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甲火箭末级产生太空垃圾的说法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根据观察者网8月9日发文,综合美国太空监测机构 LeoLabs 和美国太空军消息,北京时间8月7日凌晨,长征六号甲火箭末级在完成“中国星链”千帆星座首批18颗卫星组网任务后突然破裂为300余块碎片,分布于800公里左右高度上。
长征六号甲发射千帆星座卫星,西方称其末级二次爆炸,产生太空垃圾
至本文截稿时,我国有关方面暂未回应,也未看到碎片直接影响卫星的消息。
另据澎湃新闻8月10日报道,美国太空司令部对外发布报告称,长征六号甲火箭末级解体产生了超过700块碎片,每颗大小约10厘米左右,这将给同一轨道上的航天器造成危险,而且很难清除。美方强调,由于碎片分布过多,可能会给800公里轨道上的约1100颗卫星带来碰撞的风险,如果碎片进一步分散,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解体事件之一,或持续数年。
西方称长征六号甲末级发生二次爆炸,产生太空漂浮物,对航天器产生威胁
不可忽视的太空垃圾如果这次破碎事件为真,可能会对太空环境和其他国家的航天器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太空垃圾可能会与其他国家的航天器发生碰撞,导致航天器损坏或失效。
太空垃圾的存在也会增加太空任务的风险和成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和危害。
实际上,欧美国家在遏制太空垃圾方面做的还比较到位:像美国太空探索公司发射“星链”卫星星座,火箭仅把它们发射到200多公里高的初始轨道,然后利用卫星自带的电推发动机抬升高度到工作轨道,而火箭的第二级则调转方向,朝地球上航天器坟场——南太平洋一望无垠的大洋坠毁,几乎不产生太空垃圾。
同样的,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也重视入轨的第二级、第三级的处理,利用发动机剩余能量,将在轨道上漂浮的级段迅速朝地球无人区运行,避免级间段爆炸产生太空垃圾。
事情如果属实,我们有必要改进设计咱们地球低轨道资源几乎被占满了,大大小小的卫星每时每刻都在高速运转,如果被高速飞行的太空碎片击中,后果很严重。
地球低轨道已经充满了各类人造卫星等航天器
甚至,我国在天宫空间站重要舱段的重点位置都要加装装甲,来应对日益增多的太空漂浮物的侵扰。
有人说,我国火箭没有级间段返回大气层的设计,是为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提高载荷运载量。
今后,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的设计,让级间段快速烧毁在地球大气层,尽量不产生太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