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长:世界承受不住同时爆发3场战争,中国,可不是俄罗斯

盛世需点兵 2024-03-15 08:52:15

2024年2月,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这是一个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我们不仅参加了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还设置了“中国专场”,很多国家代表发言时,也少不了谈及中国。

显然,在全球各国心里,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世界大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整个世界的变化。

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在谈及中美关系等问题时,就特别强调,世界承受不住同时爆发3场战争,因而中美关系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极为重要。

世界可能会同时爆发3场战争吗?

虽然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世界并不和平,地区冲突不断,还有很多人仍然生活在战火之中。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就特别强调,目前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已经相继爆发战争,而世界不能有3个不稳定的战争地区。

众所周知,正在欧洲进行的战争就是俄乌冲突,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如今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年,尽管俄罗斯又宣称自己“取得了关键性胜利”,但很明显,在西方的介入下,俄乌冲突长期化是肯定的,未来的欧洲不太平是肯定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欧洲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他们无法再购买到便宜的俄罗斯能源,只能高价购买来自美国的能源,或者通过印度等“中间商”购买能源,这导致欧洲各国的生产成本增加、制造业竞争力下降。

与此同时,欧洲民众也不得不为越来越贵的能源买单,生活成本增加,让欧洲民众怨声载道。

这些都可能成为欧洲的不稳定因素,对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对世界造成负面影响。

同样的,中东也不太平,自从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加沙地带的情况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至今,联合国仍在就推动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停火而努力,只不过由于个别国家的一己之私,停火仍未达成,加沙地带无数平民亟待人道主义援助。

而且,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着“耶路撒冷归属问题”的根本矛盾,在可见的未来,他们似乎也不可能真正达成和解,中东的乱局恐怕仍将持续。

这两场冲突是已经爆发并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战争,而在新加坡及部分其他国家眼里,亚洲还有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那就是台海冲突。

在赖清德胜选之后,台海地区的战争风险已经无限升高,恐怕就连美国都不能真正控制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假如赖清德真的做出什么越过红线的举动,那么解放军雷霆一击,台海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黄永宏十分担心,他认为假使台海地区爆发冲突,美国必定会以某种形式介入,如此一来,台海冲突就会变成中美冲突,这对于世界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黄永宏甚至表示,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冲突,世界“未来30年都将黯淡无光”。

“世界承受不了”

在黄永宏的观念里,如果中美真的在亚洲爆发冲突,这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战争地区”,而现在的世界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

他认为,表面上看起来,印太地区似乎存在着“军备竞赛”,因为中美两国的国防开支都在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政府实际可制备国防预算已经高达8863亿美元,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美国的国防开支将会增加到1万亿美元;

而中国全国人大提交的2024年国防与支出预算继续保持个位数增长,总额为16655.4亿元,约合2317亿美元。

但预测数据称,到2030年,按名义价值计算,我国的军费开支也将增加到约5000亿美元。

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的军费开支对于大多数其他国家而言,恐怕都是“天文数字”,因而别国将其理解成为某种“军备竞赛”,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此基础上,黄永宏指出,中美两国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缓和关系、避免因“军备竞赛”等问题导致矛盾冲突进一步加剧,最终爆发战争,影响整个世界的大局。

具体而言,黄永宏觉得,对话和贸易都是促进中美合作、避免战争的方式。

例如,在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了会晤,黄永宏认为这就是一种缓和中美关系的方式。

与此同时,黄永宏还指出,坚定地推动多极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同样可以促进交流合作,避免争端,中美之间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加强交流。

黄永宏举例称,尽管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有着“血海深仇”,中日贸易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关系的缓和,在中国内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贸易也推动了两岸的交流和理解,因而中美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来缓和关系。

黄永宏认为,尽管贸易并非是解决两国之间问题的“万能灵药”,但除了加强贸易、加强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之外,我们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

毕竟,以欧洲地区的战争来看,就算北约继续加强防务开支、增加威慑,也不可能避免俄乌冲突的爆发,还不如尝试通过贸易来缓和关系。

此外,黄永宏还认为,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也能够减少中美之间潜在的“战略误判风险”,这可以让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这样,亚洲爆发战争的风险也会降低,对于新加坡等国而言,这将是一个更加安全的未来。

站在新加坡的角度,黄永宏的话可能有道理,但中国不是俄罗斯,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和更高的追求,黄永宏所担心的事情恐怕并不会发生。

中国不是俄罗斯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而言,增加贸易恐怕确实是他们加强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对于大国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就以俄乌冲突来看,在冲突爆发之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实施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数据显示,德国有55%的天然气是来自于俄罗斯,这意味着两国的能源贸易关系密切,德国对于俄罗斯能源也有着相当的依赖,但这并没有让德国放弃对俄罗斯的制裁。

而至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数据显示,尽管20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了11.6%,也有6644亿美元之多。

而且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仍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国,这个数字放在全球都是巨大的,甚至是中俄双边贸易的数倍之多。

按照黄永宏的逻辑,中美关系应该比中俄关系更加亲密,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中美之间关系来说,贸易能够起到的作用恐怕是有限的。

实际上,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而言,就算贸易往来再密切,但只要没有充分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共同利益,关系都不可能真正变好。

况且,如今并不是我们一定要“挑战”美国,而是美国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要将中国视作是最大的“敌人和威胁”,随时准备与中国进行“武力对决”。

只是幸运的是,中国不是俄罗斯,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形象一向是“战斗民族”,“说打就打”恐怕也是他们的风格,但我国不一样。

相当多的人一直认为,我国在各个方面实在是过于“隐忍”,导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感到“憋屈”,完全不像俄罗斯那样“说干就干”让人感到十分痛快。

但其实到了今天,这已经不是“隐忍”,而是我们拥有更强大的战略定力,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利益,我们绝对不会因为美国的挑衅就乱了自己的发展脚步。

也就是说,不论美国如何在台海、南海进行挑衅,我们也不会为逞一时之快就动用武力,给美国以可乘之机,我们只会在恰当的时刻、利用恰当的机会,一步一步加强对于相关地区的掌控,从而用更加和平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才是符合我们大国智慧的举动。

当然,站在新加坡的角度,它不希望中美爆发冲突,想要“劝和”中美两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象打架,草地遭殃”。

而且,中美也并不是对立的、非要“对抗”的,只是美国被困在了自己意识形态斗争的观念里,导致其视我们为敌人。

中美两国其实完全可以实现良性竞争、互利共赢,希望美国也能“听进”新加坡的劝说,不要动不动就要与中国“对抗”,两国的合作才是有利于中美发展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多赢选择。

0 阅读:2

盛世需点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