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国投资6700亿建设雄安,面积约三个纽约市,如今怎样?

炎黄小刺史 2024-06-22 08:39:3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重磅消息一经传开,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无数人为之景仰,有人热切期盼,有人置疑不解。

那么,这个有"中国未来之城"之称的雄安新区,为什么会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支持对象?

对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

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区,地处京津冀经济走廊腹心,北靠北京、南与天津相连。

新区覆盖原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规划控制区面积约1770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纽约市的面积。

这一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按理说,规划一座占地如此之大的新城区,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实践领域。

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在这里投资上万亿元人民币,打造一座全新型的城市呢?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凭借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国发展的火车头和增长极。

但与此同时,北京的城市承载压力也与日俱增。

常住人口超2000万,城市拥堵、房价高企、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困扰着北京发展。

为此,北京迫切需要调整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缓解非首都功能的压力。

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为了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压力。

未来,一些企业总部、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将从北京迁至雄安,北京的人口和资源得以疏解,各方面的压力也将随之减轻。

全国各地都在为招商引资摩拳擦掌,谁也不愿错失这一重大机遇。

但为什么中央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这片位于河北的区域呢?

原因就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雄安距离北京130公里,天津130公里,三者构成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

未来雄安可分担北京和天津一部分非核心功能,成为缓冲地带。

雄安新区所在区域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湖泊众多,生态环境宜居,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城市。

这里已有部分铁路基础设施,未来将与京津冀地区的轨道交通高度融合,实现便捷互联互通。

可以说,无论是地利、人和还是政策,雄安新区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先机,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优选地。

真金白银 6700多亿持续投入

承载着国家重任的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焕然新生,自然少不了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开工至今,雄安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6712亿元。

这个天文数字,足以购下几个小国家了。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引进。

383个重点项目已经竣工;4所高校已在此设立分校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目前也已开工建设;入驻雄安的央企有200多家,各类企业数量超3000家。

种种迹象表明,雄安已经慢慢成为人口、产业和资金的新高地。

这座未来城市还在不断从概念走向现实。

2019年,雄安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15亿元。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6.6倍。

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4.4%。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8%的较高增速。

种种数字印证了雄安在疫情冲击下仍不失风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无限潜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国家的大力投入和精心扶植,雄安定将绽放勃勃生机,跃升为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

规划理念

传统城市追求规模扩张,常常陷入"形式主义"陷阱,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诸多弊端。

而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田,雄安新区自诞生之初,就明确将坚持绿色、智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空间布局上,雄安坚持建筑限高,杜绝大拆大建,力求阳光普照,空气流通。

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将采取分布式布局,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便可就医就学就业,从而有效减少交通能耗。

交通运输方面,雄安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无人驾驶公交、智能路灯等智慧化设施,提升出行体验和效率。

在社区生活方面,雄安也呈现出智慧化特征。

刷脸支付、智能化养老、物业管理,将会被大规模应用,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为了彻底剔除地上交通扰动和管线困扰,雄安还将在地下建设综合管廊系统,将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设施统一布设地下,地面只留下绿化景观。

别看小小雄安,到处都体现了对人居环境的极致追求。

比如垃圾分类系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等,也都将成为标配设施。

更重要的是,雄安不仅致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科技等绿色产业,还将建设集中式垃圾焚烧发电和热泵综合利用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环保效益。

可以说,绿色、智能、人性化,不仅是雄安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这座未来城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实保证。

人才政策

物有本末,人才为本。

一座城市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备足够的人才储备。

这一点,雄安新区深有体会。

为了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扎根雄安,新区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利好政策,给予学历人才和创新人才大力支持。

比如每年提供1000元至3000元的生活补贴,优先保障住房分配;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还将直接提供住房;5年内免租给入驻的创业机构等等。

如此优厚的条件,难怪目前已有4所高校在此设立分校区,200多家央企和3000多家各类企业纷纷在雄安新区注册。

随着人才不断汇聚,雄安新区必将充满活力,成为发展的沃土。

更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区还将发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区内外人口蜂拥而至,人口红利之大可见一斑。

有了持续的人口注入,雄安新区将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这无疑是国家将精力投入雄安新区的一大考量因素。

房地产新政 逻辑超前

可以预见,人才是雄安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那么雄安又将如何留住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呢?

除了各项优惠政策外,房地产新政也是雄安的一大创新。

我们知道,房地产一直是制约中国大城市发展的硬伤。

炒房客挤占了本该为居民居住而生的住房资源,导致房价遥不可及,成为阻碍人才集聚的最大绊脚石。

而在雄安新区,必将划破房地产泡沫。届时,购房将仅限于雄安这里工作并无房的人。

同时,还将规定已购房者5年内不得交易。

换句话说,在雄安想炒房暴富将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另外,雄安新区房价将控制在每平米1万元左右,购房资格受严格限制,举步维艰的投机者将被无情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居住并务工的真正需求者将轻松获得房源,易于在就业地生活,从而集中精力创业创新、贡献社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政策调控手段能否真正奏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从理论和初衷上讲,雄安应该能够成为房地产投机和囤积居奇的"无人区",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

未来可期

任何重大工程都难免遭遇诸多质疑,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亦是如此。

七年磨一剑,雄安新区正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不断发展。

国家之所以对雄安新区高度重视、倾力相扶,就是看重了它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

雄安新区不仅能够缓解北京的城市压力,更将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田,雄安新区被赋予了展现中国城市发展新理念、新模式的重任。

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城镇化道路的走向。

因此,无论是规划理念、建设标准还是发展方向,雄安新区都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平。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高度,国家不惜投入巨资,集中力量建设雄安。

6700多亿元的投资只是开端,未来雄安新区将持续获得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

目前,雄安新区已经初现雏形。智慧交通、智能社区、绿色生态等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整座城市充满现代气息。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才的聚集,雄安新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但要真正实现国家的战略期望,雄安新区还需要在多方面持续发力。

做好人才引进和创新驱动,把高精尖人才和先进科技聚集在这里,打造核心竞争力。

把绿色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完善配套设施,提供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只有这样,雄安新区才能真正成为一座水准超前、功能完善、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和示范。

毫无疑问,雄安新区的建设之路还很长,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必将在这片热土上孕育出一座世人瞩目的未来之城。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就将成为展现中国制度优势、发展理念先进性的最佳注脚。

参考资料
0 阅读:0

炎黄小刺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