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哥说历史 柬寨青年 均为我本人账号
开元末年、天宝初年,大唐正值盛世之中,谁也没想到一场变乱,让诗人们掉进了“悲欢离合”之中。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和杜甫在东都洛阳初次相遇,这一场面对面的相遇成为后世无限遐想的话题。有人将其比喻为日月相会,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孔子见老子可以与之媲美。这次相遇被视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两位诗仙的风采和才华让人们感到神气非凡。
当时的李白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曾接到玄宗的诏书,充满了壮志豪情,心怀“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的抱负,进京效力。然而来到长安后,李白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帝王娱乐的文学侍臣,只能偶尔写几首应酬之作,远离了自己真正追求的道路。他壮志未酬,因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得罪权贵而不得不再次出发,寻找自己的归宿。
相比之下,杜甫比李白小11岁,在初出茅庐的阶段,对科举考试充满热衷,一心想改变时世风俗。然而,他多次考试失败,虽然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但仍是一个穷困的布衣,为排解忧闷四处游历。年轻的杜甫与后来忧郁的老杜截然不同,正是因为两人性格迥异,才使得他们与李白产生了共鸣和交往。
李白和杜甫结伴旅行,而这次旅行中还有一个名叫高适的“驴友”。这位高适与李白、杜甫一样,都是怀揣着进入官场的志向。然而,在长安,没有人看得上这个热血青年,连科举考试也屡次碰壁。于是,高适去了燕赵,投身边疆建设,后来还成为大唐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在旅行中起到了东道主的角色,三位大诗人一同游玩、品酒、写诗,享受着快意潇洒的时光。
据传,他们还一起来到了王屋山,那座曾出现在愚公移山故事中的名山。李白想起与一位道士司马承祯的友情,带着杜甫和高适前往拜访,却得知司马承祯早已去世。在山上阳台观修行时,司马承祯曾与李白有过交情。李白对这位已故朋友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请求道童取来司马承祯所作的山水画鉴赏。他看到画中的山川景色,激发了无尽的思绪,乘兴写下了25字的草书。这幅作品即为现存的李白唯一传世墨宝《上阳台帖》。
他们各自奔波多年后,命运的轮回却迥然不同。天宝六载(747年),杜甫进京赶考,遭遇李林甫的上贺表,导致所有应考士子都落榜,杜甫也没有考上。在长安十年的京漂生活中,他四处投简历,穷困潦倒。直到天宝十五载(756年)当上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小官职,他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相比之下,高适在政治嗅觉上更为敏锐。他在潼关失守后,临危不惧地逃命,但却抄小路前往成都,告知唐玄宗实情。唐玄宗为此赞赏他的机智,并封他为谏议大夫。而杜甫对大唐的危机感到担忧,而高适却学会了如何在朝堂黑暗中生存。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盛世终结。高适在这场动荡中辅佐哥舒翰守潼关,然而潼关被攻陷后,唐玄宗仓皇西逃。与其他官员不同,高适抄小路前往成都,向唐玄宗汇报战况。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到了成都后封高适为谏议大夫。之后,高适辞去这个职位,成为哥舒翰的入幕之宾。他的政治嗅觉使得他能够在权力游戏中立足。
总之,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的相遇和旅行见证了唐朝文化史上的一段盛事。他们各自追求着进入官场的梦想,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杜甫的官场之路艰辛,而高适则在此过程中学会了生存之道。
历史故事展示了不同人在相同环境下所做出的选择和走向,也反映了唐代文化史上的重要时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提醒:感谢您能阅读到这里,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个关注和赞哦,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