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最后,李寻欢和上官金虹的决战,是古龙的经典段落。全用侧面描写,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铁门虽沉重,但开门却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不知何时门已开了。
从门里慢慢走出来的人,赫然竟是李寻欢。
他看来显得很疲倦,但却还是活着的。
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阿飞和孙小红猝然回首,怔住,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
这是欢喜的眼泪,喜极时也和悲哀时一样,除了流泪外,什么话都说不出,什么事都不能做,甚至连动都无法动。
李寻欢也已有热泪盈眶,嘴角却带着笑,缓缓道:“你错了,这世上的好人是永远不会寂寞的,恶人痛苦的时候也永远要比开心的时候多得多。”
孙小红突然扑过去,扑在他怀里,不停地啜泣起来。
她实在忍不住要喜极而泣。
又过了很久,阿飞才长长吐出口气,却还是忍不住要问:“上官金虹呢?”
李寻欢轻抚着孙小红的柔发,道:“想必也很痛苦,因为他毕竟还是做错了一件事!”
阿飞道:“他做错了什么?”
李寻欢道:“他的确有很多机会能杀我,他甚至可以令我根本无法还手,可是他却故意将机会错过了。”
像上官金虹那样的人,怎会将机会错过?
孙小红也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李寻欢笑了笑,道:“因为他心里始终想赌一赌。”
孙小红道:“赌?赌什么?”
李寻欢道:“赌他自己是不是能躲得过我的出手一刀。”
孙小红眸子里发出了光,道:“他当然不信‘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这句话的。”
李寻欢道:“他不信——任何人他都不信,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件能让他相信的事。”
孙小红道:“结果呢?”
李寻欢淡淡道:“他输了。”
他输了!
这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决定胜负也只不过是一刹那间的事。
但这一刹那却是何等紧张、何等刺激的一刹那!
这一刹那对江湖的影响又是何等深邃!
那一闪的刀光又是何等惊心!何等壮丽!
上官金虹的业务水平是高的。李寻欢尽管获胜,依然承认“他甚至可以令我根本无法还手”。
在此之前,李寻欢就曾经这样评价上官金虹的技术风格:
李寻欢道:“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能在兵刃谱中名列第二,并不是因为他招式的狠毒、诡险,而是因为他的稳。”
阿飞茫然道:“稳?”
李寻欢道:“能将天下至险的兵器,练到一个‘稳’字,这才是上官金虹非人能及之处,上官飞的武功,根本难及他父亲之万一。”
既然这样,那么在如此重要的决战中,为什么上官金虹没能发挥“稳”的优势不让“小李飞刀”出手,偏要“赌他自己是不是能躲得过我的出手一刀”?
在我看来,上官金虹自己确实认为这场决战非常重要;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他把李寻欢视为一生之敌,不是一个“解决掉就可以”的问题。
因为重要,所以较劲;因为较劲,所以“上头”。
马晓春老师,是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
1995年,马晓春两次获得围棋世界冠军。
此后,从1996年开始,马晓春就开始面对他一生的苦手,他的晚辈,从1992年到2007年总共获得18次围棋世界冠军的李昌镐。
最初,马晓春心气很足。他说,和李昌镐的竞争,争的不只是一两局棋的胜负。他要在李昌镐最擅长的领域,即“官子”领域,战胜李昌镐。
然而,马晓春老师的冠军数量再也没有增加过。从李昌镐手上,马晓春“收获”了4次世界亚军。
1996年的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是马晓春和李昌镐第一次在决赛中相遇。双方各自拿下一局以后,第三局,马晓春打定主意要和李昌镐斗“官子”。那确实是一盘官子名局,胜负始终胶着不明。接近终局的时候,马晓春有微弱优势;但是,他错过了“逆收”的时机,导致半目落败。
1999年的三星火灾杯五番棋决赛,马晓春和李昌镐在前四局战成2:2平。第五局,行至中盘,马晓春有“开劫”一举打爆李昌镐的机会。错失这个机会以后,在漫长的“官子”战中,马晓春又出现了失误,最后以2目半落败。
在我的印象中,马晓春和李昌镐斗“官子”,几乎从未占到过便宜。在李昌镐统治棋坛的时代里,“官子”确实是他独步天下的领域,正如“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
马晓春战胜李昌镐的棋局,往往都是赢在灵活变幻的中盘。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马晓春被李昌镐压制,错就错在马老师没有扬长避短,而执着于要在李昌镐最擅长的领域战胜李昌镐?
话不能这么说。事后诸葛亮的立论,往往是过于简单化的。
何况,想在对手擅长的领域击败对手,这是相当崇高的“求道”追求,不应该被批评。
上官金虹想感受一下李寻欢独步天下的小李飞刀,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接得住,同样属于这种情况。
我们不妨认为,面对如此“有趣”的李寻欢,上官金虹已经被带起节奏(见)。他不再是那个“稳”字当头、冷静理智地去除称霸路上一切障碍的的绝世枭雄;他内心“武痴”的一面被李寻欢唤醒。于是他不再仅仅想把李寻欢当成一个问题解决掉;他想“赢”,并且想在“武道”上全面地“赢”;于是他去战,然后轰轰烈烈地战死。
这样理解,是不是上官金虹的人设更立体、更可爱了?因为多了“生趣”。
我认为,讨论小说中人物的行为,目的不在于寻求“真相”,更不在于给他来个“盖棺论定”,而是在于学习;看看我们能够从这个人物的行为、成败中,学到什么,用到自己身上。所以,不同方向的路线,只要言之成理,就都能成立。
上文说的“生趣”这条路线,是做加法。上官金虹多了想赢、想战的念头,让他显得有趣、可爱了。
下面呢,我们从“成事”的角度看,就得做减法了。
假如上官金虹的目的,就是去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包括李寻欢;那么他无论想赢、想赌、还是想战,都是多余的念头,都是该去除的杂念。
他就应该仗着自己的长处,碾压对手的短板;而不是去硬磕对手的强项,把本来稳胜的局面强行搞成五五开。
在中我不是说到吗,吕凤先在和上官金虹的对决中,每说一句话,他都要反省一下:哎呀,坏了,我又在学上官金虹!
这样的自我审视,也是杂念。我说过,真正的高手,眼睛里都没有自己,只有目标。
吕凤先输给上官金虹,是死在杂念太多,才会被后者带起节奏。
上官金虹输给李寻欢,同样如此。
说到这里,诸位或许发现:反派大Boss死于“做加法”,这不是太常见的套路吗?这不就是“死于话多”吗?
确实,《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如此惊艳的最后一战,到头来还是陷在这个套路里。
那么,这样一个问题也不妨探讨一下:
反派的杂念多,“做加法”,“死于话多”,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反映了真实世界中的某种普遍规律?
好人们指望的“恶有恶报”,是不是能从这样的普遍规律中找到根据?
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当你或有意或无意地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但你依然想坚持你走的道路;
这种时候,你就有必要注意作好心理建设,去除多余的杂念。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个好人,那就不需要心理建设了。
因为,做好人,就是最好的心理建设。
- END -
【小李飞刀读古龙】作者:李探花,哲学博士。专业读书,爱好围棋。古龙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
日更原创作品,陪你读古龙
【关注不迷路 一键三连不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