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缘斋藏瓷拍卖鉴赏(一)

杞棠鉴藏 2024-06-06 09:53:39

清康熙早期 青花披麻皴山水纹盘

年代清康熙早期

尺寸直径18.2

本品敞口,弧腹,下承圈足,盘心青花绘山水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江上烟波千里,暮霭沉沉,微风拍岸江水平。 “披麻皴”作为山水画皴法之一,由五代董源创始,以长短线条的排列表现山石肌理,而作为瓷器的装饰手法,柔韧的中锋线排列紧密而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线条貌似“披麻”,故名。本品所绘山石大面积使用披麻皴,形成“远视则景物粲然”的视觉效果。“披麻皴”晚明即有所见,至康熙早期其技法发展已颇为成熟,康熙雍正二朝颇为盛行。披麻皴又根据其线条长短分为长披麻和短披麻,长披麻流行于康熙早期,本品所绘即为一例。 本品意境、构图、笔触与皴染皆师法文人山水画法绘制而成,其将复古与慕古的情怀从绢纸上转移至瓷面,极富文人趣味与美学理想,堪称熙朝文人瓷绘之典范。

清雍正 粉彩教子图瓶

年代清雍正

尺寸高38.8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2年11月11日拍卖会第693号 “相夫教子”是古代衡量妇女道德水平的一种标准,也是对贤淑妻子的称赞。即《论语·季氏》所载“相夫子。”在古代社会衡量一个妇女是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能否“相夫教子”是关键的一个标准。教子图为明清时期所常用瓷器装饰题材,其被引入瓷器装饰纹样中在古代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和意义。其中“孟母三迁”和传统戏剧中“三娘教子”都是典型的“教子有方”故事。明清时期著名画家也时常以“教子图”为创作对象,如明代王思任,清代钱慧安等。足见时人对这一题材之喜爱。 本品制作规整,构图写实,人物描绘细腻,尤其画面右侧女子,翘凳抱婴,颇为生动,从各个方面都凸显着雍正粉彩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绘画水平。 此外,雍正粉彩精品多见碗、盘、杯等小件器,而制作工整、描绘如此精致之立件更是凤毛麟角,睹之赏心悦目,极具陈设效果。

清顺治 青花五彩探花郎人物故事图大盘

年代清顺治

尺寸直径33

“探花郎”款、“玉堂佳器”款 来源:伦敦古董商马钱特(S. Marchant & Son)旧藏 本品敞口,弧腹,圈足,口沿施酱釉,内壁青花五彩绘探花郎人物故事图。庭园内,二妇人带着四童子嬉笑玩闹,一人着绿襦黄裙手抱婴孩,另一人拿红花,逗弄婴孩,婴孩伸手欲抓,作“探花”姿态,与一旁所书隶书“探花郎”三字呼应。童子神色各异,妙趣横生。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玉堂佳器”四字双行款。 古代科举将殿试前三甲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但三个称谓却非同时出现。状元一词唐代已经出现,榜眼则是北宋时期,黄榜状元书于第一行,而第二三名书于第二行似双眼,故称榜眼,直到南宋时期探花的出现,才将前三甲名称确立。而在明末清初时期,除了本品以孩童手探红花,寓意探花者,还可见搒住双眼作捉迷藏者,寓意榜眼郎。 本品之酱釉口,人物描绘方法,青花发色等,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为顺治朝经典作品,所绘巨型湖石,造型奇特,极具艺术张力,而此式大盘,市场流通者中多见青花装饰,青花五彩装饰者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清康熙 五彩岳飞大破金兀术人物故事图大碗

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33.8

本品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足端露胎处可见胎体坚白细糯。碗施透明釉,通体五彩装饰,外壁绘郾城之战人物故事图,碗心绘山水人物纹。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以金国精锐在郾城与岳家军大战。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挫敌锐气。 画面中,帅旗下,岳飞持沥泉神矛驰马而去,从容杀敌,骑军步兵合围御贼,似有千军万马之势,金人面露惧色,持刀躲闪,完颜宗弼即金兀术戴胡帽,着戎装,身侧兵丁举大旗,上书“三军司命”,贼兵四散逃窜,大败而走,金人身后隐约可见二人策马飞奔而来,一人着绿衣,持双锤,应为岳飞长子岳云。《宋史》载岳云,“每战,以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父子前后夹击,大破金军。 刀马人物故事是康熙时期极为流行的瓷器绘画题材,画面多以兵器、战马、武士或战将为主题来描绘战争或习武场面,大多取材于当时流行的小说、版画、戏曲故事。此外,因刀马人物瓷器十分注重故事性,所以画面相较于其他造型的作品更为复杂。但也正因如此,对技艺的要求也更高。 本品所绘刀马人物故事场面宏大,层次分明,人物精细逼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染力,不失为一件熙朝刀马人物题材精品。而洁蕊堂藏有一件康熙五彩大盘,其花押款识与本品相似,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此类体量硕大的康熙五彩佳作,应出自同一窑厂。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