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红色代表什么?妃子为被宠信不惜使用化妆邪术,古代中国女子化妆的残酷历史

雁卿之 2023-05-22 09:41:17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在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其中,周朝女子的妆容文化成为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形式和风格。通过仔细研究这些妆容文化的形式,我们可以窥见周朝女子的审美观念、社会地位和时尚趋向。

周朝女子妆容文化的形式主要包括面部彩绘、发饰和服饰等方面。1.面部彩绘面部彩绘是周朝女子妆容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周礼·天官·大宗伯》:“夫人之妆,曰嘻。有嘻,曰妆。妇人妆,以朱为颜,以文为纹。”,《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周公旦宴于鲁,使其仆人以朱炊肉,鲁人以为妆。”这些文献记载表明,周朝女子们在出席不同的场合面部涂抹各种颜色的彩绘,颜色十分丰富多样,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义。女子们的面部彩绘不仅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周礼·春官·乐器》记载:“凡舞人、歌人,必设妆饰。女子以文身为妆,男子以画面为妆。女子文身,以画虎、豹、蛇、龙、鸟兽、鱼鳖之形,以示其灵巧;男子画面,以画虎、豹、狼、鹰、雉、鸟兽之形,以示其勇猛。皆以朱、黄、蓝、黑、白之色为之。”这段记载表明了周朝女子在面部彩绘方面的文化特点,即喜欢以各种动物形象为妆点,彰显其灵巧和美感。2.发饰

发饰是周朝女子妆容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形式。女子们在头发上佩戴各种发饰,以增加自己的美感和尊贵感。《诗经》《小雅·节南山》中云“周南有嘉鱼,鲂鱮(音biāo)有荷衣。橐(音tuó)驼之峨峨,牛羊之猗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首诗中提到了女子穿着荷衣,戴着嘉鱼和鲂鱮,其中鲂鱮是一种鱼形的发饰,嘉鱼则是一种用来装饰衣服的鱼形器物。

周朝女子的发饰主要是发簪、发钗、发箍等,考古发现的周代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发饰,这些发饰通常由金、银、玉、珠等贵重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发簪是周代女子常用的发饰,形状有直、曲、弯、钩等多种,常常镶有宝石、珠子等装饰品,有的还刻有图案或文字,寓意吉祥。发钗则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发夹的发饰,形状多样,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的,也有的是弯曲成动物或花卉形状的。发箍则是一种环状的发饰,通常由金、银等金属制成,有的还镶有宝石、珠子等装饰品,用来固定头发。这些发饰造型多样,有的呈现出鸟兽、虫鱼等形态,有的则装饰有珠宝、玉石等装饰品,表明周朝女子非常注重发饰的装饰效果,不仅美观,而且寓意深刻,反映了周代女子的审美和文化水平。

3.服饰服饰是周朝女子妆容文化中最为基础的形式之一。周朝女子的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为主要特点,多采用丝绸、纱、绸缎等高档面料,色彩鲜艳、花纹繁复,常常绣有金银线、珠子、宝石等装饰物,体现了周朝社会的繁荣和女性的尊贵地位。《礼记·玉藻》中记载:“妇人之服,必以丝为文。”这说明在周朝时期,女性的服饰材质以丝绸为主,丝绸的光泽和柔软质感能够更好地体现女性的柔美和娇媚。

《周礼》记载,周代女子的服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衣为襦,下裳为裙,襦和裙都是长袍式的。襦和裙的颜色、花纹和材质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官职和地位有不同的着装标准,这反映了周朝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此外,女子衣着中的带子也非常重要,不仅是起到固定衣服的作用,还可以展示女子的品位和身份。

周朝女子妆容文化的形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风尚,更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这些妆容不仅是装饰和美化的手段,也是女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体现了周朝女性对美的追求和个性的表达。尽管时光已逝,但周朝女子妆容文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通过对这一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以及她们对美的理解与追求。这也为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0 阅读:3

雁卿之

简介:雁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