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体的历史演变,造就独特的汉字形态,蕴藏着华夏文明之美

行简方墨人 2024-10-08 03:18:47

文/行简 编辑

殷墟甲骨的发现,证明了至少三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及其契刻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部分之一

自魏晋开始,中国书法运笔用墨以及体态风格的要求和绘画的审美原则联系起来,借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符号和商周甲骨文的比较示例

中国文字的起源,有一个很长时期的孕育、发展阶段,从目前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来看,那些刻在上面的划纹,无疑是和中国文字起源有关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在其后的甲骨、金文中也可以找到基本相似的字体。

结合着我们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使篆、隶、草、楷等书体显现了不同时代的书法风貌,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书体演变·篆书

甲骨文 商武丁(公元前十三世纪——公元前十二世纪)

小臣艅牺尊铭文 商末(约公元前十一世纪)

盂鼎铭文 西周康王廿三年(约公元前十世纪末)

石鼓文 东周秦襄公八年——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七七0年——公元前三七四年)

泰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

秦椭量诏铭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中国书体演变·隶书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 西汉初(约公元前一九三年—公元前一一0年)

霍去病墓石刻字 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一一七年)

天凤元年木简 新(公元十四年)

石门颂 东汉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

礼器碑 东汉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

孔宙碑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

熹平石经 东汉熹平四年——光和六年(公元一七五年——一八三年)

景元四年简 三国魏(公元二六三年)

中国书体演变·楷书

玉门官坠简 东晋永和二年(公元三四六年)

爨龙颜碑 宋大明二年(公元四五八年)

瘞鹤铭 梁天监十三年(公元五一四年)

高贞碑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五二三年)

张玄墓志 北魏普泰元年(公元五三一年)

敬史君碑 东魏兴和二年(公元五四O年)

龙藏寺碑 隋开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

九成宫醴泉铭 唐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年)

陆让碑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

中国书体演变·草书

居延永光元年简 西汉(公元前四三年)

居延元延二年简 西汉(公元前十一年)

敦煌建武三十一年简 东汉(公元五五年)

敦煌永平十一年简 东汉(公元六八年)

敦煌高翚简 东汉(公元廿五年——二二0年)

敦煌可以简 东汉(公元廿五年——二二0年)

楼兰为世主牍 西晋(公元二六五年—三一七年)

楼兰一日牍 西晋(公元二六五年——三一七年)

王羲之丧乱帖 西晋太安二年——东晋太元四年(公元三0三年—-三七九年)

0 阅读:7

行简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