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廖汉生奉命到南京军区担任政治委员。2月28日,廖汉生带着行动不便(扭伤脚)的夫人白林、刚生了小孩的女儿廖晓理,以及小外孙一起乘坐苏制伊尔18军用飞机,飞抵南京机场。一直以来,廖汉生都遵循着“命令一下,人走家搬”的准则。
3月3日晚,南京军区为廖汉生到职准备了一个欢迎大会。在会上,廖汉生首先传达了叶帅、邓公两位副主席的指示精神,接着作了简短的发言,总结起来就八个字:“安定团结,反对派性”。
十几天后,廖汉生接到了军委的一条命令,关于军区、军分区,及所属的武装部、野战部队的调防问题。经过开会讨论,很快推出了相关方案,但野战部队的调防他们研究了半天,也没找到解决的办法。
廖汉生从“派性”的角度考虑,给出了他自己的一套建议,然而叶帅认为,廖汉生顾虑太多。最终,叶帅拍板决定。话说,廖汉生整顿南京军区期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受到了战友、同事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廖汉生:我自己绝不搞什么“廖家山头”初来南京,廖的一些老战友、同事听说他来南京军区赴职,纷纷前来看望他。大家都了解廖汉生的脾性,知道他好急,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如果别人不讲,他是一定要讲出来的。这样一来,不免就会犯错误。由此,一些好心的同志就劝他:要少说话,刚开始不要亮明自己的态度。
然而,廖汉生此次前来,正是带着整顿南京军区的重大使命来的。他觉得自己必须要亮明态度,这样才能继续下面的一系列工作。由此,在隆重的欢迎大会上,廖汉生开门见山地说:
“听说以前有这家山头,那家山头,过去的事我不管,从现在开始,谁的工作做好了表扬,做不好批评。我自己绝不搞‘廖家山头’!”
廖汉生讲完,台下爆发了各种不一样的讨论声。有鼓掌的,有怀疑的,也有觉得廖张狂的。对此,廖汉生却不以为然,此后在各种大小会议上,廖汉生继续大讲“反对派性”。
由于各部队有“三支两军”的任务,导致一些部队和军事部门,陷入了派性斗争当中。廖汉生把“调整和调动”列为军区党委工作的第一位,也就是“调防”问题。
不久,依着军委的命令,南京军区党委决定,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一师与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一师对调;金华、台州的两个军分区,所属的武装部和阜阳、安庆的进行对调。
各调防单位领受任务之后,与军区派出的工作组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调任务。在军区、分军区以及所属部队调防过程中,军区党委反复讨论野战部队的调防方案,驻浙江的第20军该怎么调?一直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军委起初的方案是,与驻江苏的第60军对调,后来又拟定与武汉军区第一军对调。廖汉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廖本来就是在一军这个老部队成长起来的,还担任过该军首任的军政治委员。如今,他本人才刚刚调来南京军区,自己的老部队就紧跟着调过来,不是很合适。
与此同时,第一军的司令部参谋长邓家泰、副参谋长张希钦已经很长时间都不担任工作了,而这次总政治部却要把这二人调来南京军区。总政的同志打电话给廖汉生征求他的意见时,廖汉生直接拒绝两位老战友过来,可总政的同志说,已经确定了。
廖汉生考虑,若是这样安排,可能会让别人产生一种他要在南京军区搞新“山头”的印象。于是,廖汉生就将这些担忧如实汇报给叶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把驻浙江的第20军与沈阳军区的一支部队进行对调,毕竟两者同是华东的老部队。
叶帅听完廖汉生的话后,觉得他考虑太多。最终,叶帅拍板决定,按照军委的指示办。既然如此,廖汉生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接下来,由丁盛司令员亲自到武汉,与第一军进行协商,最终,一军来到了浙江驻防。
廖汉生:必须清除派性廖汉生初来南京,落实干部政策问题比较超脱。他自己在特殊时期,处境也不好,所以他能感同身受。其中有一些干部,廖汉生多少了解一些情况,比如,赵俊,两人在南京学院战役系第二小组做了两年同学,他相信赵俊是没啥问题的。
很快,军区党委召开一次大会,会上,廖汉生确定了20多名军、师职干部的工作分配。赵俊的名单也在其中。在廖的帮助下,赵俊重新担任了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4月的一天,王恩茂夫妇来拜访廖汉生。此时的王恩茂在安徽芜湖地区当副书记,处境不佳。廖汉生知晓了王恩茂的情况后,不久后的一次率队野营拉练来到芜湖,专门叫来了当地党委和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谈话。
廖汉生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地讲,王恩茂是从井岗山出来的老红军,参加过长征,如今在芜湖工作。我们中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说法,这个传统不能丢。不说他过去如何如何,就是老革命、老红军的身份,也应该尊重他,支持他的工作。
当地的领导听后,马上表态说,一定会尊重王书记。之后,王恩茂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看过信后,批准了他的请求。就这样,王恩茂来到了南京军区担任副政治委员,同廖汉生一起工作。
像王恩茂这类干部也不少,暂时都安置在了南京军区。此外,还有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调出去的干部又回来,以及派到地方“支左”的干部陆续撤回来,这就导致干部超编过多。据廖了解,当时全区超过编制的干部人数,竟然多达3万多人。为此,廖汉生采取了多种措施,逐步压缩和安置了一些超编干部。
在干部工作的问题上,廖汉生发现很多军区的首长都选择在自己的家里办公。由于每个首长都住在不同的地段,当中央下达文件后,秘书需要到处跑去送文件,并请首长签字。这样一来,太费时间,办事效率太低,更重要的是还不保密。
为此,廖汉生在会上提出,军区首长没有生病就必须来机关上班,实在来不了就不能看中央文件,一切军事问题都要在机关谈。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廖汉生是有很强的执行力,每天都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给下面的人带了一个好头。他的这种做法在机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获了老战友、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几个月后,廖汉生想到部队看看军长、师长、团长们是怎么带兵的?他不去问这些领导,而是下到基层问战士。在一些小、远的连队,廖汉生问战士们军、师、团长多久来部队?如果一次都没来的话,廖汉生就特别生气。他说,现在部队没有军衔的标志,到了打起仗来,干部下到部队,战士们都不认识,到时候能好好地指挥战斗吗?
廖汉生调到南京军区后,完全执行党中央和军委下达的指示。在他的领导下,南京军区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了解决,虽然没有彻底地扫清障碍,但廖汉生的努力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参考资料:《廖汉生回忆录 调任南京军区》、《廖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