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男的自述:恨了出轨父亲半辈子,最后却活成了他的样子

心于情事录 2024-07-20 22:52:14

有一句话说: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那些成长过程中有过伤害记忆的人,也曾经暗暗发誓,一定要活成和父母不一样的样子。

可成长着成长着,最终却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比如,在夫妻感情扭曲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最终也走上了背叛家庭之路。

心理学上,这种行为模式叫“路径依赖”。

定义好下,伤害却难平,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不仅伤害了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也在有形无形之中,狠狠地伤害着自己。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能最终解救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在面对夫妻之间的感情矛盾时,很多父母只顾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根本意识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矛盾与冲突,会对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伤害。他们往往只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与负面情绪中,对孩子受到的伤害无心顾及,更谈不到正确引导。

有的父母,尤其是受到伤害的母亲,甚至还会将自己对另一半的愤怒,转移到年幼无知的孩子身上,让孩子选边站队,和自己一起憎恨另一半。

在面对父母这样的感情纠葛时,弱小无助的孩子,会单向地产生好恶取舍,厌恶甚至痛恨父母中那个破坏家庭的“坏人”。

在八岁以前,老陈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父亲最爱的孩子。因为工作原因,父亲总是出差,每次回家的时候,父亲都会有求必应,竭尽全力地对母亲和老陈好,而母亲,也总会因为父亲的贴心表现,满脸写满开心与快乐。

这样的场景,是老陈童年记忆中唯一的甜蜜。

变故从八岁那年开始。母亲发现了父亲屡次不忠的事实,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闹,还发动了亲戚朋友来孤立父亲,让父亲在亲朋好友同事中间,丢尽了面子。

因为母亲的不顾情面,父亲也干脆破罐子破摔,全力反击。夫妻两个人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但在90年代,离婚还是一件让人无法忍受的耻辱,两个人虽然吵闹得凶,但依然将日子骂骂咧咧地过了下去。

而在这个过程中,谁也无心顾及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的老陈,受到伤害的母亲,甚至将老陈当做了这场感情战中的武器,不断地给老陈灌输痛恨父亲的思想。

不知不觉间,老陈就成了最恨父亲的那个人。无数个在父母争吵的夜晚,老陈都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绝不活成父亲的样子。

在嗜酒父母的家庭中长大的人,结果却找了一个嗜酒的伴侣;小时候受到了父母的虐待,长大后却找了一个凶狠易怒的另一半;痛恨父母出轨,自己有家庭后,却同样成了背叛家庭的那一个人,而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过错。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列举了大量的案例,都是路径依赖效应惹的祸。

路径依赖效应,简单点说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过去经历的影响。它所带来的性格缺陷,能让人长期生活在某一影响之中。

成年之后,老陈找了一个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的妻子。妻子身上那种笃定的幸福感与安全感,让老陈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组成家庭之后,两个人很快有了一儿一女,成了幸福的一家四口。那时,老陈也曾经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守护这份难得的幸福,活出和父母完全不一样的样子。

可事与愿违,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早已不知不觉间影响了他的行为习惯。结婚七年的时候,老陈有了婚外情人,后来,他拥有了不同的暧昧对象。

一切,都像父亲生活的翻版与重复。

而最可怕的是,从内心里,老陈根本不觉得出轨背叛家庭是什么大事,他甚至觉得妻子的吵闹与纠缠,都是无理取闹。

唯一和父母不同的是,妻子选择了离婚。

再次回归单身,老陈又变成了当初那个孤独的小孩,没有精神寄托,没有情感依赖,对一切都毫无兴趣,成了实实在在的“空心人”。

他开始后悔,可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人生,所有的伤害与缺憾,最终都需要自己来修复和弥补。

否则,你的人生就是一个怪圈,从终点到起点。

微信公众号:心于情事录
2 阅读:489

心于情事录

简介:记录普通人的情感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