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年),司空曹操与大将军袁绍爆发官渡之战,而荆州牧刘表却无所作为,错失了北进中原争夺天下的大好时机。那官渡之战时刘表在干啥么呢,为何作壁上观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立足荆州
初平元年(190年),刘表被权臣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开始了他与荆州十八年的渊源。而此时后将军袁术占据荆州南阳郡,也是讨董联盟的一份子,自然不会允许刘表赴任荆州,便切断了洛阳与荆州的联系。而刘表对此心知肚明,于是单枪匹马前往荆州,靠着荆州南郡世族的支持除掉作乱的宗贼,这才成为荆州事实上的主人。
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后汉书·孔融传)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控制的东汉朝廷为了拉拢刘表,于是封他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都督交杨二州。而刘表见汉室衰落,而自己身为汉室宗亲,便有了觊觎皇位的野心,私自祭祀只有天子才有权祭祀的天地。
可见刘表并非我们传统上认为的虚有其表的庸才,从他单骑入荆州会见南郡世族,证明其有勇有谋;杀掉占据荆州的宗贼,收编他们的余部,证明其杀伐果断;郊祀天地,证明他野心很大。由此可以推断官渡之战时的刘表并非是只会高谈阔论的“座谈客”,肯定是某些原因导致他无法参与此战。
二.窥视邻州
荆州总共有南阳、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南郡等七郡之地,而刘表此时只有除南阳之外的六郡之地,所以刘表首先要做的是赶走袁术,收回南阳,一统整个荆州。
不过袁术毕竟是顶级士族汝南袁氏的子弟,而袁家在天下有很大的影响力,就连猛将孙坚都为袁术效力,导致袁术实力不弱。所以刘表一方面联合冀州牧袁绍对抗袁术,另一方面等待时机。而初平四年时(193年)袁术在封丘之战败于兖州牧曹操,刘表这才从后袭击袁术并收回南阳。
南阳本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超过百万,而在袁术多年的残暴掠夺下人口巨减,民生凋敝,所以刘表选择在南阳休养生息,以图恢复。同时中原地区群雄争夺激烈,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加之南郡世族与曹操交好,极力反对北扩,所以刘表决定静观时变以等待时机。
焉死,子璋代为刺史……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璋使赵韪进攻荆州,屯朐䏰。(英雄记)
虽然朝廷命令刘表节制交杨二州,但南边的交州地方偏远,东边的扬州经济落后,所以刘表对它们没有多大兴趣,反而把目光瞄上了西边富庶的益州。随后刘表上奏弹劾益州牧刘焉有僭越之举,还煽动益州世族反抗刘焉、刘璋父子的统治,但效果有限,未能把触手深入益州。
三.攻取荆南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三国志·刘表传)
建安三年(198年),刘表正坐拥荆州窥视天下的时候,突然后院起火,导致他不得不把精力转为平叛。原来长沙太守张羡不满刘表待他无礼,于是带着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反叛。而刘表手下大将能力有限,一时无法攻克长沙,只能采取长期的围困战。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三国志·桓阶传)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打得难解难分,正是刘表北上夺取中原的大好时机。而袁绍此前就曾派人与刘表联络,要求他和自己一起夹击曹操,而刘表对此也是欣然同意。
然而刘表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也一直未能拿下长沙,便没有选择北上攻击曹操,而是专心对付张羡。直到张羡病逝,刘表这才拿下长沙,收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可此时官渡之战已经结束,所以刘表也只能继续隔岸观火,静待局势新的发展。
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三国志·张绣传)
本来刘表在官渡之战时是有可能出兵的,因为他的藩属张绣就屯驻在南阳,还与曹操有杀子大仇。然而张绣听信心腹谋士贾诩之言而投靠曹操,使得刘表不仅痛失藩属,还失去了一个抵御曹操的屏障,只能选择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