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消息火上了热搜,
84岁老婆婆,等了1小时,只为还10元钱。
不过是10块钱的事儿,
却在短短12个小时,总阅读量达到1.5亿次。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在很多人看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
不过就是十块钱的事儿,
为什么突然受到上亿人的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
常州一位84岁的朱婆婆到医院就诊,临走时发现自己没有带现金,想要从医保卡里提10块钱当做回家的路费,由于不符合医院规定,被收费员张泆告知无法操作。
这可急坏了朱婆婆,医院距离家里很远,如果走回去,凭自己这么大年龄走路的步伐,不知道何时才能到家,年老的体格远不如年轻人,万一途中发生意外,那就糟了。
而如果乘坐公交车,倒几趟公交车、地铁,十块钱足够回家了。
因此,朱婆婆也只是想提十块钱,够回家的路费就可以了。
但规章制度是不允许这样做的,社保卡里面的钱可以买药抵扣,但并不具备提现的功能。
朱婆婆很着急,但碍于没办法,便走出医院,在医院门口跟路人借钱,但过了很长时间后,仍然没有人肯借钱给朱婆婆。
过了15分钟后,老人仍然徘徊在医院门口借钱,但很多人一听说是借钱都连忙摆手示意不会借给她。
这时候,医院一位医生看到这个事情后,跟收费员张泆说了一下。
张泆听到后,马上跑出门外,自己拿出了20块钱给老人,但老人说不要20,只要10元就够了。
张泆从口袋里又找了个十块钱给老人,并说:天气这么热,您别中暑了,您赶快回家吧,钱不用还了。
但老人说,钱,我一定会还的。
看到这里,基于我们日常的思维逻辑来看,这不过才10块钱的事儿,老人也不可能大老远冒着这么热的天来专程还10块钱吧?
然而就是这样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第二天,老人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当时医院还没有上班,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老人就这样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医生都走到自己的岗位后,老人发现昨天借给自己钱的小伙子没上班。
老人便走到昨天张泆工作的那个窗口,塞了一包东西给收费员,并特别说:这是给张泆的。
张泆上班后,拿到老人送来的塑料袋,打开一看,
里面有10元钱,
3瓶果汁,
还有1封感谢信。
看到这里,我首先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太暖心了,
这世道还居然能发生这样的事儿,老人的德行实在太高尚了。
张泆也很感动,似乎一切人世间的谨慎,在面对老人这样的行为后,都破防了。
老人在感谢信中这样说道:
小张,您好:
“钱有了没有?我不放心”,多诚恳的两句话,您妈爸教育出来这样好的孩子,人人夸。
我更尊重这样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您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事儿虽小,但人品伟大,
好孩子,谢谢您,
衷心的感谢,不胜感激!
看着老人的感谢信,
从字迹和行文逻辑中,
就透露出这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
有网友说,能写出这样好看的字儿,文化水平不低,
一定也是文化人,有素质的人。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当中,这样写道:“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人际关系中的规则,最后,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则受到了世人的重视,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准则了。
这条准则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但回头想想,当初老人向路人借钱的15分钟内,有多少路人?
出入医院人来人往,却没人肯伸出善举之手,这不过只是10块钱而已。
10块钱,看出路人的冷漠,10元钱,看出一个人的德行品质。
老人之所以非要这样厚道的感谢张泆,想必在那短短的15分钟里,她的心里必定经历了万般挣扎。
她是否在那一刻,感慨着人间的冷暖呢?
事后,张泆联系到朱婆婆,上门亲自道谢。
张泆本可以拿到朱婆婆送去的东西后,不再管了,但他并没有就此终止这件事。而是亲自上门对朱婆婆道谢。
这正是,世界待我以温柔,我待世界亦温柔。
正如朱婆婆所说:事儿虽小,但人品伟大。
在这个人人浮躁的现实社会中,
这么一点小事儿居然都能触动我们的心,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前几天,
一位73岁的农村老奶奶在路边摆摊,卖自己院子里种的黄瓜,玉米等农产品。
一位年轻人见大晚上的,老奶奶一个人还出来摆摊,很是辛苦。
买了点黄瓜后,塞给老奶奶20块钱。
老奶奶弓着身子正要从腰包里找零钱给年轻人,
年轻人说,你收着吧,我不要了,钱搁我身上再给丢了咋弄?
老奶奶说什么都不要这多出来的12块钱,
“你们花钱厉害,我们也不花什么钱,
够吃就行,不需要”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换做很多商家,你要是多给了钱,商家恨不得赶紧装兜里,让你赶紧走。
在如今生意难做的现实中,很多商家都是宰一个是一个,恨不得卖一件吃三年的感觉。
越是在生意不好、生活困难的时候,越能够考验人心的善恶。
年轻人多付12元,是因为自己的奶奶也是农村人,也经常去集市里卖自己种的菜,他看到这位老奶奶时,不由的想起了身在远方还在辛苦劳作的自己的奶奶。
这是一种:共情。
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回忆,回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与当下遇到的这些人这些事,是多么相似的场景。
年轻人不想让老奶奶这么辛苦才赚那么点,心疼的感觉油上心头。
其实12块钱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民来说,多少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不属于自己的钱是坚决不能要的。
钱没了,可以赚;
但如果品德没了,那么尊严也就丢了。
罗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尊严,一直是少数人必备的德行。
他们以高尚的情操,维护着自己仅有的尊严。
也许,10元不多,12元也不多,但在他们心里有一道无法跨越的坎儿。
有一部电影叫《拒绝采访》,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洁工老杜在打扫街道时,发现了一个塑料袋里有30万现金,他看到这么多钱,不敢擅自处理,第一时间交到了警察局,警察也很顺利地将钱转交给了失主孙大有。
这件事,惊动了电视台,很多记者都想好好报道一下这个事儿。但都被老杜拒绝了采访,老杜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想自己的生活被打扰。
对清洁工老杜采访不成的记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决定去采访失主孙大有,他们认为失主一定很感谢老杜拾金不昧的精神。
没想到事情就此发生了反转,失主夫妻俩很不开心,因为他们坚定地说,
他们丢的不是30万,而是35万,其中有8万还是跟别人借的钱,这是他们准备买房子的钱。
那,另外的5万去了哪里呢?
孙大有夫妻认为肯定是清洁工老杜扣下了其中五万,老杜不愿意接受采访,应该也是心虚不敢接受采访,那五万一定是老杜扣下来了。
本来孙大有认为,自己丢了35万,给老杜5万表示感谢也是情理之中,就算老杜自己不扣5万,自己也准备去拿钱感谢他的。
但孙大有妻子认为,老杜捡到钱还给我们,我们很感谢,但就算是当做拾金不昧的奖金给老杜,也是他们夫妻俩给老杜,凭什么老杜自己私自扣下?
记者听后,觉得内有乾坤,老杜之所以不接受采访,一定是怕行藏败露,不然为什么老是躲着记者呢?
记者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了老杜的妻子瘫痪在家,轮椅也从之前的破旧轮椅换成了一把新轮椅。这更加使记者确信了是老杜私自扣下了那五万块钱。
老杜的儿子无意发现了一张汇款单,而汇款单的收款人也是个女人的名字。
随着记者的闯入及在新闻曝光下,老杜的妻子和儿子与老杜之间开始离心离德,在不断关系破裂的现实情况下,老杜决定公开一个藏了很久的秘密。
原来老杜自己是被曾经当清洁工的母亲捡回来的孤儿,母亲在他从小的时候就教育他做人要不能忘本,不能忘恩,所以老杜和妻子也一直在资助一个孤儿。
在妻子瘫痪后,老杜瞒着所有人,依然坚持着资助那个孤儿,而汇款单正是给那个孤儿的汇票。
这时,老杜的同事主动出来承认了是自己拿了那五万,塑料袋里的钱是他先看到的,由于家人生病住院,开支很大,便出了私心,拿了五万出来。
当老杜发现钱袋的时候,确实只有30万在里面。
事情终于解开了谜团。
老杜说:无论多难,我都不会昧着良心拿不该拿的钱!
老杜感恩母亲对自己的收养之恩,也将自己不能忘本不能忘恩的精神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正如老杜所言:他一直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很多无名的英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做了无数的好事,都没有被采访过。
自己又何德何能被捧成光荣的事迹呢?
这部电影,浓缩了社会中很多拾金不昧故事的影子。
有些人,心里从始至终,一如从前地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即使再穷困潦倒,都无法摧毁他们内心深切的意念。
在他们心里,与金钱相比,信念更为可贵。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他们以此为最高信念,守护着从小被父母善良的教育理念。
他们有的人可能很贫穷,有的人可能很孤独,无论他们年龄几何、身处何方,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身上的素养和秉性,依然会被很多人尊敬着、学习着。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也有更多人正在成为他们,所以,这个世界才如此美丽和谐。
善良,会随着风的方向而不断移动的,像蒲公英一样,四处飘散着,播撒着充满爱的种子。
于是,某一天,你突然感受到,
这个世界从始至终地,
待你以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