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一
译制片,作为一个电影类型,一直是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广义的译制片是指将影片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
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
我国的译制片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最开始的译制片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配音。
当时观看国外电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电影中加入简单的幻灯文字或者发给观众说明书,用以介绍大概剧情和背景;另外一种是在播放电影的同时,放出用中文解说的旁白,观众边看银幕,边听旁白了解剧情。
1948年,东北解放区引进了很多当时苏联的电影,为了消除观影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东北电影制片厂制作出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普通一兵》,这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长达8个月之久,积累了相当宝贵的录制经验。
随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翻译并录制国外电影,一部部经典的译制片被搬上国内银幕。
《佐罗》、《虎口脱险》、《叶塞尼亚》、《追捕》等影片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同时也涌现出了邱岳峰、尚华、毕克、童自荣、丁建华、乔榛等一批优秀的配音演员。
那些年的大众影院里播放的国外电影、电视上出现的国外电视剧,几乎全部都是译制片。
在那些没有春晚、没有网络的年头,每年的流行语都是外国电影的经典台词。只要推出一部新的译制片,必定全国热映。
究其火爆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观众对母语的认同感,当时人们见到外国人的机会非常少,平时也很难接触到外国文化,听到银幕上的外国人说外语,还是感到有点不习惯。如果换成说中文,就显得不那么违和了。
二、是技术上的原因,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胶片时代,制作字幕是很费时费力的一件事。
当时通常的做法,就像制作片头、演职员表一样,是把剪辑好的成片和只有字幕的透明板子重叠在一起放映,然后拷贝出来,这样影片就有了字幕。
其实这种做法和我们现在用电脑技术添加字幕的原理异曲同工,都是利用叠加产生视觉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字幕有时变虚,或者发生抖动,影响观影效果。
三、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当时我国民众的文化水平较低,文盲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多数人并不识字,电影作为服务大众的媒介,如果只做到视、读的效果,肯定不如视、听的感受更直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和我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数量众多的外国影视资源涌入国内。
这时期,既是译制片的一次繁荣,但也让人对它的未来产生一丝隐忧。
早年的译制片制作过程非常严谨 ,用现在的话说,是很有仪式感的。
开始之前译制导演要给演员讲戏,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相关国家的社会背景,演员们则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排练,就像把这部戏重新演了一遍。
而整个时代步伐的加快,这种工作方式慢慢地被舍弃。
取而代之的是模式化、流水线式的制作过程,译制片的质量开始良莠不齐。
对影片的翻译也缺乏探究之心, 不再对台词下苦功夫,对于不理解的台词,也不去研究它真正要传达的意思,只是一笔带过。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就很难真正领悟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剧情发展。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让人听了就起鸡皮疙瘩、被人诟病多年的“配音腔”。
哦,亲爱的,看在上帝的份上;
你看起来就像一只愚蠢的土拨鼠;
天哪,我的老伙计,你想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真是见鬼……
另一方面,国产影视剧的兴起,也推了一把正处在下坡路上的译制片。
特别是国产电视剧,把中老年人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家里,他们选择在自家的电视机前收看《西游记》、《红楼梦》、《渴望》。同时香港电视剧也杀入内地电视荧幕,还有家庭录放机的大规模普及,把香港电影带到了更多人眼前。
其实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当时看到的普通话版的香港影视剧也可以算是译制片的一种,因为除了广粤地区,人们基本上是听不懂广东话的,但毕竟是同宗同源,无论语句长度、发音口型都更容易让人接受,再加上外国片上看不到的武打动作,让香港影视剧红火了很多年。
到了新世纪,义务教育的成果逐渐体现出来,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很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了外国文化,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国外的风土人情,他们更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国外电影,让真实的语境和演员的原本姿态来感动自己。
再加上英语教育的大面积普及,新一代的观众不再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听英文不仅没有不适感,反而更觉得舒服,选择观看原版电影或者剧集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利用计算机软件给电影添加字幕变成了易如反掌的事情。
哪怕没有任何外语基础的人,也宁愿选择看字幕听原音。有人在多年的观影经验中,甚至已经练成了字幕、画面同步观看的技能。
虽然还是有少数人更加青睐译制片,觉得看字幕会影响观看画面,但市场的选择是偏向多数人的。
事实上,现在基本上每部国外引进的电影都还是有两个版本,一个原生版,一个译制版,在发行的时候也会同时给影院两个密匙,但具体到影院,却很少播放译制版。因为没有那个影院经理会傻到在一个没有人看的影厅播放译制片,然后眼巴巴的望着另一边的原声版影厅人满为患。
渐渐地,译制片的市场越来越萎缩, 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愈发降低,原意干配音的人也就越来越少,陷入了恶性循环。
未来,译制片重新走回辉煌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不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还不至于消失。
比如国外引进的卡通动画类的电影,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制作成普通话版的话则更加合适。
还有自然科普类的纪录片,由于单纯的解说不存在人物对白等语境要求,以译制片的形式推出效果会更好。
曾在影院看一部来自美国的合家欢类型的原声片,一位坐在身后的家长全程为他的孩子念字幕,这样尴尬的行为,不仅影响他人,自己也比较辛苦,因此对于适合全年龄段观看的电影来说,能够同时放映译制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