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淘宝其实是比较早的,2012年就开了家淘宝店做女鞋,只做了1年,由于行业竞争变大,便转战到车品类目做了2年多。那几年也算小有成就,单月销售额基本过10万,但是我并不满足于此,想要业绩进一步增长。
2015年底国家开放二孩政策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广为人知,这也是我人生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感觉未来一两年母婴行业会有一个高速的增长,于2016年,我便选择了一些市场竞争小些的母婴类产品,上架到店铺里卖,一年就做了300万销售额!
2016年底,我接触到一位朋友,他是做母婴进口产品的,那个产品在当时鲜少有同行在销售,这款产品的潜力非常大,我得知后,便从他那里进了几百台的货,上架后很快销售一空,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随着海关抓得越来越严,货源问题便成为我当时面临的难题之一,我一咬牙决定自己找工厂合作开发比这个产品更完美的升级版,正好与一工厂老板一拍即合,研发了一年多产品终于出炉!
2017年底,我将这款产品上架并冠上自己的品牌正式在淘宝销售,c店一年的业绩拔高到1000万销售额!18年的时候,我们店铺开了一个天猫店,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000万!
我比较喜欢研究产品,做产品升级,可以给大家分享我做新品的一些心得,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如何高效的选品不是所有货都能卖得好的。
卖家在选品的时候,要对自己找的货物有个清晰的认知,货是几等货,适合卖给什么样的人群。
如果你找的是个大路货,无优势,亦或者习惯卖低价产品,不去发掘有特征的好产品,即便能推广卖起来,那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赚个辛苦钱,不利于店铺未来的发展。
我们的选品诀窍是和供应商搞好关系,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做第一轮的选货,达成一定合作关系后,还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货,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会找一些比较小众的产品,没有大品牌在做,类目整体的销量没有破1万,产品本身有优势,当年我们开发的第一款小众的母婴产品,目前的销售额已经达到所在类目的Top1!
在选品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不会找比较成熟市场的一些产品,像暖奶器竞争比较激烈,大家产品基本一样,主要就拼价格、销量了。
值得注意的是,销量高不代表样式受欢迎,有可能是价格低,卖家在选品的时候,剔除价格、品牌等因素,纯粹的去选那些体验过后觉得好的、产品比同行更好的产品!
价格如何定位母婴类目的人群的整体消费能力是比较强的。
一开始我们在为产品定位时,便想着走中高端路线,产品有鲜明的特征,足够的优势与那些低价地拉开了一个很大的差距,价格自然也就能够卖上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产品就可以卖个天价!定价要依据市场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来定。
我们有些产品定价很高,在淘宝上销售不动,是失败的,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实际的销售价格远超于市场定价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所以,做新品前一定要想要卖多少钱以及成本控制在多少。不然即使你的产品有很强的一个卖点,我觉得也很难做起来。
通过这些失败的教训,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定价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价格区间去定价,才有利于多卖货!所以,现在我们的产品定价都是根据市场的状况来,将功能、款式接近的竞品的客单价、月销件数等数据记录,再利用数据透视表处理数据,找到合适的蓝海价格带,这样定价就不易出错。
当时我们的竞品最少的价格是也是210多,我们的产品定价比它低一点,一开始定位199,现在我们的价格定为129,但是功能比它多一点。
定价也需要去测试,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产品卖点打造心得在做产品策划前,我们其实会把同行卖得不错的款,能吸引到我们的产品都买回来,研究他们卖得好的理由跟特点,取各家所长,集合到自己的产品上。
在产品使用上,传统的低价产品有卖9.9的,有卖19.8的,这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是有缺陷的,可能是清洁力度不够,可能是会伤害到宝宝,这两大痛点是顾客尤为在意和关注的。
既然是痛点,那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对比图,向顾客展示低价产品使用上的缺陷。
在产品材质上,其实大家都是使用的硅胶材质,但是为了凸显我们使用的材质更好,我们主打食品级硅胶材质的概念,因为大家基本知道食品级的材质是更好的(耐高温、易清洗、寿命长、柔软舒适)!
在产品功能上,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升级,主要是用来打那些与我们定位、价格接近的同行。
同行的产品是不可以调速的,使用力度无法灵活调整,但不同宝宝能接受的力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围绕这一需求开发了3挡调速,多元化的满足部分顾客的需求!
通过把一些卖点融入视觉的一系列的升级,这样去做一些小众的产品。随着整体的视觉,产品的服务,产品的特点做好了之后,自然而然地跟低价的产品形成了很大的一个价格差距,并且整体的口碑包括销量都还不错。
抓住某一个细分领域,把用户群细化,将视觉卖点布局好,我觉得是卖家做好淘宝的机会!同行即使能抄你打造的1个卖点,但可能无法看出你定位的门道是什么,模仿不了一个体系。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不论是定价还是卖点策划,都是有优势,且同行无法去压制的!
[点赞]非常赞同
母婴产品去哪进货。直接找厂家还是