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王平两次被通知入京,不能带警卫,搞得很神秘,内心不安

一只说历史啊 2024-10-03 15:32:37

1975年,王平两次被通知入京,不能带警卫,搞得很神秘,内心不安

1975年,一个看似平常的春天,却暗藏风云。

两次神秘的召唤,让王平这位开国上将心里七上八下。没有警卫陪同,行程保密,这是要干啥?王平心里直打鼓,难道又要整人?

谁能想到,这两次神秘之旅,竟成了王平人生的转折点。一个被打倒多年的老将军,就这样重新站了起来,在历史的舞台上再次发光发热。

让我们跟随这位传奇将军的脚步,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说起王平,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要是提起“王大个子”,老一辈人准能立马反应过来。这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汉子,可是毛主席钦点的红军猛将。

王平的人生,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从放牛娃到开国上将,这剧情,比现在那些狗血剧精彩多了。

咱们先说说王平晚年的事。1975年,这位老将军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进京。可怪的是,不让带警卫,搞得神神秘秘的。王平心里直打鼓,琢磨着是不是又要整人。

没想到,这一趟北京行,竟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契机。参加完四届人大会议,王平官复原职,当上了军委炮兵政委。这一下,可把那些整天想整他的人气坏了。

要说王平这人,可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文革”那会儿,造反派把他从医院里拉出来批斗。你猜他咋做的?就坐在台上,一言不发,硬是把造反派给熬怕了。

这么硬气的老爷子,年轻时候肯定更有意思。咱们往前倒倒时间表,看看他是怎么从一个穷小子变成开国将军的。

王平是1907年生人,老家在湖北阳新县。那会儿,他家穷得叮当响,六个娃娃经常饿肚子。小王平整天放牛,饿了就啃野果充饥,跟现在的娃娃简直没法比。

11岁那年,他进了私塾。这一学不要紧,脑子里的革命种子就种下了。19岁时,他加入了农民协会,带头闹革命。这小子胆子不小,还敢带人抗议县长呢。

1929年,王平终于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他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要说这共产党员当得也真不容易,又要打仗,又要搞革命,整天提心吊胆的。

1934年,王平参加了长征。这一走,就是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打败了多少敌人的围追堵截,那场面,简直比电影还要精彩。

长征途中有个小插曲。王平原名叫王惟允,连长广东口音把名字总念成“王翁翁”,逗得战士们哈哈大笑。没办法,他只好改名“王明”。

后来,毛主席找他谈话,他说想再改名字,因为“王明”总被人拿来开玩笑。毛主席想了想,说:“叫王平怎么样?”就这样,王平这个名字一直用到现在。

王平打仗可是一把好手。1935年,他带着红十一团攻打遵义城。敌我力量悬殊,但这小子带头冲锋,3小时就拿下了城池。打仗时,他从不躲在后面。有次在老鸦山,一颗子弹擦破了他的头皮,他愣是坚持指挥到底。

这家伙不光会打仗,还有点小聪明。有次部队没钱了,他想了个损招。当地有个大财主,粮仓满满的。王平派人去买粮,那财主居然开枪示警。王平二话不说,就把这事说成“汉奸行为”。县长一听吓坏了,赶紧出面调解。最后,王平罚了财主500担粮食,5000块钱。

这事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笑着说:“果然是王平有办法。”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平南征北战,打得日本鬼子抱头鼠窜。新中国成立时,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将领中的佼佼者。

可好景不长,到了“文革”时期,王平也栽了跟头。1967年,他刚做完手术,就被造反派拉去批斗。但这老爷子硬气,任凭造反派如何叫嚣,他就是不吭声。

1976年,周总理去世,王平悲痛欲绝。尽管北京有文件限制悼念活动,但他坚持设立灵堂、戴黑纱。有人问他:“黑纱要戴到什么时候?”王平回答:“愿意戴到什么时候就戴到什么时候。”这话说得,真是霸气!

“四人帮”倒台后,王平官复原职,当上了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和中央军委委员。1985年退居二线后,他还主持编写了多部军事著作。

王平一辈子没忘记家乡。他多次回湖北阳新县,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还经常捐钱捐物。1998年2月8日,91岁的王平在北京辞世。家乡人民自发举行悼念活动,以最隆重的民间礼仪送别这位开国将军。

有人说,王平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历史教科书。从放牛娃到开国上将,从红军小战士到军委委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王平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他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0 阅读:2

一只说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