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方不断的修改芯片规则,导致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公司无法实现自由出货。很多国家因此开始布局本土化的芯片产业链,进而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照理说,美方这样全面的管制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支撑下去。而华为却用自身的实力,一次又一次打了对方的脸。去年,华为Mate 60系列产品携麒麟芯片回归,今年的华为pura 70依旧搭载新款的麒麟芯片。伴随着国内产业链的崛起,美国芯片企业这次要难受了!
据了解,为了打压遏制中企的技术发展,老美不仅将上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到所谓的“实体清单”。在外界,还封锁了华为等科技公司芯片代工渠道,禁止对方向美国的企业采购特定的芯片产品;似乎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逼迫中企进行妥协,让中企放弃自主研发这条出路。
在对方疯狂的打压之下,华为作为一家持有5G核心技术专利最多的科技公司,却只能够发布支持4G网络的手机、长江存储从外企手中购买的光刻机无法正常投产、售后………
即便是如此,华为等中企依旧没有进行妥协,一方面通过更换供货商的方式,来解决部分产品被“卡脖子”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芯片代工产业链的国产化,来踏踏实实的解决芯片生产受制于人的问题。
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华为终于完成了麒麟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就在华为芯片产品回归的同时,中国芯片代工厂也开始在国际市崭露头角。仅中芯国际一家芯片代工企业,目前就在国内拥有了七座晶圆厂,仅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就出货179.49万片8英寸当量晶圆,大约3.75亿颗芯片。
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芯片的总量已经突破到了981亿颗芯片,同比增加了40%。反观进口芯片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的下滑,2023年进口芯片数量由原来的4795亿颗减少到了4206亿颗,同比下降10.8%。
在国内不断加快半导体产业破局的背景之下,中科院、西工大、哈工大、长春光机所等教研机构也相继加入了进来,进一步加快了国内芯片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
与此同时,在全球芯片代工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之下,国内晶圆厂的大幅扩产,却并没有出现大量产能空置的情况。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财报电话业绩会上透露,目前公司12纳米产线的产能已经接近满载,还有部分优先级靠后客户的订单无法当期满足正在协调排队延期。这也间接证实了国内的科技公司,正在走国产化的芯片代工路线。
美芯企这次难受了如此一来,美国的芯片企业这次就要难受了。要知道,包含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在内的美国芯片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就是中国市场。一旦中国企业开始减少对外界的芯片产品依赖,几家公司未来的营收出现下滑几乎是必然的局面。
同时,美国半导体公司格芯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寒意”,由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净营收数据显示,其净营收同比下降16%至15.49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会对美国半导体产业链带来何种冲击。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只要外部的限制继续存在,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与前两年的过渡期不同,近两年中国大部分的企业普遍已经抛弃了对外界的“幻想”,开始脚踏实地的布局国产芯片产业链。
虽然,目前国产芯片的性能还达不到国际顶尖的水准,但是,只要有的用、可以用,大家都会优先采购国产的产品。而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往往也与市场的需求有着直接关联。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企开始使用国产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国产芯片就能够实现中端向高端的迈步。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芯片产业链的局面,恰恰是老美一手造成的。若是对方不针对华为等中企采取一系列的打压,国内也不会坚定的走芯片国产化的技术路线。
短期来看,美国的芯片管制措施,的确为美企争取到了更多的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随着中企在芯片技术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入,美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就会变得愈发困难。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