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傅达仁在家人陪伴下安乐死,临终一句话让人泪目

风云人物馆 2024-08-15 11:08:05

2018年的一个夏日,瑞士的一家特殊机构,精心布置了一个有鲜花、气球和美味佳肴的房间。这是为当年主持界第一梯队的名流傅达仁专门准备的。

在这个房间中,傅达仁喝下了两口药,在两个老婆和儿子的“欢歌笑语”中停止了呼吸。

身患癌症

2016年的一个清晨,傅达仁突然感到腹部剧痛难忍,甚至两眼发黑,浑身抽搐、满头大汗。

家人赶忙将他送往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胆管堵塞"。

对于这一诊断结果,这位老人并未表现出过多焦虑,反而安抚家人说:"我这把年纪,难免会有些小毛病,做个小手术就好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傅达仁不得不反复经历支架手术的煎熬。每次手术后,他都在剧烈疼痛中苦苦挣扎,但最终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硬是挺了过来。

可就在2017年的第二次支架手术中,医生却发现了更加严峻的问题。

检查结果显示,这位老人已经不幸患上了晚期胰腺癌,医生告知他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50%。这个消息无疑打击了他的心理防线,他一度想放弃治疗,但家人却坚持要给他继续治疗的机会。

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傅达仁选择了接受"保守治疗"。这种方式虽然无法根治病情,但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他需要大量服用止痛药,比如吗啡。

然而,长期大剂量用药,使得傅达仁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他常常在睡眠中呕吐,连日常自理都成了问题。这种被动任人摆布的生活状态,让一向自尊心很强的他感到无比痛苦和羞愧。他多次告诉家人,宁可死也不愿意如此苟活。

家人看在眼里,也为他的无奈而感到心痛。在这么折磨下去确实太遭罪了,此时傅达仁想到了安乐死,因为没有任何痛苦,也不会再经历各种生理不适。

家人一听,决定尊重傅达仁的意愿,开始着手寻找支持安乐死的国家。经过反复确认,他们选择了瑞士一家权威的安乐死机构。

在那里,家人为他精心布置了一个"尊严屋"。房间内摆放着各种鲜艳欲滴的鲜花,散发着淡雅的花香。气球编织出的美丽造型,以及摆放在柜中的奶油蛋糕,都让这里宛如一场温馨盛大的庆典。

家人们脸上虽然满是沉重,却还是强颜欢笑,与工作人员一道用微笑相迎。

就在这样温馨而庄重的环境中,傅达仁最终迎来了人生最后的时刻。

在家人的注视下,他从精致的托盘上拿起那杯能让他安息的药水,淡然地问工作人员:"需要一口闷吗?两口可以吗?"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篮球解说台上的诙谐模样。

工作人员温和地说:"不建议小口喝,药水比较苦。"随后,傅达仁面对摄像头,用英语、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语,分别说了一声"再见",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道别。

他端起药水,一饮而尽,随即缓缓倒在儿子温暖的怀抱中,迎来了永恒的安宁。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这位老人的勇气和尊严而感动。他虽然最终选择了安乐死,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用独特的方式诀别了这个世界。

结缘篮球

傅达仁就是这样一个人,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这位曾经默默无闻的人,最终成长为了国内知名的体育解说员和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他历经了太多的艰辛历程。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本以为可以过上平凡安康的生活,却遭遇了巨大的打击。那个时候他才五岁,父亲就为抗日事业而壮烈牺牲了,整个家庭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困境之中。

为了抚养孩子,母亲不得不独自承担起重担,却最终也因为操劳过度而离开了人世,留下孤独无依的傅达仁。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善良的宋氏姐妹在此刻伸出了援手,为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专门创办了一所"遗族学校"。这让傅达仁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这所学校里,傅达仁明白了学习的价值。或许是童年的阴霾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地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虽然生活艰辛,但只要凭着自己的意志力,他就能够顽强地坚持下去。最终,他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台湾一所不错的学校,还获得了奖学金。

1948年,15岁的傅达仁来到了台湾,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他终于可以抛开往事,好好享受校园生活。当时的他已经长到一米八六的高挑身材,完全可以在篮球场上大显身手。不仅如此,他还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任妻子,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为了支撑这个新家庭,傅达仁变得更加勤奋进取。他先后在广播电视台担任记者,收入也非常不错。不过,他内心对篮球的热爱从未减退,于是他又转到了体育部门,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篮球解说员。

得益于对这项运动的深厚理解,以及独特的幽默风格,傅达仁在这个领域越做越出色,成为了众多体育迷心中的王牌解说。

到了20世纪90年代,傅达仁更是受邀前往大陆,参与了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解说工作。他的声音也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与观众见面,展现了非凡的主持才能。

从记者到主持人,从体育到娱乐,傅达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可谓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感情经历挺奇葩

别看傅达仁的事业风生水起,但是关于他的情感之路,那可挺奇葩的。

年轻时因为篮球事业,结识了第一任妻子,虽然婚姻没能长久,但也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不少波澜。不过,正是这些人生起伏,让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最终遇到了人生另一半郑正珏。

郑正珏可以说是个相当开明的女性。她不仅欣赏傅达仁在事业上的成就,更欣赏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两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岁月并未眷顾这对佳偶,让他们的婚姻生活蒙上了阴霾。

为什么呢?原来,这个作为广播界名媛的郑正珏,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怀孕。这对渴望传宗接代的傅达仁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然而,这对夫妻并未就此放弃,反而用更多的爱来弥补这个遗憾。

就在这个时候,傅达仁在一次偶遇中结识了年轻貌美的粉丝陈秋萍。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瞬间让傅达仁陷入了热恋的漩涡。

年龄上的差距,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障碍,反而成为了增添情趣的调味剂。很快,陈秋萍就为傅达仁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贝。

这下可糟了!妻子无法生育,外遇还有了私生子,按道理说,早已引起了家庭的巨大风波。

可令人惊讶的是,平日里高雅大方的郑正珏,竟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决定——她不仅没有选择离婚,反而将陈秋萍和孩子接到了家中,还悉心呵护照顾,直到孩子上小学五年级。

这种做法在当时无疑引起了众多人的非议。但郑正珏并不在乎,她只是单纯地想要让丈夫心满意足,获得家庭的幸福。

原来,在傅达仁娶她之前,郑正珏就曾经代替丈夫回老家探亲,发现傅家人丁兴旺,唯独自己无法为丈夫生育。

这让她一直感到愧疚和遗憾,直到看到傅达仁与陈秋萍的苗苗种下,,才豁然开朗,毅然做出了这个看似疯狂但实则出自真挚之爱的决定。

就这样,一对夫妻,一个小三,还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在傅达仁的“博爱”下,一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30年,在瑞士安乐死时,她们也陪在傅达仁的身边。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傅达仁要跑到瑞士安乐死?难道在中国不行吗?

要知道安乐死无疑是一剂解脱的良药。毕竟,谁又愿意在痛不欲生的煎熬中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呢?有人说,绝症患者如果没有任何治愈的希望,那么干脆让他们安详地"走"掉。

更何况,如果及时为他们注射安乐死,不就能让他们在面对死神时轻松从容,摆脱痛苦,体面地离开人世吗?这样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然而,这个看似合理的主张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强烈反对。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是禁止安乐死的。而且我国也有很多人支持这么做,他们认为,一旦国家开放了安乐死,这很有可能沦为一种合法的杀人手段,最终侵害了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命权利。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生命的价值到底该如何衡量。

有人认为,只要是生命,就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呵护和延续。但也有人主张,生命质量同样重要,如果已经无法痊愈,那何必硬撑下去?

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伦理难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生命的宝贵。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活着,但如果真的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痛苦,那也许安乐死也并非全无道理。

关键在于,如何在生命的神圣与痛苦解脱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开放、理性的态度来认真思考和讨论。

0 阅读:178

风云人物馆

简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