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为何不将赵军降卒押回秦国为徭役,而是直接坑杀?

东世说历史 2023-06-10 17:53:06

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可谓是我国历史上发生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且最为彻底的大型歼灭战,秦、赵两国在这场战略大决战中共计投入的军民超过了上百万,而战役最终结果也是极其惨烈的。

赵国在此战中先后三次投入了约四十五万军民,结果落得大败,数十万将士几乎被秦将武安君白起斩首坑杀殆尽,只留下二百四十余娃娃兵回赵都邯郸报信。而赵国闻此惊天噩耗,举国上下一片震惊哗然,而其余关东诸侯得知长平惨况后也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对中原西方的虎狼秦国感到恐惧,再一次刷新了他们对秦国的实力认知。

不过作为战胜方的秦国也没有那么喜悦,因为秦国在出动约六十万军民的情况下,最终以接近一半的伤亡代价才获取了长平之战的最终胜利。而且在赵军主将赵括中计,率军落入武安君白起提前设计好的埋伏圈后,缺乏粮草的赵军将士依然坚持了长达近两个月的时间。

最终因主将赵括在突围时战死,为此群龙无首,无法统一行动,加上缺粮饥饿,且无兵救援的情况下,剩余的二十余万赵军将士才迫不得已选择了投降。而其余二十多万将士除了在与秦军交战和突围时战死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士卒是因缺粮而活活饿死的。

为此在剩余赵军投降白起之时,秦军就已经付出了约二十万的伤亡代价,故而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也只能算是惨胜。这也能看出赵军战力之强大,几乎和秦军战力水平也就在伯仲之间,不分高下。如果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没有被武安君杀降坑杀,那么秦赵长平之战基本就相当于打了个平手。

为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秦国已是惨胜,武安君白起为何不将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押送回秦国内地为徭役,或者挑选打散编入秦军,从而扩大胜利价值,尽可能对冲、减少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伤亡损耗,而是直接选择全部坑杀呢?

白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首先投降的赵军还剩二十余万,突然一下增加了数十万嗷嗷待哺的饥兵,必然会对秦军粮草后勤保障造成很大的冲击,而赵国也是因为长期对峙,由于缺粮才迫不得已反击展开决战。在外出征的数十万秦军同样对秦国也是巨大的开销,而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士卒将会成为秦国的负担。

其次也是因为赵军投降人数太多,以至于无法招降或者押送回秦国本土做劳役。一般对于招降的士兵都是打乱重编,但二十余万赵军即便被打乱编入秦军之中,降卒在秦军中依然有很高的占比,这对秦军来说则有很大的风险。而数量众多的降卒做劳役,也难免其中有人会乘机成为暗探,将各种消息传回赵国,不利于秦国接下来的兼并、统一战争。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很关键,以至于白起选择将已经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全部坑杀。

秦将武安君白起为何选择直接坑杀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呢?

主要有三点原因,先说上文中提到的两点,秦军粮草等后勤保障也是有上限的,这一点可以从赵军被困后秦昭襄王的做法得到印证。

当秦、赵两国换将后,秦将武安君白起就采用诱敌深入之策,使赵将赵括率军脱离坚固的壁垒作战,从而将赵军分割包围,并切断了赵军粮草等后勤供应通道。而赵军被困一时间无法突围后便开始就地修筑防御工事进行坚守,以等待赵国后方派遣援兵前来支援。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之河内,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

秦昭襄王听闻此消息后便急忙亲自赶到河内地区,将当地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征发调往长平战场支援,这支临时征集军队的主要目的是阻挡拦截赵国派往长平的援兵和粮草输送。

从秦昭襄王的做法中可以得到两点信息:一是秦军投入的长平战场的兵力基本只够包围赵国大军,而无法再腾出手来应对阻拦赵国后方前来的援兵,一旦赵国援兵到达,里应外合之下,被包围的赵军可能就会突围而出,甚至于秦国会最终失败,为此秦昭襄王只能立刻征调河内百姓增援长平。

二是白起赶到长平担任主将,制定对赵策略后,大致也能推断出结果,秦军兵力基本上只够包围赵军,那么为什么秦国一定要等到包围赵军后才临时征调河内百姓支援呢?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兵力有限,毕竟秦国还要防守各地和应对其余诸侯,二是粮草消耗问题,约六十万人的开销可能是秦国最大供应限度,超出这个数值后就无法得到保障。

无论哪点原因都说明秦国投入到长平战场的人力物力资源基本到达了一个能承受的上限,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则会打破这个界限。就比如粮草支撑问题,毕竟这不是几千上万人,而是足足有二十万,如果给赵军降卒供应了一部分,秦军可能就不够吃了,而赵军同样也吃不饱,而秦军吃不饱可能会抱怨,从而影响到士气和战斗力,赵军吃不饱,则可能直接引起哗变。

无论是哪种,都是秦国不想看见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呢?秦昭襄王和大臣也没有办法,那就默不作声,将二十余万赵军降卒的烂摊子交给白起处理吧!

“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史记》

白起作为一个武将也变不出来粮食,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便说了这么一句话:“之前秦军就已经攻克了上党十七城,但上党百姓却不愿意做秦国子民,转而逃往赵国。赵国士卒也反复无常,万一作乱怎么办,干脆将他们全部杀掉。”

这句话不仅是白起想到处理二十余万降卒的办法,也表明白打心底里就对这些投降的赵军并不放心,担心他们会作乱,无论是押送回秦国本土为徭役,还是打散编入秦军阵营都行不通。加上粮草问题,于是白起干脆以欺骗手段,将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全部坑杀。

不过白起之所以选择坑杀赵军降卒还有一点关键原因:白起想乘胜追击,继续率兵东进,一举攻灭赵国。虽然此时加上河内增援长平的军民,秦军差不多有四十万左右,抛开粮草问题,两个秦军看一个手无寸铁的赵军降卒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只有在无战事情况下才行得通。

如果白起率军继续东进攻打赵都邯郸时,这些降士集体作乱,这对秦军来说无疑是一柄直插胸口的利剑,直接会影响到了整个战局。白起自然不可能将这个定时炸弹留在身边,但是将二十余万降卒押送回秦国本土也需要调动很大一部分兵力才行,这对接下来的攻赵战事则不利的。放又放不得,不然秦军付出近一半伤亡代价才打赢的长平之战就白打了,并会对秦国今后的兼并战争不利,毕竟这是二十万降卒已经是上过战场,形成战力的将士。

为此处理二十余万赵军降卒只剩下一个办法:全部坑杀,不留后患!

结语:

白起最终将投降的二十余万赵军降卒全部坑杀也是迫不得已,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不过此举虽然从根本上削弱了赵国,使其元气大伤,多年之内都无力再单独抗衡秦国,同时也极大的震慑了其余关东诸侯。但此举同样也会对秦国今后的兼并、统一战争产生不利,关东六国必然会拼死抵抗,毕竟即便投降也会有被杀的可能。

之后秦始皇时期开启的统一六国之战也得到了印证,秦国四次大举进攻赵国直到其灭亡,赵军再未有过投降之举。关东其余诸侯,除了齐王建听从早已被秦国用重金买通的相国后胜建议选择了投降之外,韩、魏、楚、燕四国都是拼死阻挡秦军兵锋,直至被秦国以武力攻灭。

如果秦国当时放回了这二十万赵军降卒,秦国仁义之名定会传遍天下,日后再与关东诸侯发生战争,阻力也会减少很多。虽然武力是解决问题有效且快捷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仁义之名也是有用的,如果秦二世没有那么残暴,能有其兄长扶苏一半宽仁,或许秦朝也不会那么早亡。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0

东世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