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375/400天
【故事】
公交车站来了一对母女,立刻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
倒不是因为那四五岁小丫头天真可爱的模样,而是由于她们是黑人。
在这个纯白人的社区,黑种人带白娃娃,谁也不会觉得稀奇,因为那必定是在照顾主人的孩子。
如果有一个黑女人出现也很普通,谁都知道那是白人家的女仆,何况她们总遵照主人的规定穿着制服。
但是同时出现这么一对黑人母女,就令人纳闷了。
谁家的主人会准女仆带孩子来上工呢?
如果不小心,让黑孩子跑到前院玩耍,被邻居撞上,以为附近搬来了黑人家庭,使得房价一落千丈,要由谁来负责?
尽管她们现在只是等车,但已经足够令人疑神疑鬼了。
所幸巴士来了。
不用买票的黑丫头跳上车子,径自跑到最前面一排坐下。
黑妈妈则投下各种硬币,才转身往车里走,却被司机一把拦住:“别急着走!少一毛钱!”
黑妈妈转回收银机,弯着腰数了又数,使车上车下的白人全焦躁了起来。好半天才见她喃喃地说:“我已数了三遍,没少啊!”
司机又瞄了瞄收银机:“哦,没少!”挥挥手,“你可以走了!”
满脸涨得通红的黑妈妈,终于能往车里走了。坐在前排的小丫头高兴地挥手。
“啪!”冷不防狠狠出掌,掴了小女儿一记耳光,厉声吼道,“滚,滚到最后一排!忘了你是黑人吗?黑人只配坐最后一排!”
当着朋友打孩子,足以造成朋友的尴尬,因为打孩子表示你不高兴,使你不高兴的是孩子,也可能是朋友。
羞辱那羞辱你的人,可以用自我羞辱来达到。
【思考】
黑人母亲当着其他乘客的面,打自己孩子的耳光,并不是她生性残暴,而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
她借助这个行为,表达她对司机的不满。
这是一种指桑骂槐似的做法,一种隔山打牛似的应对措施。
我最近在学习自考课程里的《语言学概论》,里面提到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直接言语行为就是用陈述句表达陈述的意思。
比如“这里有一个苹果”,就是说这个地方有一个苹果,没别的意思。
用疑问句表示疑惑。
“你还没吃饭吗?”就是为了表示我在问你,你有没有吃饭。
间接言语行为就是用一种言语表达另外一种意思。
比如用疑问句来表达其他意思。
“你来这里干嘛?“
虽然是疑问句,但表达的意思却是:你不该来这儿,你应该走。
为了达到目的,如果通过直接的方式不好操作,就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进行,要灵活变通。
比如在过年过节送礼的时候,直接送给大人,对方可能碍于面子不好接受,这个时候说送给小孩子,对方就容易接受。
文章里的故事,更主要的还是关于黑人种族歧视。在长期的压迫下,思维和行为都受到禁锢。
外国文学史里有一个名著《哈克贝利.贝恩历险记》,哈克是个白人,还有一个黑人奴隶吉姆,两人一起逃离“文明社会”。
黑人吉姆善良诚实、忠于友谊,有着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的精神。
但同时,他也无知迷信,有着局限性。
导致他局限性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种族歧视对他的压制和扭曲。
我最近还在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
古代的统治者为了奴役百姓,人为地制造差异,让百姓认为自己就是吃苦的命,享受不了达官贵人的待遇,让他们精神麻木。
《祝福》里的祥林嫂,既有反抗性,又有奴隶性。
她既反对婆婆让她改嫁,在婚礼上撞桌子;但同时,她反抗的原因是为了遵守“妇道”,遵守“夫权”的约定。
我是郑懿,追求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