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
中央尊重他的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葬礼。
而对于这位战功彪炳的大将,中央在讣告中极尽赞美,更是将“尤擅大兵团指挥作战(毛主席对粟裕的称赞之语)”写入了其中,要知道即便是刘伯承、徐向前等元帅去世时都未曾有此评语。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此时的粟裕身上仍是有“帽子”的。而这顶“帽子”更是直到他去世10年后的1994年才被摘掉,即便这一期间邓小平、叶帅都曾有明确表态。那么为何粟裕平反会如此困难?
谈及此事,粟裕的秘书鞠开曾直言不讳的表示:“他对粟裕老首长有成见”。这个他是谁,其中又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1958年5月,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的背景深受苏联“朱可夫事情”影响,因此对个人主义、教条主义的批判也成为了会议的主题。
当时萧克、李达、刘伯承、粟裕等人都遭到了批判。粟裕作为总参谋长,被扣上“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的帽子,对粟裕的批判具体表现在他导致“将帅不和”、“擅权越权”、“里通外国”(具体的“罪名”可看文末参考资料)等。而这也让他遭到了撤职、降级,并在会议上前后做了八次检讨,最后是毛主席发话才算保下。这一“罪名”也直接伴随了粟裕的后半生,直到36年后的1994年平反才算抛去。
在被毛主席保下后,粟裕又在国防部、军事科学院等单位任职,期间还曾率团访问法国、刚果等国家。
1975年,他当选了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77年,又被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8年,中央着手处理冤假错案,邓小平表示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次年,在粟裕看望叶剑英时,叶剑英也表示要为粟裕遭受的错误批判平反。眼看着摘帽有望,粟裕大喜过望,随即也向中央写信申诉。
之后就连胡耀邦也曾亲自过问,不过平反工作还是寸步难行。为何呢?原因很简单,卡在了总政治部(为此,胡耀邦后来还特意批示直接绕过了总政治部)。
总政治部又为何不肯出报告呢?关于这件事,粟裕、叶剑英都曾致电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涉及太多的人和事,一时难以做出决定。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渭汉后来则表示办得并不顺利,言外之意可想而知。
是谁阻挠呢?记者张雄文曾在对粟裕秘书鞠开的采访中谈及。
“他对粟裕老首长有成见。”
“解放战争中,因为老首长用他的部队打阻击打得多,阻击战损耗大、缴获少,导致他有意见。”
“他还在《黄桥决战》电影中不准提及粟裕名字。”
……
黄桥战役发生于1940年,陈毅、粟裕率部歼灭国民党顽固派1.1万余人,俘虏3800余名。可以说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
电影中没有粟裕,显然是不行的,因此便用了谷盈代替——“粟就是谷,裕就是富裕,盈就是多,谷盈者粟裕也”。
话到这里,“他”显然已经指向了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但我们同时有必要说的是,鞠开的话未免有些“过激”。
首先,《黄桥决战》中粟裕将军不能具名也恰恰是因为粟裕身上还有帽子未能摘下,规定的就是此中情况,文艺作品中自然也就不敢实名。
另一方面,韦国清将军曾担任华野二纵司令等职务,其麾下二纵也确实尤擅阻击战,粟裕作为上级也确实曾多次令其担任阻击任务,一如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但因此就说韦国清就对粟裕有意见也是不妥的,因为这并不成因果关系。遑论在之后的1987年粟裕恢复部分名誉时,韦国清也并未阻拦、反对。总结起来就是当时粟裕平反确实牵扯很大,一时很难做出决定,总政的说法是有支撑的。
1993年,金冶、谭肇之、秦叔瑾等同志联名向中央提议给粟裕平反。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认为平反时机到了便与刘华清(同为军委副主席)推动粟裕平反。
张震、刘华清都曾与粟裕共事,因此对粟裕也多有了解,粟裕还曾解救过张震。有了二人的支持,平反工作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94年,刘华清、张震发表了《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其中也明确的指出了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对粟裕的错误批判是一个失误。
粟裕也在去世10年后,终于摘掉帽子。作为战神,粟裕将军当之无愧,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人际交往上也是他的弱项,也导致他在平反时困难重重,好在他终究是得以平反。
参考资料:
《彭德怀全传》《世界风采》
《眼底吴钩:说不尽的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