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许世友将军接到毛主席密令,紧急出动2个师逮捕王维国

纵观历史2021 2024-10-08 00:26:07

1971年,许世友接获毛主席密令,紧急调动两个师的兵力,要求逮捕王维国。

这场突如其来的抓捕行动,背后隐藏着怎样危机,王维国是谁,许世友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

1971年,文革末,毛主席为深入掌握地方实际,强化中央的掌控力,亲自“南巡”。8月15日,毛主席乘专列启程,沿途历经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直至上海,每到一处,地方党政核心直接对话,传达中央意志。

此行途中,毛主席察觉到有人暗中划针对他的阴谋,一场针对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危机正悄然成型。

在这场阴谋的阴影下,一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王维国,他时任空军第四军政委及上海市委常委。

王维国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为地方知名乡绅,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先后涉足教育界与军旅,在军中迅速崛起,成为备受瞩目的将领。

权力的诱惑与腐蚀逐渐侵蚀王维国的初心,他落入反革命势力的陷阱,走上与党和人民为敌的道路。

在上海的停留期间,王维国的反常行为尤为引人注目,甚至企图策动针对毛主席的刺杀行动,这一举动彻底暴露他的反革命本质。

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提前结束南巡,秘密联络许世友,紧急部署对王维国的抓捕行动,期望迅速粉碎这一威胁国家安全的阴谋。

在接到密令后,许世友深刻意识到此次任务刻不容缓的紧迫性,迅速行动,紧急召集南京军区内的精英骨干,共同商讨并精心策划一整套缜密无懈的行动方案。

鉴于任务的特殊性与危险性,许世友决定动用两个师的兵力,组成一支特别行动小组,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反革命要犯王维国实施秘密而精准的抓捕。

面对王维国这一狡猾且警惕性极高的对手,他是反革命集团中的关键人物,掌握着一定的军事资源,使得抓捕行动充满挑战。

为最大化地减少风险与冲突,许世友运用“诱敌深入,一网打尽”的战术思想,即“引蛇出洞”策略。

肖永银接受这一艰巨使命,组建一支特别行动小组,展开一场精心策划的抓捕行动。

在肖永银的指挥下,行动小组如影随形,对王维国的日常行踪展开地毯式排查,从生活细节到社交活动,无一遗漏地搜集着关键情报。

在众多策略中,肖永银独辟蹊径,利用王维国对美食的热爱,特别是其难以抗拒的大闸蟹,设计一场别出心裁的“鸿门宴”。

期间,肖永银亲自出马,以品尝最新鲜的阳澄湖大闸蟹为由,向王维国发出诚挚的“邀请”。

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诱惑,王维国虽心存疑虑,但在肖永银的巧妙游说与美食的双重吸引下,还是放下防备,踏入预设的陷阱。

傍晚,王维国携几位亲信步入一个精心布置的包厢。一股浓郁的蟹香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他心中的食欲,正当他沉浸享受时,包厢内气氛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肖永银的一声果断号令,训练有素的战士迅速精准地将王维国及其同伙制服,为他们戴上黑色头套,整个抓捕行动如同行云流水,没有发生混乱和流血事件。

同时,南京军区立即调动重兵,对上海机场及周边关键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等进行严密的封锁,彻底切断王维国所有可能的逃逸路径。

王维国落网,无疑是对反革命集团的一次重大打击。这一行动沉重地削弱反革命势力的嚣张气焰,更在全社会范围内传递信息,任何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破坏社会稳定的行径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0 阅读:67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