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患“芯”病,90%依赖进口,如何“断奶”?

汽车点评车叔 2024-08-05 11:39:21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国,众多新品车型如下饺子一般涌入市场,并且国产车企还扬帆海外,进行了一波反向输出,种种好消息无一不让支持国产车的我们欢欣鼓舞。毫无疑问,国产车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然而在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那便是"芯病"!

近几年来所发布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普遍具有炫酷时尚的外形,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阶配置,聪明的智驾能力,以及出众的续航和性能。单看数据的话,我们似乎已将那些海外巨头远远的甩在了身后。然而车企们在产品宣传中,却刻意回避了一个软肋-智能驾驶芯片。细数之下,当下的新能源车型普遍采用由英伟达和高通等海外巨头所提供的智驾芯片,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即国产新能源车型依旧高度依赖进口芯片。

7月13日,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在2024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不足10%”,“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产能国,但芯片供应仍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

国产芯片自给率不足10%,超90%依赖进口,这一现实令人震惊,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担心,一旦供应链被海外巨头掐断,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势头是否会被拦腰截断?

这样的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毕竟类似的事情,我们已不是第一次遇到。回想2018年,美国政府一纸禁令将华为推入到了近乎万劫不复的处境,这导致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遭遇重创,市场份额一落千丈。这血淋淋的一幕,不仅让华为人痛彻心扉,更让我们的国人及国企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目前即使是头部的新能源车企,也大多都选择了与高通、英伟达等国外芯片巨头合作,这一选择并非是偶然,而是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与权衡。芯片研发是一件耗时耗力耗钱的事,并且这与汽车安全性紧密相关,国产芯片在性能及稳定性方面与行业一线水平拥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国际芯片巨头凭借规模化效应,在价格上也更有优势。因此部分自主车企认为,与其投入重金追寻一个扑朔迷离的结果,不如选择已经成熟的技术。

可是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终究是会让自己寝食难安,可以说,“芯病”这件事犹如悬在国产车企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近年来,全球芯片供应链波动频繁,比如前几年的芯片荒让人记忆犹新。而且,某些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不断加强对于芯片等关键技术的封锁与限制,我们随时会陷入无“芯”可用的尴尬境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度依赖进口芯片的国产车企在生产及销售上均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智能驾驶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其中储存着国内用户海量的驾驶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供应商泄密,将产生严重的数据安全危机。

当前的局势不容乐观,但是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其中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得到突破之后,又在芯片领域持续投入,如今成功实现了智能驾驶芯片的自主可控,成为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榜样。作为新能源一哥,比亚迪也没有坐以待毙,如今该品牌已经实现了中低端芯片的自给自足,而在高端芯片方面,比亚迪也正积极与华为等国内优质企业合作,一起向上突破。

除此之外,头部造车新势力于近期也纷纷加大了自研芯片的投入。其中小鹏的自研芯片预计将于本月量产,而蔚来更是迅速,该品牌在2024年创新科技日上发布了全球首颗车规级5nm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蔚来掌舵者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神玑NX9031芯片拥有强大的算力,能够支持更高阶的智能驾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以上信息都在向外界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中国车企正在努力摆脱对于国外芯片的依赖。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我们依旧高度依赖进口芯片,这使得自主车企在面对国际形势变化以及供应链波动等风险时显得极为脆弱。毫不夸张的讲,“芯病”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极大阻碍。好消息是,目前部分车企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加紧了自主芯片的研发,不过芯片研发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从流片成功到最终量产装车,路途依旧非常漫长。那么未来我们的国产智驾芯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45

汽车点评车叔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购车秘籍、选购技巧、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