的障碍,势必不能很好地执行“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玄之又玄”的“遵道”法则。那么老子给了我们怎样的解决方案呢?第40章就是答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25章我们就认识了这个“反”字。“道”虽然名为“大”,但这个“大”只不过是头脑认知的一个主观属性,要想真正地“惟道是从”,必须让“大”这个主观认知的属性消“逝”,要“远”离我们的主观边界,让它“反”回到认知之外的自然属性“无”中去。同理,要想对“万物”进行客观认知,莫不如此,也必须将“万物”的主观属性进行“挫其锐,解其纷”,反回到“无”中使之“和其光,同其尘”。“弱”即弱化认知中主观的因素,弱化主观认知中隐含的知见、欲求和情绪等三大干扰因子,使认知能够更好地“反”回到客观的视角和立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的主观认知最终要归属于客观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理解了前文的第14、21、25、4、6章,这一句不难理解。这一句还道出了一个原理:认知中对于万物的主观规定,首先来自于头脑中的主观映像“有”,而主观映像“有”来自于客观自然“无”。那么你认为“无”和“有”哪个才是根本呢?当然是“无”了。所以才要“反无”而“弱有”。因此,这一句是前一句的理论基础。先生认为这两句话没有关系,估计是没有读懂。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解决在“道可道,非常道”认知实践中的障碍和干扰的有效途径,《道德经》的其它章节就是“反和弱”的《实施细则》,无一章例外,更无一句例外。试想一下,如果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解读成“鸡生蛋蛋生鸡”或“宇宙大爆炸”之类的“科普”,怎样去和《道德经》其它章节产生联系?如果把“反者道之动”解释成“事物总会朝相反的方向循环发展”,和《道德经》其它章节有毛线关系?

再次重申:

反者道之动:思维从主观角度反回到客观自然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认知的方法;弱者道之用:思维不要总是依赖于主观思维,要弱化知见、欲求和情绪对我们认知的干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圣人病病”——克服认知障碍、跳出思维陷阱的两大法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这“两大法宝”来解读《道德经》的任何章节、语句,如果解不通的话算我胡说八道。

文章将要结束的时候,我还想再说说“万物”和“自然”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也是学习研究者的最大障碍,障碍就来自于用现代语汇的干扰。如果你理顺了上述7个章节的脉络,这两个概念其实也不难理解。

先说“万物”。从“无物”到“有物”再到“万物”,是什么联结起来的?很明显是“孔德之容,惟道之从”联结起来的。“无物”是“道”的呈现,而“有物”是“德”的呈现,“万物”是“道冲而用之”(即用道)时的呈现。道和德是什么关系?不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吗?不是自然和非自然的关系吗?不是认知之外和认知之内的关系吗?不是客观存在和主观映像的关系吗?不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吗?所以这里的“万物”就是人主观上对“自然”的认知结果。

比如“牛”,为什么叫牛?为什么是哺乳动物?为什么是食草动物?为什么是生物……这些主观认知赋予“牛”的属性,目的是用来区别“牛”与其它“物”的不同。然而在“道”的状态下,这些主观认知的属性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复归于无物”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目的是让我们明白:主观认知有其局限性、相对性,而客观自然才是全息性、绝对性,让我们自觉运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如果老子讲的是“鸡生蛋蛋生鸡”这样连小孩子都明白的常识,我想不出来有什么意义!

再说“自然”。有“自然”就有“非自然”,其实“自然”就是“道”,“非自然”就是“德”,“德”无限接近“道”的情况下就叫“玄德”。“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就是“万物”其实就是从“自然”到“非自然”、从客观到主观被认知的过程。第14章的文字背景就是放在“自然”的状态下来描写的;第21章就进入到了“非自然”的状态;第25章就强调既要重视“非自然”(即主观)的规定性(皦),又要自觉反回到“自然”(即客观)的状态(妙);第4章中的“冲”“不盈”以及“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都是在强调“自然”和“非自然”的相互依存、互生共进的关系。总之一句话,把“自然”当做“非主观人为”理解就行了。所以人要达到“自然”的境界,就不要“主观人为”,这就是“无为”,也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你看,所有的概念一通百通。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是不是发现:道、德,无、有,自然,万物……这些《道德经》最基本的概念,是不是都和“认知”有关系呢?所以我说《道德经》首先是“认知论”,其次才是方法论、实践论和管理学、统治学、圣人学。和先生认为我说的这一套是“玄学”,我是不接受的。

结尾的话:

我阅读无数的《道德经》学习研究者的文章,没有发现能圆融自洽地理解《道德经》者,我甚至可以说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好像要站在“认知之外的角度”来理解“道”,所以使用的表述一般为:“道”如何如何……这种表述可以说是误解和谬论的起源。为什么?因为“道”作为客观自然和人类认知的对象,“道”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大象之于盲人,人类是不可能站在“道”的角度上来进行解说的,只能站在“德”的立场上来“遵道贵德”。所以我们仔细阅读本文分析的7个章节,无一不是站在“人类认知”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老子不厌其烦地运用惚恍、似、或这些不确定性词汇,原因就在此。说到底,“道”是和无、无物、无名、自然、朴、婴儿这些没有确定性的概念和意象有关的。一谈到确定性就意味着是思维之内的认知,而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把握了这一认知规律,可以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

更多心得可以参阅本人的

0 阅读:3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