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数千年的王朝史,朝代更迭之下,无数人为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龙争虎斗之剧目,为的就是要夺得天下,登上皇位,掌握唯我独尊之皇位。可是,皇位虽然得到很艰难,皇权的滋味可能确实也很美,但皇帝却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单单看皇帝的人均寿命这一块,可能有些人就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只要深入中华文明史,就不太可能不爱这个国家和民族。(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从封建第一王朝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皇帝的人均寿命就是一个让人不忍卒读的数字。有人粗略算了一下,秦汉时期皇帝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其中东汉王朝皇帝最惨,连过40岁的人都少之又少;魏晋时期稍微上升了一点,达到了39岁;五胡十六国得益于沙场宿将们的身体素质,但也只有44岁;南北朝皇帝差了点,南朝有37岁,而北朝只有可怜的25岁;隋唐至五代表现很不错,上升到了45岁;宋辽金夏几朝也还不错,尤其是宋朝,达到了48岁;元明清三朝中,元朝又下落到了39岁,明朝则是42岁,最厉害的是清朝,高达53岁。
由此可见,整个王朝历史里,皇帝们的寿命真是不算长,你要知道,他们可是享受了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人均寿命依然让人有些尴尬。当然,表现好的自然也有,比如清朝和宋朝,他们皇帝的人均寿命就都接近50岁,其中,清朝皇帝人均53岁,宋朝皇帝人均48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了。
宋代皇帝的寿命一览表。(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皇帝的人均寿命更应该让人称羡。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宋朝在的是中古时代,还没有近现代医学加持,而且南宋末期两帝都是在乱世飘摇中凄惨度过的,如果不算他们俩,宋朝皇帝的人均寿命甚至达到了52岁,与清朝几乎不相上下了。而清朝皇帝虽然人均寿命最长,但他们是有近现代医学作保障的,与宋朝相比,可以说是沾了不少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光,比如康熙皇帝,他就曾经服用金鸡纳霜治疗疟疾。
那宋朝皇帝在“活得久”这方面,为什么可以表现得这么好呢?
有些原因是大家都可以想得到的,其一,宋朝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皇帝们的心情也是不错,身体自然也要好一些;其二,比较起来,宋朝皇帝过于荒淫的不多,在身体保健方面做的也还不错;其三,宋朝在团结文人、限制武力等平衡权力方面做得很好,自然死亡的多,没有什么皇帝在年幼时被太监或者权臣谋杀之类的。
风华绝代的宋王朝。(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是本人近来发现,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即宋朝的中医学很发达,极大地提升了宋朝皇帝们的人均寿命。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一座精神物质双重宝库,从神农尝百草的原始时代开始,就有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到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无数中医巨子们前赴后继,扁鹊、张仲景、华佗等优秀中医学上的一代宗师们先后缔造了中医药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到了宋朝,中医药乃至中医药体系都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根据史料记载,宋代在中医药构建体系上十分完善,他们在隋唐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了“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福田院”、“安乐坊”、“安济坊”、“和剂惠民局”、“居养院”、“广惠坊”、“保寿粹和馆”、“慈幼局”、“医药院”、“病囚院”、“安养院”等机构,实行医药分家,上下联动,兼顾中央和地方、权贵和平民的十分完备的医疗教育、救济、研究发展体系。
群星璀璨的宋朝太医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以说,宋朝的这种中医药体系构建,即便是现代医学也是可以借鉴的,如“安乐坊”这个机构,实际上就是宋朝版应对疫情的方舱医院;“太医院”就是专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最高机构;“安济坊”就是专门为收治救济贫病之人而设置的机构;“和剂惠民局”就是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
在宋朝中央部门的这种高度重视下,整个宋朝社会在中医药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堪称整个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宋代,中医药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铜人身上精细刻印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以此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体教学模型,具有直观具体、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实属中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宋代中医名家王惟一的针灸铜人。(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仅如此,宋朝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校正医书局”,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历朝历代中医学医典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前后历经十余年。我们现代中医学所能借鉴到的医家名著,如《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其实都是宋代进行校订和刊行后,才得以流传下来的。
在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推动下,宋代民间中医药人才辈出,诞生了一大批闪耀史册的中医药名家。如被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的钱乙(宋江的老乡,山东郓城人),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相当成就的杨士瀛(福建福州人),对《伤寒论》深有研究的朱肱(浙江湖州人),著有《类证普济本事方》(中医方剂名著)的许叔微(江苏仪征人),著有《济生方》和《济生续方》二书的严用和等等。
世界儿科之圣,宋代钱乙。(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此外,在宋朝的影响下,宋代以降(含辽金元各朝,辽金元虽和宋代在军事上互有攻伐,但在文化上是在积极学习宋朝的)还出现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医四大名家,分别为:
“寒凉派”的刘完素(1120年至1200年),该派认为伤寒(泛指发热性疾病)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
“攻下派”的张从正(约1156年至至1228年),该派认为病由外邪侵入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
宋辽金元的中医名家刘完素。(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补土派”的李东垣(1180年至1251年),该派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而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
“养阴派”的朱震亨(1281年至1358年),该派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
由是,宋代的御医群体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医疗宗师级别的天团,在这些中医巨子的保护下,尽管宋代历朝皇帝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基本上都有祖传的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且很多人喜欢喝酒吃羊肉等,但他们依然在人均寿命方面胜过了历朝历代各家王朝皇帝。
宋朝御医可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御医群体。(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比较令人遗憾的是,宋代以后,中医药和中医学逐步走入了固步自封的状态,后世医家即便是如李时珍一般著名的人物,也仅仅是在追寻和学习宋代及以前历代名医的东西,本质上并没有质的飞跃和提升。并且,随着封建王朝皇权的高度集中,明清两代的医家在对统治阶层的行医问药上,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稳定和安全,而少有大胆创新的尝试。因此,在清朝道光皇帝的一纸严令下,中医针灸技术曾一度被全面废止,导致我国的针灸技术在近现代还要向日本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进行学习,真的是十分令人痛心!
到了现代,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已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评,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保护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这些现代中国人应该有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对中医药这种数千年的医学文化,进行辩证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以不负数千载中华先民的刻苦努力和卓越贡献。
这一点,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能够为之奔走呼号和努力!
复兴中医药,是现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