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集体下沉,跑出来的会是谁?不再同路!

硕硕的车笔记 2024-03-28 05:18:30

回望2022年底,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如同战场上的兄弟,共同面对着亏损的困境。他们的年销量都徘徊在12万辆左右,财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从2022年的财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蔚来全年亏损144亿,小鹏亏损91亿,理想亏损20亿,他们之间的差距只是亏损多少的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家公司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理想汽车,一直深耕家庭用车需求,凭借其独特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设计理念,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而蔚来和小鹏却仍然深陷亏损的泥潭。

截至去年底,理想汽车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2023年的净利润达到了118.1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全年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比亚迪。而小鹏汽车2023年全年净亏损却达到了103.8亿元。相比之下,蔚来的亏损状况进一步恶化,亏损额扩大了43.5%,达到了207.2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高达5677万元。

为了缩减成本,蔚来在去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架构调整,合并了重复建设的部门与岗位,推迟或削减了三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去年底,蔚来宣布裁员10%,以期望通过减少人力成本来降低亏损。据蔚来创始人李斌透露,这次裁员将在2024年为蔚来节省20亿元。

然而,尽管蔚来采取了这些降本措施,但这些努力并没有直接体现在财报数字上。一方面,蔚来的销售成本仍然居高不下,2023年蔚来汽车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达到了128.85亿元,而小鹏和理想的这一数据分别为65.6亿元和97.7亿元。另一方面,蔚来在研发上依然不惜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连续两年突破百亿。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开始逐渐增加。虽然早期理想的研发投入一直低于蔚来和小鹏,导致其智能化实力被质疑为短板。但从去年开始,理想开始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方向。智驾研发团队迅速扩张,从去年的600人增加到了900人。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迅猛扩张,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今,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发展道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理想汽车凭借其独特的家庭用车定位和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实现了盈利。而蔚来和小鹏则仍然面临着亏损的困境,需要不断寻求降本增效的方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研发投入的战场上,理想如同一位稳健的战士,其投入资金从2022年的67.8亿元逐步攀升至105.9亿元,尽管这一数字仍未能超越蔚来的134.3亿元。然而,在2023年,小鹏选择了更为谨慎的策略,其研发投入定格在52.8亿元,成为了这三家公司中唯一未能突破百亿投入的企业。

资金储备,如同战争中的弹药,对于企业的持久战至关重要。截至2023年底,理想的资金储备达到了惊人的1036.7亿元,较去年年底激增了452.2亿元。与此同时,小鹏和蔚来的资金储备分别为457亿元和573亿元,理想在这一维度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蔚来和小鹏的总和,展现了其强大的资金实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理想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远远超越了蔚来和小鹏。2023年,理想的车辆毛利率依然保持在20%以上的健康水平,这得益于其销量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而蔚来则为了提升竞争力,主动降低了单车均价,从2022年的37.2万元降至2023年的30.8万元,导致其车辆毛利率下滑至个位数,仅为9.5%。

即将在5月发布的蔚来第二品牌乐道,被寄予了厚望。据报道,乐道将瞄准20万-30万元区间的家庭用户市场,这一价格下探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单车价格,从而对蔚来的毛利率造成更大的压力。相比之下,小鹏的车辆毛利率下滑更为严重,直接由正转负为-1.6%。小鹏财报中进一步解释,这是由于销售促销增加、新能源退补以及G3i及现有车型的采购承诺亏损所致。

然而,降价并非终点,交付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2023年,理想交付量达到了惊人的376030辆,同比大涨182.2%,成为了蔚小理中唯一一家完成2023年度KPI的车企。其销量节节高升,6月月销突破3万辆,10月月销突破4万辆,12月更是直接破5万辆。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在2023年的交付量均未超过20万辆大关——蔚来全年交付16万辆,小鹏交付14.2万辆。理想在这一年的表现无疑是最为出色的,其稳健的战略和强大的执行力为其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尽管两家公司联手,他们的年销量目标仍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只是在及格的边缘徘徊。在去年的前六个月里,蔚来的交付数量在万辆左右波动,具体为8506辆、12157辆、10378辆、6658辆、6155辆和10707辆。然而,在七月份,随着全新车型ES6的上市和变相降价策略的实施,蔚来终于实现了单月交付2万辆的壮举。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销量也在七月份出现了拐点。在这个关键时刻,小鹏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G6车型。这使得小鹏的单月交付量终于再次突破了万辆大关。

然而,如果我们仅从2023年的数据来观察,“蔚小理”似乎已经不再是并肩前行的伙伴了。他们的销量表现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变化,显示出各自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策略差异。尽管他们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但未来的道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

0 阅读:0

硕硕的车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