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你可以把它当作历史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故事来读。有些故事很有趣,在你觉得有趣的同时还能够把道理给你讲了。
比如说《子产论尹何为邑》这篇。
主人公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贤相,他比孔子年岁稍长,两人在时空上有一定的交错。孔子对子产这位前辈老大哥评价很高,说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说他是个“惠人”。子产去世的时候,孔子为之哭泣,《左传》有载:“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郑国当时的话事人是上卿子皮,其时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家臣。子皮手下有个叫尹何的小弟为人老实,子皮爱他爱得不得了,就想给他成长的机会,让他去管理自己的封地。
子产对此自然表示反对,不然就没有这个故事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如何进行劝谏。
子产说:“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应该对那个人好。
这话没毛病,子皮对此当然是认可的。
子产接着说,你让尹何如此年轻的小弟未经培训就去参政是很危险的,就像让还不会用刀的人去用刀割肉、让还没拿到驾照的人去开车、让还没学会射箭的人去打猎一样,其实是在伤害他呀!
伤害一个人,怎么能说你爱他呢?
这是我们在《左传》中常看到的一种经典的论证方式,用现在逻辑学的说法叫“否定后件”——
如果 p,则 q
非 q
所以,非 p
把这个公式套到子产的论证上就是这样——
如果你爱尹何( p),就应该对他好(q)
你让尹何参政其实是伤害他,对他是不好的(非q)
所以,你是不爱尹何的(非 p)
我们已经知道子皮是爱尹何的,但子皮让尹何为政却导出了一个子皮不爱尹何的结论,那只能说明让尹何为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所幸子皮是从善如流的人,他不但听取了子产的劝说,还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了子产,得成一段佳话。
二、爱一个人,就要对他好没错,我想聊的其实是爱。
爱,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概念,但真要是让我们给爱下一个定义还是挺难的。好在子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向,那就是从爱的表现来看。
爱,只藏在心里或挂在口头是不行的,要落实到行为上才算是爱。
这里最值得说的是对父母的爱。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但毕竟今时早已不同往日,这个论断已经不适用于当今已经全面消除贫困的中国社会了。爱父母,我们既要论心也要论行。其实需要我们子辈做的也不多,像老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
我常常就坐在那里,只是简单地看着儿子和女儿在身边玩闹,心里就满是喜乐。我想父母他们也是一样,与其父亲节母亲节时在朋友圈发“父爱如山、母爱无边”之类的便宜文案,倒不如简单地多在他们面前晃悠晃悠、乐呵乐呵。
爱一个人,应该对他好,反之,如果你对一个人不好,则不足以言爱。
比如在爱情中,我们是不是有很多人开口闭口言爱,但却又常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对方呢?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听听这世上有多少伤心断肠的情歌,那不都是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的心儿的沉吟吗?
可是爱怎么会让人受伤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那并不是爱。
你要是问我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爱情不应该给人带来痛苦,给人带来痛苦的自然已经不是爱情了,至少不是纯粹的爱情了。如果你在一段你认为是爱情的关系中尝到了苦楚,不妨抽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关系,看看里面是否还掺杂什么其它东西,比如占有欲、控制欲、利益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