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战坦克的舱内空间约为5至7立方米左右,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大约为9至11立方米,人均呼吸空间仅有0.5至0.8立方米,如果通风不良,一旦射击时产生有害气体,就会危及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火药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构成,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四氧化二氮等多种化学物,还有碳、硫的颗粒,试验表明,暴露在火药废气中9分钟,就能使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23%的危险水平。
90年代末,解放军某部一辆坦克参加演习,因为通风故障,在发射了28发炮弹和两千多发机枪弹后,全员中毒,好在车长中毒轻,及时打开舱盖,把其它人拖出车外。
火药废气的危害这么大,怎么解决呢?第一个办法就是把炮塔设计成敞开式,比如二战时“黄鼠狼”之类的坦克歼击车就是这样。只是防护差了好多,要是被灌顶攻击,比如来个燃烧瓶,那可真是爽翻了。第二个办法就是换气扇,二战坦克,从谢尔曼到T-34,基本上都有,但作用有限。实际上,即使开着风扇,在T34里面,只要战斗上几十分钟,一样会被熏得晕晕糊糊。
第三个,也是最管用的办法,就是“火炮排烟装置”,在身管上装个粗一圈的套筒,实际上是一个中空的储气筒,被套住的部分,钻几个斜孔。射击时,一部分火药气体会被“存”进筒里,炮弹飞出炮口,膛内压力瞬间降低,筒内气体向前喷出造成负压,形成向前抽气的效果。身管变成了通风管,非常巧妙。
但是炮钢很硬啊,在上面钻细孔,其实非常不容易。所以早期的排烟装置都安装在炮口位置,因为那里厚度相对比较薄,但效果不如在中间好。好在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的排烟装置都移动到中间了。
当然,排烟装置会增加成本,所以只在坦克和自行火炮上有,牵引火炮上是没有的,因为没必要嘛。在《坦克世界》中,有一款配件就叫“通风”,能让全体成员技能提升5%,从事实看,这个设定还真是蛮有道理的,而且感觉这个比例还应该再高一些才对,毕竟人,才是第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