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有报,祸福相依

青山共风雨 2024-06-25 09:06:23

老祖宗有云:“举头三尺有神明”,意为天地之间有司过之神时刻监察着人们的言行,无论何时何地,所行之事皆会被神明分毫不差地记录,并以此影响日后的祸福因果。

奈何世人多被一时的小聪明所迷惑,只看到为非作歹所能带来的暂时利益,却不知这份报应不仅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还可能波及子孙后代,个人的言行甚至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利益。

宗教强调劝善,天地之间的司过之神监察人们的言行并非为了记录过错并计算相应的果报。相反,提出“举头三尺有神明”是为了提醒大众,在为人处事时要坚守底线,一旦越过这条线,便会受到神明的责罚。若能一生为善,司过之神同样会记录下善言善行,并以此计算日后的善果。与人为善,方为神明之于信仰的根本要义。

在理论中,善恶相生共存,世上无人单纯为善或单纯为恶。我们所能做的,是以心中的准则协调言行,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合理权益。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稍有偏差,便会从善滑向恶。

可惜的是,世间多有滑落者,而他们却不自知。

于是有人不禁要问,神明既然拥有无上法力,为何不提前阻止作恶的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道理:

其一,对于神明来说,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其二,善恶的根源在哪里?

其三,如何理解劝善的意义?

说起善恶,就不得不提到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这也是古今中外诸多学派所探讨的问题。对于人性的本初观点,与诸家的善恶观念皆不相同,它既不认为人性本善,也不认为人性本恶,因为善恶都是人类文明制度的产物,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变化。

老子曾说:“(世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旦给他人赋予善与恶的概念,就已经是某种人为的标准和欲求的表现了。

追求的修真理想是要去除人的欲望,去除一切人为的干预,回归到像婴儿一样所有言行都完全自然的状态。因此,不会强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而是要强调婴儿初生时的本然。这就是对第一个问题“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的回答。

在他们看来,善恶并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标准,其本质上只是对欲望的追求。为善、为恶,都是欲求在作祟。

基于此,就可以为“善恶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找到答案,因为一切欲求都源于人们不满足的内心。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利益,这就是为善的前提;将个人利益至上,就容易导致恶的产生。

无论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监察,还是诸多以《太上感应篇》为主的劝善经典,皆意在警醒人们莫要沉溺于个人私欲,而应学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多为他人、社会奉献关爱,以真善美的力量构筑起“小国寡民”式理想社会的实践。

人们在世间的善恶行径,神明皆会分毫不差地记录,但信仰并非施以恐吓,使人畏惧。虽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报应理论,却不会刻意强调恶行恶报,而是告知人们一切善恶皆源于自身的起心动念。当下所做的任何选择以及日后需承担的任何果报,皆与自身息息相关。若想诸事顺遂,不如从一日三善开始,唯有自己才能成为自我的救世神仙。

因此,第三个问题“劝善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从现实生活和精神信仰中感受到正念正行的力量,这是真正由内而外的觉醒,是对欲求的克制。

另一种说法是:“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我们能否成为更好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时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止恶行善的过程,更是在修心养性。

修行讲究少私寡欲,更进一步则是无私无欲。从恶中的幡然醒悟,到为善的欣然从之,再到将善融入生活日常,这便是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

道祖所言的“不善”,并非不为善,而是不再需要刻意强调善的概念,因为它已经内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言行。

劝善,并非只是通过可数的善举去换取神明功德簿上的善果这般简单,而是要让人们从心性到行为都能够实现自我的善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片正是对“我命在我”的信仰的完美呼应。

至此,可以清楚地解释为何神仙不会阻止恶人为恶的疑惑。“天道无亲”,在神明的视角中,善恶只是人间生活的一种秩序,带有人类的主观意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原则。从恶到善,是人间法则中阴尽阳生、去浊澄清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人们的自我觉醒。

在这个过程中,对善恶行为的不同奖惩都只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如果我们过分地向神明强求,试图以人间的,或者仅仅出于自我的善恶标准,让它们对某些人进行惩罚,这就是将信仰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且是贪婪无度的表现。如此这般,又怎么能谈得上觉醒呢?只有明白了善性的含义,才能最终不枉在爱河欲海中历练的这一生

4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近道 10
    2024-06-25 10:32

    若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善良的人受伤害时,这些神明跑哪里去?[点踩][点踩][点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