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着手开发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各设计部门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最终胜利者是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1战机,该机各项性能确实优秀,是二战后产量最高的战机之一。不过它曾经的竞争者也非等闲之辈,其中最让人遗憾的应该是雅克140。
该机由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发,相关工作应该是在1953年开始,因为苏联空军在这一年发布了新战机的相关规范,他们要求战机能达到1650~175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大航程为1800千米,可用于争夺制空权或拦截任务。
要达到军方要求,一台好的发动机必不可少,经过反复研究,雅克140初步计划采用重量较轻的AM-11涡轮喷气发动机(后来量产的R-11前身),采用机头进气的方式,发动机的最大推力40kN,加力推力50kN。经过计算,雅克140的推重比很高,与后来的米格-29、F-16等战机相当,这意味着它拥有理论上的速度优势,在那个追求速度的年代无疑是一个亮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因为AM-11迟迟没有准备妥当,原型机上不得不临时选择AM-9,它的最大推力仅为29kN,不能发挥出战斗机的真正实力,预计其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275千米/小时,减小了约400千米/小时。
尽管当时各国都把速度当成重要的标准,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并没有因此忽略机动性,该机的半硬壳式机体拥有圆形横截面,主翼和水平尾翼都采用了适合高速飞行的大后掠角前缘,不过它没有采用三角翼,这样可以保障低速飞行时有足够升力,优化低空性飞行和起降操作性能,对格斗也很有利,但因此最高速度预计降低了150~200千米/小时。
飞行员坐在一个封闭式驾驶舱内,安装了弹射座椅,当启动时机身两侧的空气制动器会自动工作,适当降低飞行速度, 增加弹射逃生的安全性。进气口的激波锥内安装有雷达,油箱设置在驾驶舱后部,起落架为自行车式,前起落架为单轮式,直径480毫米,后起落架为双轮式,直径600毫米,主翼翼尖下有辅助轮,起落架、副翼、襟翼等均采用液压系统控制。
雅克140的武器包括3门30毫米航炮,每门炮备弹50发,另外还可以挂载2具57毫米无控火箭弹发射巢,总共16发火箭弹,计划中未来还能具备挂载空空导弹的能力。不过由于临时更换的发动机性能太差,武器削减到只有2门航炮。
唯一的原型机在1954年12月建成,随后展开了一系列地面测试,期间发现需要加强机翼结构,不过总体设计很成功,正当准备进行飞行试验时,航空工业部拒绝设计局展开测试工作,1956年终止了研发工作,这样突然的决定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后掠翼不适合高速飞行,没有三角翼结实耐用。
和米格21大同小异,估计是同一种气动布局下的两个分枝。
这只能跟米格19比,还真比不过米格21
最大速度差了5,600公里,一条就pass了
那年代技术指标头条就是2马赫,并且导弹万能论,高空俯冲突袭的高高度,高速度双高要求,其后掠边条翼彻底落后,极度忽视中低空缠斗。时代的选择罢了。
外销不就行了,让三哥接手,以免败坏米格21的名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